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林賢明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又云:「未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吃苦,的確是磨練心志的最好方法,也是奠定成功的基礎;然而對於受苦者所需承受的心理、生理壓力而言,畢竟是一項煎熬和重擔,不太為一般人所能欣然接受,其理由不外乎:必須付出相當大的代價,才能苦盡甘來。 
 其實,受苦的意義並非侷限於「神的管教」、「罪的緣故」等消極性的觀念,乃在於「明白軟弱而仰望神,暸解難處而體恤人」的積極性意義(林後十二9;羅十二16)。簡言之,一位嘗盡世間苦味的人,必然懂得「接受與付出」的道理,而有著良好的「EQ(情緒商數)」,如加利利海一樣,湖水終年流動,有進有出,湖上帆影點點,漁歌晚唱,那麼的安詳、和諧;不然,若如死海的沉寂、荒涼、空曠,則人際關係必欠缺良性互動與關懷,取而代之的,必定是無情的指責和惡意的謾罵。準此,茲就「以色列民出埃及之際,神帶領百姓走紅海曠野路,卻不選擇較近的非利士道路,進入迦南地。」乙節(出十三17~18),謹就「受苦的意義」角度略述於后。
 
 一步一腳印,烙下純正真理的軌跡
 
 首先我們必須暸解當時居住在迦南地沿海一帶非利士人的起源,據聖經相關記載(申二23;耶四十七4;摩九7)和考古(米迪奈哈布的浮雕)顯示,他們係來自迦斐託(即愛琴海南端的革哩底),屬愛琴海民族,是具有優秀文明的民族。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民在埃及為奴時代,地中海沿岸的非利士人(腓尼基),已屬高度開發,有著發達的海上貿易、商港腹地和優越的文化,且能熔鑄盔甲、製造鐵車。
 
 倘若憑著神加諸在「埃及的十災」,和「走紅海」的大能大力,以色列民由非利士道路進入迦南的時程,應該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即可輕易的征服非利士人,進入迦南地南端,進而靠著神大能的膀臂,順利消滅迦南七族(參:書廿一44~45)。如此,對於耶和華真神聖名的遠播和景仰,可不是一件雙贏的策略嗎?全智的神啊!祢捨近求遠的用意何在呢?原來要我們一步一腳印,摒棄一步登天的心態,以受苦即是與我有益的心志,謙卑學習祢的律例,以引導走永生的道路(詩一一九71,一三九24),過著順服、踏實並得勝的日子。
 
 因為選民一蹴而成,征服高度文明的非利士人,佔領了流奶與蜜的迦南美地,享盡空前未有的戰果,卻猶如麻雀變成鳳凰一般,實際上少了神子民應有的氣質和內涵(參:箴十一22),必然在短期內被迦南文化所同化,失去應許之福(申三十17~18;參:太十三4~7)。換言之,選民經由四十年曠野的洗滌,領受了律法制度,才能使那充滿挫敗、壓迫的士師時期,有了回歸神、謹守律法的生機;否則沒有神的律法制約,同流於外族人的風俗、宗教,恐怕會隨流失去神對列祖所起的誓(參:申七1~9、25~26)。
 
 為此,神若安排類似曠野的環境操練,就是要我們學習腳踏實地,明白聖經的教訓,察驗神的旨意,而不是一步登天冀得恩典罷了。神要我們面對未來的信仰之旅,能累積、體會祂的作為,俾拿著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敵擋惡者多方的詭計,並且順服聖靈得生(行事),靠主戰勝情慾的環境,過著屬神的聖潔生活(參:弗六13;加六25;帖前四3)。
 
 漸次的焠煉,脫去從前舊人的生活
 
 環境是影響人格成長或改變的主因(參:箴六27~28),外在環境的塑造(教育),使人在不知不覺當中,默然接受了一些觀念,如此「潛移默化」的效應,即是昔日孟母三遷的考量。基此,以色列民曠野之行,便是要藉著環境種種的操練,來暴露出人的本性與信仰的偏差(參:申八2;詩七十八,九十五6~11),復以律法導正、維繫選民的信仰生活。
 
 據以西結書二十章第4~26節所載,以色列民寄居埃及四○○年期間,深受埃及的宗教信仰及生活方式之餘毒所影響,未能離棄那可憎之物,卻是時常違逆、不聽從神,其中較為明顯之例,如西乃山下所鑄的「牛犢」,便是緣於埃及神祗的崇拜思想。因此,神讓選民及後世子孫暸解,藉由曠野之行的環境課程,體悟律法的旨趣,諸如:
 
 一、瑪拉至以琳之行
 
 順服且遵守律法者,就如同安歇水邊一般,獲致從苦境中得著安息的應許(詩一2~3;參太十一28)。
 
 二、汛曠野的安營
 
 明白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申八3),獲致依靠真理(嗎哪),順服謹守安息日得生的應許。
 
 三、利非訂的安營
 
 體悟磐石隨著百姓行走在曠野,獲致那靈磐石──基督的帶領,以滋潤著曠野人生的應許(林前十2)。
 
 四、何烈山的安營
 
 明訂律法,設祭司、訂節期、立獻祭以及安置會幕;成了將來美事的影兒(來十1),且因信耶穌基督,獲致律法之福歸給那信之人的應許(加三22)。
 
 基於前述,曠野之行是一首詩,詠出神的奧祕,如同毛毛蟲蛻變成彩蝶;如橄欖壓渣方成油;又如葡萄入醡釀成酒。是以漸次的焠煉,透過真理的教導而漸漸更新,以脫去從前舊人和舊人的行為,穿上新人,流露出神的形像──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參西三12~10;弗四24)。
 
 當思量恩典,以虔誠度日榮耀主名
 
 試想!約有二百多萬男女老少的曠野行,是如此的龐大,浩浩蕩蕩的隊伍,行走在崎嶇不平的曠野路,一走就是四十年之久,其間所需民生供給,從何而來呢?自然界的變化與威脅,其保障又何在呢?誠如摩西回憶錄所示:「四十年來,所經過的曠野是大而可怕的,那裡有火蛇、蠍子、乾旱無水之地。」(申八15),如此險機四伏、民生匱乏的惡劣環境,就是要選民進入迦南美地之後,能慎終追遠、緬懷恩典,確認神是獨一神的屬性,及唯一的信仰根基(申四38~39)。
 
 數百年後的猶大人(約西元前四四四年),在波斯帝國亞達薛西王一世,歸回耶路撒冷重建城牆時,利未人頌詞裡重申恩典:「神大施憐憫,白晝雲柱引導他們行路,黑夜照亮他們行的路,並賜嗎哪餬口、賜水解他們的渴,乃至於衣服沒有穿破、腳沒有腫。」(參:尼九19~21),此意即是要眾人數算神在過往歷史的恩典與憐憫,期望思想恩典,以虔誠度日,並誓言遵行摩西的律法,謹守遵行神的一切誡命、典章、律例(尼十29)。
 
 俗諺云:「手抱孩兒,才知父母時。」對於初為父母的年輕人,在乳養子女之餘,回想來時路,倍加體會出昔日父母所付出的心血,激起感恩的孝心。同樣地,歷經死蔭幽谷的人,最能感受到神一生一世以恩惠慈愛隨著,立志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詩二十三6),如保羅為主而活、為主而死的信仰觀,乃是因耶穌基督愛的激勵所致(羅八35,十四8;林後五14)。
 
 結語
 
 既粗糙又帶有瑕疵的金、銀、寶石,若予以加工、琢磨,必然有了亮麗的品位與昂貴的價值(參:詩六十六10);今信仰之旅何嘗不是如此,信心既被試驗,更能明白神的旨意(參:伯四十二5),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了(彼前一7)。因此,透過神給選民的功課,進而暸解進迦南行曠野的一點一滴,讓我們明白「因祢的話將我救活了,我在患難中,因此得安慰。」(詩一一九50;參羅十五4)。
 
 ┌────────────────────────────────┐
 │以色列民四十年曠野之行環境焠煉功課簡表(發怨言之部)      │
 ├────┬──────┬──────┬────────┬────┤
 │行經地點│  環境功課 │ 人的本性  │    學習目標  │經  文│
 ├────┼──────┼──────┼────────┼────┤
 │比哈希錄│前有紅海,後│難道在埃及沒│不要懼怕,只管站│出十四│
 │        │有兇猛追兵。│有墳地,你把│住,看耶和華今天│ 10 ~14│
 │        │            │我們帶來死在│向你們所要施行的│	  │
 │        │            │曠野嗎?你為│救恩,……耶和華│	  │
 │        │            │什麼這樣待我│必為你們爭戰,你│        │
 │        │            │們,將我們從│只管靜默,不要作│	  │
 │        │            │埃及領出來呢│聲。            │	  │
 │	  │		│?	      │		│	  │
 ├────┼──────┼──────┼────────┼────┤
 │書珥曠野│急需之水,竟│百姓就向摩西│……定了律例、典│出十五│
 │	  │然不能飲用。│發怨言說:「│章,在那裡試驗他│22 ~27 │
 │	  │		│我們喝什麼呢│們。……留心聽我│	  │
 │	  │		│?」	      │的誡命,守我一切│	  │
 │	  │		│	      │的律例……。	│	  │
 ├────┼──────┼──────┼────────┼────┤
 │汛的曠野│1.餓!    │1.巴不得我們│1.……你們要看見│出十六  │
 │	  │  餓死了!	│  早死在埃及│  耶和華的榮耀。│	  │
 │	  │		│  地耶和華的│  ……你們就知道│	  │
 │	  │		│  手下,那時│  我是耶和華你們│	  │
 │	  │		│  ……,是要│  的神。	│	  │
 │	  │		│  這全會眾都│		│	  │
 │	  │		│  餓死阿!  │		│	  │
 │	  │2.安息日的約│2.……,你們│2.所以第六天祂賜│	  │
 │	  │  定。	│  不肯守我的│  給你們兩天的食│	  │
 │	  │		│  誡命和律法│  物,……於是百│	  │
 │	  │		│  ,要到幾時│  姓第七天安息了│	  │
 │	  │		│  呢?      │  。		│	  │
 ├────┼──────┼──────┼────────┼────┤
 │利非訂  │渴!渴死了!│你為什麼……│你要擊打磐石(就│出十七│
 │	  │		│,使我們和我│是基督),從磐石│ 1 ~7│
 │	  │		│們的兒女並牲│裡必有水流出來,│	  │
 │	  │		│畜,都渴死呢│百姓可以喝(參:│	  │
 │	  │		│?	      │林前十)。	│	  │
 ├────┼──────┼──────┼────────┼────┤
 │西乃山下│神降臨的威儀│……,不要神│叫你們時常敬畏他│出二十│
 │	  │。		│和我們說話,│,不至犯罪。	│ 18 ~21│
 │	  │		│恐怕我們死亡│		│	  │
 │	  │		│。	      │		│	  │
 │	  ├──────┼──────┼────────┼────┤
 │	  │摩西遲延不下│……,為我們│1.不可為自己雕刻│出三十二│
 │	  │山。	│造神像,……│  偶像;不可拜別│  ~三十│
 │	  │		│我們不知道他│  神,因為耶和華│    四17│
 │	  │		│遭了什麼事…│  是忌邪的神,名│	  │
 │	  │		│…,鑄了一隻│  為忌邪的神。	│	  │
 │	  │		│牛犢,……這│2.神要恩待誰,就│	  │
 │	  │		│是領我們出埃│  恩待誰,要憐憫│	  │
 │	  │		│及地的神,…│  誰,就憐憫誰。│	  │
 │	  │		│…且宣告說:│3.耶和華是有憐憫│	  │
 │	  │		│「明日要向耶│  、有恩典的神,│	  │
 │	  │		│和華守節。」│  不輕易發怒,並│	  │
 │	  │		│……百姓……│  有豐盛的慈愛和│	  │
 │	  │		│就坐下來吃喝│  誠實。	│	  │
 │	  │		│,起來玩耍。│		│	  │
 └────┴──────┴──────┴────────┴────┘
 
 ┌────────────────────────────────┐
 │以色列民四十年曠野之行環境焠煉功課簡表(發怨言之部)      │
 ├────┬──────┬──────┬────────┬────┤
 │他備拉  │嗎哪食之無味│1.……,不花│1.耶和華的膀臂豈│民十一  │
 │	  │為吃肉而哭號│  錢就吃魚,│  是縮短了嗎?現│	  │
 │	  │。		│  也記得有黃│  在要看我的話,│	  │
 │	  │		│  瓜、西瓜、│  向你應不應驗。│	  │
 │	  │		│  韭菜、……│  (惟人貪欲之心│	  │
 │	  │		│  現在我們的│  不配享有如此恩│	  │
 │	  │		│  心血枯竭了│  典,故此地亦稱│	  │
 │	  │		│  ,除這嗎哪│  :「基博羅哈他│	  │
 │	  │		│  以外,在我│  瓦──貪欲之人│	  │
 │	  │		│  們眼前並沒│  的墳墓」)	│	  │
 │	  │		│  有別的東西│		│	  │
 │	  │		│  ……。    │		│	  │
 │	  │		│2.摩西說:你│2.也要把降於你身│	  │
 │	  │		│  為何苦待僕│  上的靈分賜他們│	  │
 │	  │		│  人……竟把│  ,他們就和你同│	  │
 │	  │		│  管理百姓的│  當這管理百姓的│	  │
 │	  │		│  重任加在我│  重任,免得你獨│	  │
 │	  │		│  身上呢?  │ 自擔當。	│	  │
 ├────┼──────┼──────┼────────┼────┤
 │加低斯巴│窺地得知迦南│巴不得我們早│凡藐視我的,一個│民十三~│
 │尼亞	  │是人高馬大、│死在埃及地。│也不得看見所起誓│  十四;│
 │	  │城高既大且堅│或是死在這曠│應許之地,……你│申一19~│
 │	  │固而對前行之│野……,使我│們的屍首必倒在這│	46│
 │	  │路失去信心。│們倒在刀下呢│曠野(迦勒、約書│	  │
 │	  │		│?我們的妻子│亞除外),……擔│	  │
 │	  │		│和孩子,必被│當罪孽四十年,就│	  │
 │	  │		│擄掠,我們回│知道我與你們疏遠│	  │
 │	  │		│埃及去豈不好│了。		│	  │
 │	  │		│嗎?	      │		│	  │
 ├────┼──────┼──────┼────────┼────┤
 │加低斯巴│渴!    │1.……,我們│1.在他們眼前吩咐│民二十  │
 │尼亞	  │沒有水喝。 │  恨不得與他│  磐石發出水來,│  2 ~13│
 │(四十年│		│  們同死,…│  水就從磐石流出│	  │
 │正月間)│		│  …使我們和│  給會眾,和他們│	  │
 │	  │		│  牲畜都死在│  的牲畜喝。	│	  │
 │	  │		│  這裡呢?…│		│	  │
 │	  │		│  …,這地方│2.耶和華就在他們│	  │
 │	  │		│  不好撒種,│  面前顯為聖(因│	  │
 │	  │		│  也沒有無花│  摩西、亞倫不信│	  │
 │	  │		│  果樹、葡萄│  我,不在以色列│	  │
 │	  │		│  樹、石榴樹│  人眼前尊我為聖│	  │
 │	  │		│  ,又沒有水│  ,所以你們不得│	  │
 │	  │		│  喝。      │  領這會眾,進我│	  │
 │	  │		│2.摩西舉手,│  所賜給他們的地│	  │
 │	  │		│  用杖擊打磐│  去。		│	  │
 │	  │		│  石兩下……│		│	  │
 │	  │		│  。	      │		│	  │
 ├────┼──────┼──────┼────────┼────┤
 │以東地  │路難行,心中│怨讟神和摩西│你製造一條銅蛇,│民二十一│
 │	  │煩躁;火蛇咬│說:為什麼…│挂在杆子上,凡被│  4 ~9 │
 │	  │了百姓,死了│…使我們死在│蛇咬的,一望這蛇│	  │
 │	  │許多人。	│曠野呢?這裡│,就必得活(參:│	  │
 │	  │		│沒有糧、沒有│約十二14~15)。│	  │
 │	  │		│水,我們的心│		│	  │
 │	  │		│厭惡這淡薄的│		│	  │
 │	  │		│食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