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04期1994年9月)
自由來稿:[青年團契]地下道一瞥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慕靜



那天下午搭中興號回台中,下車後照例必經過一段地下道,走著、走著,猛然望見前方不遠處有三個身影蹲在牆角,待走近一瞧,原來是二個小小流浪兒坐在那裏,大約國小低、中年級,前面還擺了個不起眼的小鐵碗,零零落落的硬幣散在其中,面色蒼黃、衣著襤褸,可想見是個小小乞兒,在地下道看見乞兒原是平常,但令我稀奇的是此時蹲在他們身旁,髮披肩、身著印有「耶穌是現代人的希望」的女孩,好奇心驅使我放慢腳步,想不到她竟然教那二位小乞兒雙手合握、閉目禱告,雖然聽不見她的禱告詞,但望著這一幕景象,使我內心大為震撼。一來驚訝她行動的背後蘊含多麼大的愛心與勇氣,二來慚愧自己的軟弱,因為自己非但沒有陪他們一起禱告的勇氣(不必出聲,僅僅蹲下來一起默禱,便已足夠),反倒加速步伐急急「逃」離現場。

地下道,是個人來人往的地方,多少人經過此處後尚能存留些許回憶﹖每一個人總是匆促來去,時間總在身後催逼著,或許,唯有那販賣手錶、服裝、飾品的小販,才能吸引人們的目光,稍稍停留片刻吧!然而,有誰留意到地下道中偶而出現的另一種人呢﹖誰曾為他們停留片刻、聽聽他們的故事,給予真摯的關懷呢﹖往往,我們是「遠遠望見」──「冷冷經過」──「匆匆走避」,或者不忍見憐,便掏出身上的數十元,抱著「做了一件好事」的心情,而我也是這冷漠的群眾之一啊!

雖然我僅僅瞥見那女孩為二位小乞兒代禱,但從她身邊置放的行李袋來推測,她應該也只是一位「過客」,我的心裏不禁模擬女孩遇見乞兒的情景:首先,她同往昔一般走入了地下道,無意中看見有二位小小流浪兒,正坐在牆角乞討,出於一股真誠的愛心,及單純的信心(還可以加上傳福音的使命感),使她靠近他們的身邊,蹲下來,彷彿一位大姊姊的模樣來向他們說話,介紹耶穌的故事,然後教他們禱告,也為他們禱告。她的愛心,使她不覺得乞兒身上的髒污;她的信心使她深信,神一定垂聽小小人兒的禱告,她的使命感,使她不放棄任何一次可以傳福音的機會(即使對方是個不可能上教堂的小乞兒);她的勇氣使她不在乎別人異樣的眼光,拋卻了害羞顧忌,這就是她的「不一樣」。反觀自己,論起愛心的道理,可以立即翻出數十句經節以資對照,說起使命感,可以引經據典與慕道朋友論道,至於勇氣,與同靈、傳道一起出外佈道,又不是單槍匹馬,還有什麼不敢﹖然而這一切只是表象,實際的我卻是缺乏愛心、信心、勇氣、使命感的人;所以在當時,我害怕面對自己的軟弱,才急急「逃」離地下道,萬一不小心被那女孩察覺我在看她,在說出內心的感動之餘,我還敢承認自己是真耶穌教會的信徒嗎﹖

逃得了現場,卻逃不了自我的省思,在即將邁入公元兩千年的今日,基督教界訂下了一個積極的目標,就是計畫在台灣建立一萬間教會、信徒數達二百萬人,培育海外宣教士四百人。目標製訂從教會領導者到一般平信徒,莫不戮力策劃各項幫助目標達成的方案,且全面實施,全員配合,每一個都有相同的心志,就是「把福音傳出去,把耶穌的名告訴大家」,因此,人人身懷「耶穌是現代人的希望」的使命感,把握住任何一個細微的機會傳福音,不僅有「口號」、更有「行動」,這樣的心志與行動,怎不令我深感慚愧呢﹖

地下道一瞥,瞥見真我的不足與軟弱,也再次省思自己對傳福音的勇氣;思量主釘十架前,在客西馬尼汗滴如血的禱告,那慨然犧牲的勇氣是我前進的動力,也願以此共勉,共負福音大業。






作者: 慕靜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9/01/1994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