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啟清
發現挪亞方舟?
今年六月,澳洲聯邦法院法官查判,「方舟案」不適用於公平交易法,因此不予起訴。原告墨爾本大學地球科學系主任波來摩(Plimer)必須拍賣房子償付被告羅伯茲(Roberts)的訴訟費。法官雖然認為被告宣稱找到方舟頗有疑點,但這種爭議應在別處審理較宜。
在聖經創世記六-八章,記載神命挪亞造方舟,除了他們一家八口及牲畜外,全地都被洪水毀滅。水退時,方舟停在亞拉臘山,就是今日土耳其國境東部的一連串山脈。冷戰時期美國偵察機在該區發現一船形的地理特徵,引起世人極大的興趣,想知道到底方舟是真或偽。
「尋找方舟協會」以書本及錄影帶宣稱證實是方舟;但反對者認為此事純屬地理變化的巧合,其化石及礦物的分析木材成分的證據也很牽強,況且「方舟」一定是船型,原文可以指為箱子(出二3)。此事件暫時落幕,將來還會上演。
聖經是神所默示的,能使人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提後三15-16),有人因為以為聖經不科學而不願去查考;事實上,科學或信仰並沒有衝突,兩者可以相輔相成。
科學與宗教
科學是近世(十七世紀)極少數人心智活動的成果,原先和一般大眾有很大的距離,如今因教育普及,科學思想便和大眾息息相關。我們都享受到科學技術改善生活的舒適與便利,但令人不安的是科學是否有一天會掌握我們的一切,正如「深藍」電腦已經可以藉「人工智慧」打敗人類的棋王
就科學發展而言,早期科學家因迷信之故,膽敢主張以太陽為中心的學說,而且科學也建立在自然律的觀念而來。雖然科學是理性思考,實事求是,但科學推動者都是由一些浸在追求真理、充滿了理想又有熱情的人,而這種熱情的創造力來源,可說是屬於宗教的,因此愛因斯坦說:「科學若沒有宗教是跛足的,宗教沒有科學是瞎眼的。」
另外,「對於宗教的信仰最好由經驗暗清晰的思考來支持」這觀點,說明人必須毫不保留的同意理性之意。我們知道僅由單純的科學途徑,並不能提供決定我們行為與判斷的信念。因為理智的思考只能告訴我們方法與目的的關係,而不能告訴我們人生基本目的的任何意義。
所以信仰往往不能由單純的科學證明達到,它是要經啟示,感受親身的經歷來堅定(徒十44,十一15)。科學方法所強調的是拿一分證據說一分話,對事物互相關係可以分析得很清楚,但除此之外,不能告訴我們更多的事,例如什麼是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台灣政府官員迷信科學技術,任意變更地理河川、山波,近來一連串水災、山崩事件,突顯此種價值觀的缺失。
結語
人類在科學上運用「自然定律」的原理,就可以登陸月球探測火星,或作其他新奇的發展運作。因此善用科學能滿足人類的求智慾及生活舒適方便。但信仰宗教,可以提昇人類的視野,提供人生的意義與價值。簡而言之,科學所給我們的是平面的觀點、事物及時空的相關;而信仰能帶給我們立體的觀點,認清我們存在的價值及生命的意義。所以兩者之間,應該是互不衝突的。
參考資料
1.《自然》(1997)386,p.638,p.748。
2.《科學》(1997)276,p.348,p.529。
3.www.austlii.edu.au/au/other/fca。
4.愛因斯坦,《人類存在的目的》,晨鐘,1971。
5.羅李,《The Will to doubt.》。
(原[青年團契]1997年08月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