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為真 長老(韓國)
世上有美麗的東西,也有醜陋的東西。人人都喜歡美麗而厭惡醜陋。因為美麗帶給人好感,醜陋帶給人惡感。
一般世人都有成為「美人」的欲望,所以總是想辦法裝飾外貌,尤其是女人,幾乎都是這樣。但想要改變神所造的外貌,尤其是面貌是很困難的事。
美與醜的分別
因為美人帶給人好感,容易受他人的禮遇,所以一般世人認為美人較幸福而醜人較不幸。其實這種想法並不正確。從真理的角度來看,人的幸、不幸與外貌的美醜並沒有絕對的關係。古人也說:「紅顏薄命」形容美麗的女人,命運總是不好。我也認為不美的人反而比美人好。因為外貌太美容易引起是非的事;對外貌美的人,追求的人多,誘惑也多,至於美人本身也容易驕傲而陷入不幸。醜惡的魔鬼原來也是美麗的天使。
人應表現與內心相稱的外貌
我想,人應當呈現的,是表裏內外一致的美;裏與內是指人的心、精神,而表與外則是指人的外貌、肉體。人的心腐敗而醜陋時,只有外貌美麗有什麼益處呢?耶利米書十七章九節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人應表現與內心相稱的外貌。若是這樣,我們就能看其外貌而知道其人格,進而能用與其人格相稱的態度來對待他。所謂人格,簡單地說,是人的存心,人的心性。人要和睦相處,彼此的心要美,這和外貌是無關的。
外表的美麗,未必帶來實質的益處
至於外貌,自然就好,不必故意打扮。最近整形手術盛行,如把鼻子變高的隆鼻術、把單眼皮改為雙眼皮、把乳房變大的隆乳術等等,有些人因這些手術反而傷害自己,這都是因為人要用自己的方法改變神的作品──外貌所致。
其實,男人有願意成為強壯及偉大的本性,女人有願意成為美人的本性,這是天經地義的。但是人的裝飾卻常常超過應有的程度。試想,把自己化粧得很美,藉以引起他人的注目,這到底有甚麼益處呢?若被異性的美貌迷惑,男女都容易犯罪。再試想,人把自己打扮得很美,其結果卻使自己和別人遭遇不幸,這又有什麼益處呢?
相反的,無論男或女,其外貌的平凡,所帶來的益處可能更多呢﹗因為,引誘長得不美的別人妻的男人不多,所以丈夫能安心過日子;引誘長得不美的別人的丈夫的女人也不多,所以妻子也能安心過日子。面貌醜陋的女人,或身材不美的女人,不用耽心被惡人強暴。但美女或過分打扮的女人卻容易被強暴。看起來像一家富戶的,小偷就會光顧。金項鍊、鑽石戒子也引起許多不幸。
人心的美醜比外貌更值得重視
世上有許多外表很像樣,內心卻不很好的人;相反地,也有外貌並不怎樣,內心卻很好的人。人的內心比外貌重要。內心不好就成為惡人,一輩子過著不幸的生活。內心好的人蒙神賞賜而得到幸福。外貌的美,不能帶給別人好的影響,內心的美,卻能帶給別人更好的福祉。主耶穌就是最好的例子,經上記載:世上沒有人的內心比主耶穌更謙卑、柔和,更美的;但主耶穌的外貌到底怎樣?
以賽亞書五十三章二節記載:「他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他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他。」
成為真正的大美人
我們若想成為一個美人,至少要做到:
一、愛神且愛人:不愛神的就不能成為美人,不愛人的也不能成為美人。世上沒有比愛神和愛人的心更美的東西。在天上地上我們唯一當愛慕的是主耶穌(詩七十三25)。其次,把別人的事看做自己的事,同情別人,積極幫助別人就能美化心靈,成為內心最美的人。
二、有寬大的心:任何人都會受環境的影響和支配。平常在好環境中長大的人,容易成為好人;在壞環境中長大的人,容易成為壞人。所以對任何罪人,應體念其過去所處的惡劣環境而理解他、憐憫他。揭發他人的過錯而加以處罰是一件醜惡的行為。這種小人自以為是義人,事實上卻是犯了許多過錯而不自覺的人。
世上沒有不犯罪的人(約壹一8)。在美國有一位婦人的兒子犯重罪被判死刑,她的心相當悲痛。她想盡辦法要使兒子脫離死刑。最後決心拜訪總統,因為她明白,能使兒子免死的唯一的辦法就是總統的特赦。但一個平民,尤其是死刑犯的母親要見總統是何等困難的事。雖然如此,她仍不怕困難,努力爭取,最後獲得晉見總統的機會。她流著眼淚,誠懇地祈求兒子的特赦。總統因這位母親懇切的請求受了感動,允許為她兒子免除死刑。據說,當時這位母親眼中的總統的面貌是世上最美的面貌。難道這位總統真的是一位美男子嗎?不!事實正好相反,這位總統是美國歷代總統中容貌最差的林肯總統。為什麼外貌不揚的林肯總統,看起來那麼美呢?因為他的寬大的心使他的面貌變得很美。
三、謙卑而不貪:不喜歡佔高位的人是內心謙卑的美人。當被別人稱讚時,會覺得不好意思的人,也是內心謙卑的美人。能力不高卻喜歡佔高位;當地位升高時,覺得很光榮而自滿的人是內心驕傲的醜人。
心性醜陋的人,連其面貌也醜陋;心性很美的人,即使容貌不美,看起來也會像天使那樣既美麗又發光。誠如真神對撒母耳說的話:「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揀選他。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上十六7)。
我們聖徒應當成為美人,就是內心的美人,精神的美人,人格的美人。成為美人,必能得主的愛和祝福。
更正啟事:本刊上期(二三五期)「真認識神」作者應為楊志豪,本刊誤寫為楊光豪,謹申歉意。
|
|
|
|
作者: 鄭為真 長老(韓國)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5/01/1997
| |
列印本頁 |
|
分享好友 |
|
意見反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