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34期1997年3月)
主題特寫:[青年團契]可拉黨事件的省思

苦生


可拉黨事件是民數記中一件挑戰摩西權威的代表作,也是以色列人在曠野行路的一個大事件。若不是神親自介入此事,結局就是改朝換代、民族分裂、內戰……等。

在人類歷史中,政治鬥爭與領導權的爭奪不過是家常便飯,然而神親自將「叛軍」消滅,使得此事不能以單純的政治事件來評斷它。

可拉黨事件開始由可拉、大坍、亞比蘭及250位首領發起,他們祭出:人民的共同意識超越一切之上,人民意識就是神的旨意,為何摩西抬高自己的地位,隨口以耶和華的旨意為理由,否認眾人的共同意識?

可拉並以利未人的角色質疑摩西:神所設計的以宗教治國的社會模式下,祭司是神與人的中介角色,因而祭司享有這個制度所附加的無形資產,例如:社會階級的提升、政治資源的集中……等,為何摩西將祭司階級只由亞倫(摩西之兄)的家族獨享,其他利未人只能做拱起祭司的墊背,永遠成為這個制度下的被領導階級?

之後流便支派的大坍、亞比蘭等人也不滿摩西:十個探子身亡、百姓被咒詛無法進迦南、又警告百姓別故意犯罪、安息日撿柴又遭石頭打死……,他們認為,為何摩西用進迦南的藉口領百姓,又利用耶和華的名讓以色列進不了迦南地,難道這不是以進迦南地之名,來達統治百姓之實嗎?

迷思一


我們試著以神的角度看可拉黨事件,首先第一個迷思是:眾人的意識等於神的旨意嗎?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可拉黨事件,若以現今的社會價值來看,摩西的決策,違反百姓的主觀利益,他們群起脫離摩西,重新建構新的社會制度、群體價值的民族自決行動,是可能值得歌頌的。但問題是所有決策均出於神,摩西只是神的代言人,這些首領尤其是可拉(摩西的堂兄弟),他們平日與摩西常接觸,不可能不知道摩西是聽神行事的,反而煽動不知情的百姓造反。

這樣的民族自決行動,以宗教眼光來看,分明是與神攤牌,除非神放棄未來救人的大計畫,否則,神親自介入是很自然的。另外在當時中東民族,宗教高過一切,宗教附帶太多政治利益、經濟利益、社會階級利益……,有心爭奪政治資源的人,一定會祭出宗教意識,說服百姓接受。像這樣動機不單純的政治勢力之下,神會利用民主的方式,增加進迦南地的困難度嗎?

雖然可拉黨事件前後遭神擊殺的有14950人,但諷刺的是,可拉的眾子因沒有加入而遭神擊打,可見可拉黨的作風,並不是那樣地讓人認同,包括他們自己的人。

迷思二


第二個迷思是:神為何在利未支派中,建構出社會階級分明的宗教社會?這樣公平嗎?神在建立一個完全宗教立國的以色列,特別揀選利未支派作為宗教儀式運作的維繫者,並根據利未支派下的各宗派,分擔會幕之事;偏偏又揀選亞倫的家族擔任祭司工作,將整個會幕事奉的精華交給他們掌管,其實內中含有權利與義務的觀念。

這些工作猶大支派、以法蓮支派……也會做,但神揀選利未人執行此項工作,一方面表明他們被神揀選的尊貴性,同時更要求他們比別支派盡更多的本分與義務,這樣的特權就不致於被政治野心的人誣衊,喪失神救恩的本質。

祭司之於利未人,正如利未人之於其他支派一般;祭司不能只單單享有他附加的政治、社會地位的資源,更因為身為代民獻祭的執行者,神對其心思行為的要求更甚於一般人,所以才會有亞倫之子拿答、亞比戶獻凡火而死的事。假若可拉叛變成功,祭司職位變成強者爭奪的掠物,那神以救恩為根本的宗教制度將毀於一旦。救恩若流於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產物,與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宗教,又有什麼價值呢?

迷思三


第三個迷思是:摩西不是以色列民的王、獨裁領導者,那摩西應該是什麼?事實上,摩西只是過度期的角色,因為摩西是神的代言人,不但能直接聽神的聲音,還能與神面對面交談,並有神做後盾,自然就享有至高無上的獨裁權力。這樣的角色,連身為大祭司的亞倫、女先知米利暗都十分「嫉羨」,更何況其他宗派領袖呢?

假若將摩西——神的代言人——的角色制度化,最後一定會形成「領袖神格化」,那與埃及法老沒什麼兩樣。所以摩西之後,舊約以色列宗教行為的領導,就落在宗教體制內的祭司系統,或是神因時代需要所挑選的先知系統。

因此當有人說摩西想自立為王時,神自然要出面為摩西辯護。事實上,摩西最偉大的地方是他沒有將自己「神格化」,為自己塑造「神像」,反而將自己「平凡化」,讓別人敢對這位行過無數神蹟、能與神面對面說話的領袖造反,並在日後受人尊敬,卻不受人膜拜。

神因為愛我們世人,祂嘗試扮演許多角色來得到人類的敬愛,例如:父母、老師、朋友、夫妻……等。以色列人從出埃及到進入迦南地這段過程,神幾乎是以父母的角色對待以色列百姓。而此時的以色列民就好像剛出生的孩童,愈受到父母的照顧保護,卻愈顯得悖逆無知,因而時常惹神忿怒,可拉黨事件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提供我們一個思索神愛世人的機會。

(原[青年團契]1997年03月號)


作者: 苦生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3/01/199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