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35期1997年4月)
主題特寫:[青年團契]基督徒不愛國嗎?

林永基


中國人通常以為基督教是外來的宗教,基督徒一旦與當地傳統
文化及政教關係有所不一致時,就被視為拋棄自己國家民
族、不愛國的一群,難道基督徒不愛國嗎?

一、基督徒以愛面對不合理的政權

話說西元64年,尼祿皇帝這位天才建築家,覺得羅馬城太古老,應予改建,但不容易進行,於是使人縱火焚城,歷史家一致認為這場空前大火災是這個瘋子皇帝所計畫的。但尼祿把放火焚城的罪名歸咎於羅馬的基督徒,並且說那幾位基督徒的領袖是主使人,其中包括保羅和彼得。

羅馬歷史家他西圖(Tacitus)詳述羅馬焚城的情形說,他認為尼祿應負全責,但歸咎於基督徒乃是尼祿的詭詐與技巧。當時基督教勢力在羅馬帝國內擴張得非常迅速,不過信徒多為低級公民,其中也有許多為奴的。尼祿皇帝曉得歸咎於這些低級公民,是不會有人反對的,他也相信這些所謂基督徒毫無能力起而叛國,於是縱火計畫成功,基督徒在他手下殉道的為數眾多。

當代基督徒面對這樣的政權,對於國家的態度又如何呢?彼得對當代的信徒這樣的勸告:「你們就是為義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嚇,也不要驚慌;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存著無虧的良心,叫你們在何事上被毀謗,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誣賴你們在基督裡有好品行的人自覺羞愧。」(彼前三14-16)。

他也提醒我們,耶穌基督自己也受到無理的欺壓(彼前二21-25,三18,四1),因此要忍耐,以善勝惡,對掌權者要照樣尊敬(彼前二13-16)。

在約翰的時代,教會面臨的逼迫比彼得的時代更嚴重,當時政府已成為撒但的代身(啟十三章),約翰勸勉信徒,這是一場屬靈的爭戰,而勝利的一方必定是基督,不是撒但,信徒在這場爭戰中的武器,是羔羊的血及自己見證的道(啟十二11)。由此可知,真正的逼迫來自人背後的魔鬼,基督徒爭戰的對象是罪惡、是魔鬼,是人自身的劣根性,根本不是以刀、槍、黨派可以解決問題的。

彼得與約翰的教導都是禁止以武力建立一個合理的國度,而是協助世人信靠耶穌基督,以追求生命的改變,才能化解人與人之間的對立(彼前二9-12)。

保羅深知唯有基督的大愛才能消除人間的一切仇恨和種族的爭鬥,真正達到天下一家的理想(弗二11-12)。因此他強調:「逼迫你們的,要給他們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詛……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羅十二14、17)。他更勸勉教會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禱告,因為神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在位者若能明白真道,信徒便可敬虔、端正、平安無事的度日(提前二1-4)。

二、基督徒以愛扶持在上掌權者

神的愛不僅是一種感情,而是包括了公義與真理。換言之,「愛」並不是盲目的溺愛。因此舊約時代,當掌權者違背神的公義與真理時,先知勇於痛責。這種指責不表示先知不愛國,反而是展現先知深切的愛國。保羅在公會面前、甚至在巡撫之前提醒為政者不可漠視公義、節制及將來的審判(徒二十四25)。今日我們對於時代的弊病,應繼承先知的傳統,勇於提出諫言,使我們的國家不致於遠離公義與真理。

愛不只是言語的表達,更應見諸於行為,例如納糧、上稅是國民應盡的義務,基督徒自然不能例外。但是更重要的愛國表現,就是對自己同胞有一分濃厚的感情,而且以實際的行動表示關懷,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保羅曾經為了自己的同胞大有憂愁,心裡時常傷痛,甚至為了弟兄,為了骨肉之親,就是自己被咒詛,與耶穌分離,他也願意,為的是盼望自己的同胞可以同得救恩(羅九1-3)。

我們政府因治安惡化,迷信充斥,人心被金錢、慾望腐蝕,為政者提出「心靈改造」為今年施政目標。而心靈的改造唯有基督的福音始能成就,如何讓同胞們、甚至在上掌權者得到福音的好處,明白基督的信仰是「正信」,有別於各種的「迷信」,歷年來教會都有計畫性的讓福音在信徒的身上顯出功效來,使福音普及人心,看出我們對於國家的關愛。深信今年教會更會把握機會,配合政府的施政,靠著主的大能以造化人心,藉此明白愛「國」與愛「神的國」(教會)原是一回事。

三、基督徒以愛積極參與社會關懷

當我們看到世上的各種政權或統治者,莫不希望建立一個更健全、更合理的政治制度,但是在人的生命中,罪的問題若未能解決之前,任何制度的改變都會受罪惡歪曲。但是若要解決罪的問題唯有靠耶穌基督。天上的父神早已看清楚人的悖逆、罪惡如死亡的列車,要把世界帶入滅亡的地步,因此聖經沒有記著全世界的人都會成為基督徒,唯有因信靠基督的人,才能得到生命的改變,進入神的國。

神的國與世上的國度不同,神的國是屬靈的國度,而非人的政治國度,所以和世俗的政治完全是兩碼事。因為耶穌主要是要拯救人類脫離罪惡的權勢與死亡的毒鉤,使人因信耶穌而得到新的生命,不再犯罪作惡,成為新造的人,也不再受死亡的威脅,與政治所追求的完全不一樣。沒有土地、財產之爭,不為名、不為利、不計算別人的惡、不干涉現行的政權。因此主耶穌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只是我的國不屬這世界。」(約十八36)。

當基督徒在建立屬靈國度(教會)之時,並不排除對地上國度的責任,誠如主耶穌說:「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神的物當歸給神。」(路二十25)。教會不應只是消極的盡一點公民的責任,更應積極表達對社會高度的關愛與參與。因此教會藉著福利性的行動──醫病趕鬼之外,更重要的是積極投入社會各層面,讓世人看到,人不應只是追求物質的飽足,更應追求屬靈層次的飽足,叫受壓制的得自由,叫瞎眼的得看見,叫心靈貧窮的得富足,讓為政者也知道:「以耶和華為神的,那國是有福的!」(詩三十三12)。讓我們國家社會在罪惡的世界裡找到一線曙光。

結語


基督徒不愛國嗎?當然不是!當我們明白基督耶穌原是天上的父神,祂是世人的天父,祂的救恩關乎普天下萬民,我們原是祂所生的(徒十七29),我們就不會以為基督教是外來的宗教,而是普世的宗教,從祂救恩的應許知道,祂願萬民得救,當祂再來時,期待世上的國將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啟十一15)。

基督徒的愛國情操永不落人之後,基督徒的愛國更不會造成種族或階級的對立,他反而帶領大家邁入世界大同,進入永恆的境地!

(原[青年團契]1997年04月號)


作者: 林永基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4/01/199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