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祝壽
1
充滿信心的約書亞,率領以色列人奮勇與亞瑪力人爭戰, 慈愛的長者摩西,正高舉雙手向神呼求,為他們禱告, 亞瑪力人不足為懼,因耶和華我們的神是全地的主, 祂使仇敵作祂的腳凳。
2
日復一日的繞城,就在號角聲遍響之時, 耶利哥那堅固的城牆,在不可思議的震動中瞬間傾壞, 萬軍之耶和華再次為以色列爭戰, 為祂的子民行奇妙又偉大的事。
3
非利士的巨人歌利亞,狂妄地謾罵叫陣: 「以色列的神在哪裡?」 面色紅潤的少年人大衛出來迎戰,嘲笑懷疑之聲不絕於耳: 「這少年人能做什麼?」 然而大衛戰勝了歌利亞,證明他的宣告: 「耶和華使人得勝,不是用刀用槍, 因為戰爭的勝敗全在乎耶和華。」
昔日以色列的軍隊,靠著耶和華真神的領導,勝了又勝; 歷史今日仍然說話, 真神大能的臂膀今日未曾也永不縮短! 我們這基督的精兵,是否從中學習到什麼寶貴的教訓? 「聖戰集」將帶領我們走訪古道,再次思想這三件偉大戰役。
前言
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經過荒漠的曠野,又渡過天然的阻隔──約旦河,步步近逼迦南美地,因那是神所應許給他們的產業,他們經歷千辛萬苦,也要去享有那塊流奶與蜜之地;然而,渡河之後,他們發現堅固的耶利哥城,矗立在眼前,城門又關得嚴緊,進入迦南地的通道,遭到封閉;背後約旦河水又復流,真是前進不能,後退不得,此情此景,面對困境,以色列人將如何去突破?(約書亞記第六章);有些時候,我們在信仰上的立場,不也是有這種「背水一戰」的抉擇嗎耶利哥的戰役,或許可以提供我們這方面的信息。
基本上,筆者將之歸納為兩大項,即
一、神與人聯合
二、人與人聯合
人與神聯合,又與人聯合,這是十字架救恩的理念,蓋能聯結了天(神)與地(人),如此天地間力量的匯集真是莫之能禦!
一、人與神聯合
1.領袖:得神諭
2.百姓:能順服
靜思
約書亞是當時最高領導者,他肩頭的擔子是沈重的,他或許正盤算著如何進攻,所以他靠近耶利哥,舉目觀看(書五13),責任心加上智慧,驅使他要了解情況,不論他是在省思,或默想;行動之前,明瞭整個戰局,敵我情況之差異,這是好現象。君不見許多熱心人士,情況不清楚,就貿然投入其事工,終是一事無成。
就在那時,他遇見耶和華軍隊的元帥;應該說是此元帥主動出現在他面前;我們相信,這位元帥即是天上真神的顯現,他手裏有拔出來的刀,表示與戰爭有關;神的百姓就是耶和華的軍隊(出十二41);祂不是要幫以色列人,也不是幫助敵人,而是要作耶和華軍隊的元帥(書五13-14)。約書亞很敏感,馬上向祂俯伏下拜,要聽祂吩咐……(書五14)。
1.(1)領袖之獨處──靈交
(2)領袖之脫鞋──成聖
獨處
君子慎於獨;一個屬靈領袖,為了要明白神旨,要把帶領的工作做得合神喜悅,使全體皆蒙受福祉,他必要常常親近神,從神那兒得到膏油滋潤,話語的啟示,以提昇其靈性的飛躍,煥發更清新的生命。
約書亞此刻是他個人面對面見神的時候;這種殊榮並非每個人都可獲得的;而今他單獨覲見神,跟神談話,這種機緣,給予他一生何等大的助益。也扶助他,使他的擔子變得輕省。
神既然稱自己是耶和華軍隊的元帥,所以領導權是歸祂,約書亞樂意交出領導權,那麼這場爭戰,是神的戰爭,因此,可稱之為「聖戰」。
脫鞋
神要約書亞脫下鞋子,因為他所站的地方是聖的。神是聖潔的神,人在神的面前,也須以聖潔敬愛的態度自處,不得放肆;我們穿鞋,一方面保護腳不受傷,一方面是不要腳被塵土所污穢;所以鞋子上容易沾滿塵土(世界的污穢),因此,到神面前,要脫鞋,表示聖潔、脫俗之意。
脫鞋另有一含義,據說在舊約時代,希伯來的社會中,奴僕是不穿鞋子的;若延用此理,則暗示著約書亞是神的僕人,他歸祂所有,他必須忠誠地服事祂。
總之,在此,神要約書亞脫俗,分別為聖,尊主為大,一輩子以忠僕身分,服膺神的領導。
想想看,只要虛心,願遵主旨,去站在真神的一邊,走在主的道路上,還怕有什麼困難嗎?!
愚意以為,在討論勝過耶利哥城的各種因素前,以上所言,不能不具備;它顯示出一個領導者素質好壞的潛能,有了它,神跟人之間的溝通才會暢然無礙,神的應許、指示及各樣靈恩,才能沛然賜下。
聆聽
「耶和華曉諭約書亞說︰看哪,我已經把耶利哥和耶利哥的王……。」(書六2-5)。
神的話出現了,而經上言,它是我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詩一一九105),又云「你必點著我的燈,耶和華我的神必照明我的黑暗。」(詩十八28)。
通常我們在黑雲密佈的疑惑中,蹣跚前行時,我們會禱告主,求主帶領,賜下亮光(詩一一九130);然而,往往我們卻又犯了一個小毛病,沒有預備一顆安靜、承受聖示的心,所以,許多蒙神話語光照的機會,就失掉了。
記得小撒母耳時代的故事嗎?當時選民信仰墮落,神有話要告訴人們,奈何那代的人,從祭司至百姓,都跌落在信仰的睡夢中,沒有人預備一顆清醒、乾渴、潔淨的心,等待神的滋潤;所以,「神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撒上三1),最後,神只好呼喚仍在童稚中的小撒母耳;看看神連續四次地呼喚童子,就知道神的心有多迫切,要把祂的話語賜下來,無奈人總是在這方面無精打采,從不預備好……
「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主耶和華開通我的耳朵,我……。」(賽五十4、5)。
所謂宗教,是人與神的雙向溝通;人敬拜神,向神說話(禱告),也從神那兒得到照顧賜福,更要遵行神的道理(聽神的話,實踐神的話)。但是人的通病,喜歡說,不喜歡聽,不論是對人對神皆然。
還記得主耶穌講的,到殿裏去禱告的法利賽人吧(路十八10-12),他禱告,喃喃自語,儘誇獎自己……,其它的他都沒感受到,好悲哀,然而,此情景豈獨法利賽人之專利嗎?!愚擔心,若不互相提醒,你我將陷此泥沼而不自知!
因此,應常禱告,求神賜予一顆柔軟、安靜的心,又敞開心懷,讓神教導。求神開通耳朵,不要讓我們聽不見,也聽不下神的言語。
約書亞記六章一節,應該是一個插入的句子,說明當時的狀況,如果暫時撇開,我們發現約書亞向元帥下拜說:「我主有甚麼話吩咐僕人」(五14),表明在心態及各方面他都預備好了,然後,他就得到神給的得勝應許,及爭戰計畫,甚至小細節,神都交待得清清楚楚。
所以,弟兄們,讓我們好好預備心,聆聽神話語的指示,就像當年的小撒母耳吧──「請說,僕人敬聽。」(撒上三10)。
附帶一提的,今日信徒如何去感受到神話語的指引?!我們並不期望神以超然的異象或聲音來幫助我們;因為目前已經有了完備的聖經,又有了晚雨真理的聖靈,及許多專職的聖職人員,可以來解疑惑;所以較直接的管道,大概如下幾項:讀經(提後三16-17)、禱告、被聖靈充滿(帖前五19)、聽道(帖前五20)、默想、聖靈感動……。求主幫助我們,在這麼多的管道中,更能發現我們所需要的,而走在主的道路中。
2.百姓:(1)盡本分(2)順服
「你們的一切兵丁要圍繞這城,一日圍繞一次……」(書六3-5)。
已經把得勝的應許給了以色列人,而且神親自作元帥,竟然還要「一切兵丁」去繞城表達了人該在神參與的事工上,盡自己的本分,同時,是用所有的力量,全民投入其中。
「以色列人因著信,圍繞耶利哥城七日,城牆就倒塌了。」(來十一30)。
聖經強調以色列人是因著「信」得勝;相信神的應許、神的大能及神的方法。神有神的方法,人也有人的方法,神不一定用人的方法,人也不一定欣賞神的方法;往往人都不用神的方法,但是神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賽五十五8、9),神的意念或方法,常是超乎我們所想的,因此我們要用信心接受,信心的高峰就是無條件絕對的順服。
保羅曾言:「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神,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神的智慧了……。」(林前一18-25)。
嘴巴上的信心很容易,但真正用行動表現出來,卻是不簡單。通常太困難的要求,我們覺得望塵莫及;太簡單的命令,我們又鄙視它。好像舊約時亞蘭國元帥乃縵一般,當先知要他到約旦河沐浴七次時,他很生氣,他輕視它,因為這方法太簡單,簡單到他不能接受(王下五章)。所以,對於神的方法,全盤接受,無條件毫不懷疑地絕對順服,則將體驗到神大能的奇妙。
繞城
以色列百姓的信心,在繞城一事上,表現無遺。
神的指示:
一日圍繞一次,六日都這樣行。
第七日,繞七次;
祭司吹角,
隊伍安排:軍隊、祭司、約櫃、軍隊(百姓)(書六3-5)。
分析整個行進隊伍,約櫃居中。
約櫃,代表著神的同在。
過去歷史的經驗,往往用約櫃作前導,表示神在帶領他們。
這次,約櫃居中,意義一樣,表神同在;但更是他們整體的中心──帶領中心、行動中心、生命中心……不是嗎?!
他們信服於神的計畫,神是他們的生命中心;他們整軍出發,神是他們的行動中心……
通常形容一個球隊的中心人物時,我們稱之為「靈魂人物」。
「約櫃」,若從第四節開始算起,到第十三節,總共出現了十次;這麼短的篇幅中,出現如此多次,愈表它的重要性:祂是我們生命的君王;我們該專注於祂。
詩云:
坐在天上的主啊,我向你舉目。 看哪,僕人的眼睛怎樣望主人的手, 使女的眼睛怎樣望主母的手, 我們的眼睛也照樣望耶和華我們的神, 直到祂憐憫我們(詩一二三1-2)。
神的方法很奇妙,與常理大異其趣,以一般的角度來衡量,甚至會覺得可笑;繞城的方法,在內行人審視之下,可能會嘲諷他們,但以色列民既然要照神的話去作,管你是譏笑、謾罵或狐疑,我依然我行我素、堅定不疑;所以這個方法,也是一種卑屈的操練;在整個選民的歷史記錄上,卻呈現了不朽高超的信心內涵。
人喜歡新鮮感,厭倦單調貧乏的事物。
就像以色列人每天吃嗎哪,到後來厭倦了,發怨言……(民十一6),所以,每日繞城一次,連續六日,再加上第七日的七次,天哪,每天都一樣的工作,總共十三次;若以現代人的口語,必定罵著「好無聊」。
對的,重複做同樣的工作,容易引起倦怠,容易進入低潮,甚至對信心是一大考驗。每次繞完城牆,那城依然屹立如故,一直到最後一次;我們要瞭解到,耶利哥城不是一次傾倒一點點的,它反是在最後呼喊的時刻,才轟然倒塌;所以神藉此來考驗與訓練選民的信心,不憑眼見,而且成熟的信心,是經得起忍耐、等候的;通過此關考驗,則平穩的信心備矣,神以豐盛的靈筵宴之!
因此,當我們在工作崗位上,有職業倦怠或情緒低潮時,不妨想想這故事,只要再堅持一下下,你就可達到柳暗花明的豁然境界。
昨日 今日 明日
雖然耶利哥的倒塌,純粹是神的大能,而非以色列人繞城後慢慢累積的力量,因為神的能力並不是建立在以色列人繞城幾次的基礎上,而是看選民的信心成熟否,順服到底否,來決定他們是否配得領受這麼大的福氣。
然而,城牆倒塌之前,選民繞城的工夫,難道是白費的嗎當然不是;表面上,每一次都沒產生效力,然而對選民來說,每次的工作,都是建立在前項的基礎上;所以,今日的我,是因有昨日的我,明日有我,因為今日的我活著,不論在我們的生命或工作上,皆是如此;因此,我們每天的生命與工作,都當活得充實,到後來,則可「厚積」我們的人生了。
一步一腳印,別忘了,我們是如此走過來的。
第七日 繞七次
藉此,談談「質與量」的關係。
我們常言「重質不重量」;那表示我們有共識:重質。
假設:質好,量又多,何如?我必說,感謝主,阿們!
以色列百姓,用純淨的信心,每日繞城一次,這是質(信心)好,但量(次數)少;第七日繞七次,是質(信心)好,量(次數)多;我們將第七日所作的,與前六日各日作一比,將發現它的倍數是七倍,它表明了質好量又多的現象。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因為第七日是最高潮的階段,因此不可鬆懈,甚至要更賣力,加把勁,以竟全功。我們在工作上、信仰上,不也常遇到這種時刻嗎請記得「加把勁」,再堅持一下下,再多禱告一些時候吧!
有詩為證
「我因祢公義的典章一天七次讚美祢。」(詩一一九164)。
看以色列百姓們,如何開始那第七日的生活──「第七日清早,黎明的時候,他們起來……」(書六15)。
一大早就起來,進入神所祝福的工作裏頭,也表明他們的儆醒預備……
焦點
耶利哥城是他們攻擊的目標,也是困難的所在,神要他們繞城,每天去繞,一次又一次地去繞,繞來繞去,始終沒有離開那城,既然城是困難所在,也就是問題所在;所以不論怎麼繞,我們的腳步、思路,總不能脫離問題的焦點,那就是「集中或專注」;當我們面對自己的耶利哥(困難問題)時,不管是思考以尋求答案,或禱告求神開路,務必要專注精神,鍥而不捨,才可有成。
就像約書亞的同伴迦勒,最被神稱讚的,乃是他那「專一跟從」的心志(民十四24),這個心志,在他們後來繞行了曠野約四十年後,並沒有迷失,請看他集中焦點,最後得他該得的產業──希伯崙(書十四6-13)。
別忘了,放大鏡在日光之下,是把光熱集中在它的焦點,才引起灼燒的。
所以,記住了,集中精神於固定目標上,全力以赴吧!
吹角
「七個祭司要拿七個羊角走在約櫃前,……祭司也要吹角。」七個羊角:直譯是「七個禧年的角」(書六4)。
「羊角」首先出於「出十九13」,有禮儀上作用。在宗教上的意義是宣告耶和華以王的身分來臨時,對祂的子民,宣告釋放與自由;對祂的敵人,宣示審判與毀滅(利廿五8-54)。所以此處羊角的性質,該是宗教性的,它宣告禧年之意,因此它的意義應大於軍事意義,雖然有人認為角聲可產生「心理上的作用」,如帶給敵人狐疑、恐懼、猜忌、不知所措等作用;然而我們更相信它在宗教上的含義。
如果角聲所帶來的意義是宗教性的,那我們覺得今日在福音事工上,我們可能需要稍為調整腳步;因為我們投入大量心血、時間及金錢,放在事工的計畫及策略的討論上;福音策略、事工計畫都好,但若失去神的同在及引導,那又何益?!不是嗎?神是如何帶領以色列民的?紅海中開路、天降嗎哪、約旦河斷水成壘……那一項是用人的方法辦到的
「神的道在海中,神的路在大水中……」(詩七十七19)。
我們應該多花點時間,放在與神的交通,及對神的敬拜上;整個耶利哥戰役的主導,都是在於神──神的啟示、神的計畫、神的帶領、神的同在、神的大能……,只要我們與神親密相交,走在祂要我們走的道路上,就必無往不利,無堅不摧。別忘了,以色列人是不費一兵一卒而使城倒塌的。他們的祭司,不過是邊走邊吹罷了!感謝神常率領我們在基督裡誇勝(林後二14)。
七個祭司吹七個角,除了表示神徹底的審判以外,在今日全民祭司的時代,則必要全民吹角,宣告神的禧年已臨到!
惟有人與神聯合,藉著對神的信靠,我們才能大聲呼喊,向敵人誇勝。
哈利路亞!(下期待續)
(原[青年團契]1997年05月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