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40期1997年9月)
主題特寫:[青年團契]該怎麼做?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君穎


寧靜的小村落,突然進駐了一營軍隊,村民面對突如其來的眾多軍人,紛紛倉惶逃避,因為他們這將是一股侵略的惡勢力。的確,這一營的軍隊正是奧圖曼帝國的回教聖戰士,此次前來,除了巡察帝國所占領的城鎮外,最重要的是,他們代表帝國執行「阿拉」所託付的使命,進行大規模的宗教改正;這對篤信基督教、且成為世代傳統信仰的村民而言,將會是一場嚴厲的迫害。

將軍的詭計


篤信回教的將軍,聖戰軍隊的首領,在其要求當地長官出面勸導村民改教不成後,轉而實行更強硬的手段,於是召集村中眾長老,其中包括對村民宗教信仰具決定性說服力的牧師,威脅他們勸導村民改變信仰,否則將對他們不利。

結果,村民仍然堅守信仰,而長老們則被下監,並且一一遭酷刑殺害,但是牧師卻始終未遭殺害,更沒有被囚禁,因為將軍要利用他,以其宗教領袖的身分一聲令下,眾村民必定順從。所以,將軍抓住牧師憐憫村民的弱眼,慢慢折磨他,讓他目睹長老們的慘死,讓他看到村民因迫害所受的苦。終於,在村民的哀嚎與責備聲催逼之下,他屈服了,帶領全村的村民在廣場上,戴上了象徵皈依回教的頭巾與面罩。

觀點一:誓死反抗


劇情至此,令人扼腕,牧師身為信仰的導師,不僅自己未能持守信仰,還帶領村民離道叛教,是失職,更是罪人……。但是,容我們仔細思考,牧師叛教的理由何在?村民的痛苦與生命才是他最在意的事,憐憫愛民之心不允許他再繼續坐視,所以他屈服了,將軍的詭計得逞了。

聖經教導我們要馴良如鴿,卻也告訴我們要靈巧如蛇(太十16);牧師應看穿將軍的詭計,拒絕成為被利用的工具,跳脫這棋局,使將軍無棋可用。所以牧師得向村民解釋,讓將軍了解「死」並不能構成威脅,使將軍失去著力點,進而消滅壓迫的惡勢力,同樣是死路一條,與其消極地成為待宰羔楊,不如積極地突破重圍。

觀點二:不以暴制暴


當大祭司及其僕人來捉拿耶穌,彼得為了保護耶穌,拔刀削掉了僕人的耳朵,但是,耶穌卻說:「收刀入鞘吧!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太二十六51-52)。之後,耶穌順從地被帶走。耶穌之所以有這樣的研行,並不是畏罪,祂是完全聖潔無罪的,只是祂知道,一旦門徒以武力抵抗,只會使信徒更處於劣勢,反對基督的人更有藉口進行更嚴厲的迫害。

然而最重要的是耶穌恨惡暴力,祂是和平的君(賽九6),在世上傳講和平的福音(徒十36);祂是仁愛和平的神(林後十三11),當然不希望門徒以強暴待人(路三14)。古聖徒保羅,為了傳福音受盡各種的迫害、苦楚,但他仍在書信中勸戒信徒「不要以惡報惡」(羅十二17)。報復只會徒增仇恨,傷及更多的無辜,也因為它帶著爭鬥與暴力,所以容易歪曲人的性格,失去了基督教信仰的本質。

觀點三:忍耐逃避


使徒因福音工作受到極大逼迫,但他們並不懼怕,反而以忍耐應對苦難,以愛感話仇敵,以逃避保全生命;所以當時的教會受到迫害後,門徒都分散到各地(徒八1)。然而他們並未因此而消聲匿跡,反而將福音傳到各處(徒八4),早已將生死置於度外,他們逃,為的是「盡力」保護愛惜主所賜的寶貴生命,藉使更積極的為主傳福音。

觀點四:妥協投降


牧師率民為了活命屈服了,但他們真的重拾生命嗎?當他們戴著頭巾面罩,手上卻比著十字架;當們求告,口中卻喊不出「阿拉」,而當他們這麼做時,就必須小心,因為可能隨時會喪命。這是多麼矛盾與壓抑的生活,這不是生活,這是茍且偷生,這才是懦弱。人生在世本為客旅,所擁有的只是幾十年苦短生命,若再將生命的價值侷限在「存活」上,是否顯得格外狹隘呢?人人都有一死,中國聖賢教導要「重如泰山」;西方聖哲在頌揚生命可貴之後,卻能為自由拋棄生命。中西歷史中,多少人為著所堅持的而喪命,可見仍有許多事物的價值是超越生命之上。

基督徒除了保守現世生命之外,最重要的是追求「永遠的生命」,就是神為我們預備在天上,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的基業(天國的賞賜),而這只為信祂的人存留(彼前一4)。所以基督徒當堅守信仰,不妥協、不投降。

結論


當一個團體受到迫害,這團體必定是處於弱勢;弱勢者必須尋求出路,而尋求的過程即是一種抉擇與掙扎,該如何抉擇?如何解脫?根據什麼信念?這是令人煩擾的問題。但是,基督教信仰最寶貴之處卻在此顯明,它教導跟隨主的人「以神的眼光為尺度,並據之做出選擇來」,而「這選擇是神所保守」,於今於後,不論現世或將來,神都必定給你應得的報償,這就是基督徒的智慧與倚靠。

參考書目

1.《青年團契》1996年5月號。

2.《青年團契》1997年4月號。

3.傅佩榮,《燈下哲思》,台北市,業強,1985,P.45。

4.施惠德,《與神爭辯》,香港,種籽,1977,P.168。

(原[青年團契]1997年09月號)


作者: 君穎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9/01/199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