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38期1997年7月)
真理論壇:[青年團契]利非訂之戰(上)

郭祝壽




充滿信心的約書亞,率領以色列人奮勇與亞瑪力人爭戰,
慈愛的長者摩西,正高舉雙手向神呼求,為他們禱告,
亞瑪力人不足為懼,因耶和華我們的神是全地的主,
祂使仇敵作祂的腳凳。



日復一日的繞城,就在號角聲遍響之時,
耶利哥那堅固的城牆,在不可思議的震動中瞬間傾壞,
萬軍之耶和華再次為以色列爭戰,
為祂的子民行奇妙又偉大的事。



非利士的巨人歌利亞,狂妄地謾罵叫陣:
「以色列的神在哪裡?」
面色紅潤的少年人大衛出來迎戰,嘲笑懷疑之聲不絕於耳:
「這少年人能做什麼?」
然而大衛戰勝了歌利亞,證明他的宣告:
「耶和華使人得勝,不是用刀用槍,
因為戰爭的勝敗全在乎耶和華。」


昔日以色列的軍隊,靠著耶和華真神的領導,勝了又勝;
歷史今日仍然說話,
真神大能的臂膀今日未曾也永不縮短!
我們這基督的精兵,是否從中學習到什麼寶貴的教訓?

「聖戰集」將帶領我們走訪古道,再次思想這三件偉大戰役。


前言


以色列百姓出埃及,過紅海後,所遇見的第一場戰爭,即是這場利非訂的戰役,敵人是亞瑪力人。

而亞瑪力人,按照申命記所陳述的:「你要記念你們出埃及的時候,亞瑪力人在路上怎樣待你。他們在路上遇見你,趁你疲乏困倦擊殺你儘後邊軟弱的人,並不敬畏神。所以耶和華你神使你不被四圍一切的仇敵擾亂,在耶和華你神賜你為業的地上得享平安。那時,你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塗抹了,不可忘記。」(申二十五17-19)。

可見亞瑪力人很陰險,專門偷襲以色列中,那些軟弱的,疲乏的,落在後邊的,成為選民的後顧之憂;難怪神要將他的名號,從天下塗抹掉。

據教訓而言,亞瑪力人以掃的後代(創三十六章9-12節),而以掃又是貪戀世俗的代表(創三十30-34;來十二16)。因此,它代表著世俗、肉慾;也世世代代成為信徒屬靈的仇敵了。

本文擬就選民過紅海,脫離埃及法老的控制,奔向自己的道路,向著應許地進發的角度,來思索這一場新的戰爭。儘管時空不同,然屬靈爭戰的原則,必是不變的;今日我輩真神兒女的真信徒,難道更不應當由此歷史記錄中,擷取更豐富的線索,助我等在天路歷程的靈戰中,得到最大的勝利嗎?

新的問題


在摩西的領導經驗中,許多的事物,他們都沒有經驗過,新的難題,新的道路,新的經驗;然而,這一切,皆是靠著禱告,倚賴神的帶領,才能絕處逢生。

面對亞瑪力人這一仗,也是新的問題;以色列人未曾習過戰事,雖人數眾多,卻似烏合之眾,此時此刻,該當如何?保羅曾說過:「到了什麼地步,就當照著什麼地步行。」(腓三16),或許,我們可以想像,以色列民走到利非訂這個地方來,他們進入了另一種嶄新的境界,所以,摩西這位領導者,也需要以新的觀念,去應付所臨到的局面吧!可記得耶穌講過的有關「新皮袋裝新酒」的教訓(太九17),真是歷久彌新,濃醇醉人!

如果,以此角度去衡量,我們也可想像我們所處的社會;台灣幾十年來,由從前的農業社會,進入工商社會,緊接著又邁入了資訊社會,所以整個台灣,它必須具備非常的彈性,來因應快速轉型所帶來的困擾;湊巧的是今天我們的教會,正好走到整個外界環境轉換如此快速的階段,對於我們整個教會的發展,何嘗不是一種新的挑戰嗎?

難道我們還執迷於早期教會為了應付當時的需要,而採取的一些措施,將之奉為圭臬,且欲「放諸四海而皆準」嗎?真理永遠不變;我們的目標,是進入神所應許的屬天迦南美地,因此,如何勝過阻擋,不斷前進,才是在此要探討的課題。

整體性的戰爭 山上山下


摩西對約書亞說:「你為我們選出人來,出去和亞瑪力人爭戰。明天我手裏要拿著神的杖,站在山頂上。」(九節)

摩西將他們這邊,區分為兩人戰區;一在山上,一在山下,然而,彼此間卻是息息相關的;因此,不論以色列民,他是身處何地,擔負何種角色,作什麼樣的工作,都無損於他對這場戰爭的參與。我們在屬靈戰爭的領域中,更該當仁不讓地有全民參與的整體性意識,以補彼此間的不足。

看看:

神的杖──摩西所擁──向神禱告(山上)

人的刀──約書亞所持──殺敗仇敵(山下)

他們之間,彼此的恩賜不同,受託的責任也不同,因此他們所代表的工場也不同,然而不論山上或山下,都在同一大目標下而努力奮鬥,他們之間,似乎有一看不見的聯繫,在那兒牽引著。

這正是我們今日所需強調的,也是我們日漸失去的,到底孰輕孰重?誰比較重要?軟弱的人,常會製造無謂的紛爭出來。教會為了推行聖工,難免會有組織架構,也有各行政部門,各部門自然有其所屬負責,他們手中皆握有如同「神的杖」的權柄;這時,他們將如何自處,即是靈修成果的呈現了;具大智慧者,當能體會上主託負之苦心,而與其下工作人員(或信徒),共同戮力,以報主恩。而白佔地土者,則像小人一朝得勢,對他人頤指氣使……。

想到以斯帖的故事︰

以斯帖就吩咐人回報末底改說:「你當去招聚書珊城所有的猶大人,為我禁食三晝三夜,不喫不喝;我和我的宮女,也要這樣禁食,然後我違例進去見王……」(斯四15-16)。

以斯帖得王后位分,較有機會見王,但她已三十日未蒙召見,若貿然進去,前途堪憂,所以,她要求整個書珊城的猶大同胞,幫她禱告,她自己和宮女,也禁食禱告。她留下一個理念:即不挾恃著她的地位,而輕看了所有猶大同胞的力量。所以,她以一個柔弱女子,卻成為拯救全民的大功臣,而留名青史。

省視自己,今日你在教會,是站在山上,還是山下?是前線還是後方?你的工作,是可見的或不可見的?……其實在那兒都無所謂,只要奉獻你那份心力就夠了。

當神頒完十誡後,特別交待了幾件事,其一是:

「你上我的壇,不可用台階,免得露出出你的下體來。」(出二十26)。

「上神的壇」表獻祭拜神;今日我們皆是屬靈祭司,都在拜神,事奉神;

「不可用台階」:台階就是階梯,一級一級地由低而高,表示造成高低階級的差異。「露出下體」:是顯出羞恥。

所以,整句的意思提醒我們,拜神事奉神的人,不可在事奉的領域中造成高低階級的觀念,免得顯出羞恥。

這句話,對我們不少人該是當頭棒喝。

山上與山下的不同工作,也教導了我們有關神的法則,就是:

教會要禱告,也要見證。
信徒有信心,也要行為。
密室的交通,生活要表現。

站在山頂上 前瞻性


登高,自然看得遠,看得廣。

摩西上山,當然是要禱告;可是我們由他所站的位置,理解到另一層面的道理,那就是「眼光」。為什麼,我們會說「高瞻遠矚」?因為看得高遠!

一個人,若想將來要有什麼成就,他必須將眼光調得遠一點,若不想成為井底之蛙,他的見識也必要寬廣才行。 

教會如果想突破因時代急速變化所造成的瓶頸,它的基本態度就是要有前瞻性的眼光。往往,我們的眼光太過短淺,只顧眼前,所以,很快地陷在僵局裡,動彈不得。

想想我們教會在聖工發展上,不論是軟體或硬體,是否在推行一段時間後,總是很難再有更好的情況出現,甚至還有退步的現象,或者料想不到的新困擾出現呢!

放眼觀望,我們若以台灣的教會為例,每年總是有幾間新的會堂出現,照理說來,愈慢蓋的會堂,各方面的設備,應當愈好才對;然而,往往過幾年,我們又會發現,那裡不太合乎我們的需求;或者停車的位置太少(都市的教會,因寸土寸金,土地購得不易,另當別論),其實如果條件許可下,也有好的機會時,我們應考慮到整個情勢的發展,而予定奪。

曾經獲得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博士的梭羅(Lester C.Thurow),現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管理學院院長,亦是當今極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撰了不少文章,從社會整體面剖析經濟情勢,為各國經濟把脈。他在《世紀之爭》中,以敏銳的觀察、異體的分析,探討誰將成為下一個世紀新的世界經濟盟主;在其書中,隨處可見到他對世界經濟的預估,延伸到往後的五十年……(註一)。

我在想,如果我們對教會今後的發展走向,至少能定睛到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後,我們很多的工作方針,可能會更積極且更有包容性……

諸君,能否思量自己,你對你手中的工作,想得有多久遠的目標了?盼我們能看得廣,想得遠,那麼手中的工作,就會更紮實些!

魏鏞先生在其著作《蛻變》書中,也談到個人的看法:台灣若要突破當前的瓶頸,則需要三要素──主動、創新與前瞻(註二)。

因此,以上兩人都有前瞻性的理念;我們貴為光明之子的信徒,蒙神託負來經營屬靈的國度,難道更不應當比今世之子聰明,而即早未雨綢繆,洞燭機先,化危機於無形嗎?主耶穌講「不義管家」的比喻(路十六章)時,祂要教導我們,懂得為將來打算(眼光要看遠一點),以及善用錢財;反過來想,若不懂善用錢財,那也代表沒有前瞻性的眼光了,當主再來時,這種人必被主所棄絕(太二十五24-30)。

有人批評我們教會,財力很雄厚,資金卻很分散,各自口袋各自放,似乎不大會理財;當然,我們不希望任意揮霍,但我們更期望,主賜我們智慧,有前瞻性的眼光,好好善用錢財,備主再臨時,能稱讚我們為「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太二十五20-23)。

其實,筆者要談的不單是會堂或錢財的問題,而是所有教會的問題;重點放在「教會要有前瞻性」,舉凡所有涉及的範圍,都在我們探討的目標之下。就如:

接棒人


在本次戰役中,摩西對部署的狀況,有些調整;然而在觀念上卻是一大突破;他本來是領導者,理所當然地凡事要率身而行,走在前頭,現在他卻由幕前走到幕後,他並非卸下擔子,乃是由可見的地位,跨進了不可見的地位;他以前那個位子(至少在目前)讓給約書亞了,自己帶亞倫與戶珥,上到山上去禱告。此種位置的轉換,代表著大公無私的心胸,及對民族熱愛的遠見。

人生在世,數十寒暑,轉瞬消逝,功成名就,於我奈何哉?惟主道長存。既然生命無常,未完成的事工,需趁早規劃,誰將可繼承壯志,完成神所交託之偉業,是不容忽視之大環。

約書亞的名字,在此是初次出現,我們曉得他是摩西的幫手,忠心不貳;後來繼續摩西完成帶領選民進入迦南的功業。利非訂的戰役中,戰場上可見的最高領導者,現由約書亞掛帥……。我們真的欽佩摩西的度量及遠見。

每個團體(包括國家、教會亦然),總有它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的領導者,每代人選的好壞,都會影響到那個團體的興衰,因此,具有見識的領導者,莫不盡力發掘或栽培他們的接棒者,使得他們辛苦經營的功業,不至中輟。約書亞能不負所託,完成帶進迦南的工作,雖得力於神的靈充滿和神不斷的幫助;然而,還有一個要素,那即是摩西給他實際參與的機會。

經驗,是慢慢累積而成的。

最好的經驗,卻是實質的參與或執行。

就好像開車一樣,起初在駕駛訓練班,教練教你如何開車,左三圈,右三圈(死的訣竅),好了,考到駕照了,上路吧!居然許多人不敢開哩!問題即在於實際狀況的經驗。

所以,要培養人才,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給他機會」。剛開始可能不盡理想,但隨著時間一久,次數增多,他必會愈來愈老練。因此要磨練,就愈老練,老練則能通達。

當初,摩西如果沒有好好訓練約書亞,那後來的狀況或許就不一樣了。教會若想在主來之前,永續發出對世界大的影響力,每代的領導者,也應當像摩西一般,栽培接棒人,給他們實質參與的機會。記住了,經驗是慢慢累積的。

兩代之間


繼續用一個聖經例子來闡明上述的觀念;在創世記第二十二章,神要亞伯拉罕獻他的獨生子以撒的故事,其中很感人的一段是父子同行的部分。

「亞伯拉罕把燔祭的柴放在他兒子以撒身上,自己手裏拿著火與刀;於是二人同行。」(創二十二6)。

他們父子二人同行,目標是摩利亞山,在那兒獻祭。所以,這條路是憑信心,到神面前的事奉之路。首先他們父子二人,需同心同行;他們共同依護地完成這項信心不朽的壯舉。

亞伯拉罕(第一代)把燔祭的柴「放」在他兒子以撒(第二代)身上;燔祭用的柴,當然是不輕的,現在背負(放)在以撒的身上,而亞伯拉罕自己手裏拿著(掌握)火與刀;教會裏頭有些事工,要去承接時,可能要年輕力壯者去完成,那就是以撒這兒所代表的意義,他一方面參與,也一方面學習,因為還不是很老練,所以最重要的工作,不能馬上交給他,免得影響大局。至於較關鍵性的,就如火與刀,它就像權柄一般,暫時還握在年長者手中,因為他懂得分寸,拿捏得準。

因此,我們看到了兩代之間,親密和諧地同工、相處,以及不知不覺中,宗教教育的訓練,事工的傳承,真是完美的配合。

企盼,教會的領導者,都能體會︰

「人在幼年負軛,這原是好的。」(哀三27)這句話。

「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十二24)。

摩西如是,以利亞如是,保羅亦如是……。請問,你呢?

你若身居教會長執負責人之要職,可曾為了主耶穌、為教會,好好地訓練明日教會需要的領導者嗎?你又可有偉大的情操,讓新人取代你的位置嗎?這些對我們的「人性」,皆是嚴肅的挑戰。

我教你一個法則:

「祂必興旺,我必衰微。」(約三30)。(下期待續)

備註

註一:梭羅著,《世紀之爭》,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註二:魏鏞著,《蛻變》。

(原[青年團契]1997年07月號)


作者: 郭祝壽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7/01/199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