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40期1997年9月)
時勢評論:[青年團契]不確定中的確定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繟然


搖擺中的迷惑


這是個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理念、社會價值、倫理規劃,個人行為動力,都隨著周遭思潮變化的腳步而不停搖擺;隨著個人主義抬頭,各類宗教詭象、奇論怪說、命相地理、科技神話,不停地在渲染誇大的聚光燈下顯現,我們每天所聽所看的,都是些令人迷惑的喧騰,這種常態的流變(canstant state of flux)正是末世紀的今天,許多人尚未調適過來的生活型態。

不確定的時代(the age f uncertainty)也是失落的世代。人們的觀察力和判斷力,因身處壓力地帶而廣受影響──有人感到失落,有的人云亦云,更有人乾脆愛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的美妙時光中悠然自得。

主耶穌論到施洗約翰時,談到了當時人心的痲痺現象,曾說:「我可用什麼比這世代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同伴,說:我們向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我們向你們舉哀,你們不捶胸。約翰來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就說他是被鬼附著的;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人又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之子總以智慧為是。」(太十一16-19)

不確定感給人帶來不信、不安和懷疑。人性扭曲素材的本質加上有色眼鏡的混合,如何在我們的生命中尋得確定事物?柏拉圖在《理想國》(Republic)中說:「往一個人的靈魂中灌輸真理,就像給一個天生是瞎子的以視力一樣,是不可能的。」(註1)。失落敏感判斷力的人們,看不出施洗約翰是神差來的,也不認識耶穌是神的兒子;只以外表論說是非,這是視力淺薄的悲哀,也是今日我們的通病。

「有點黏又不會太黏」,電視促銷米的廣告,很有見地與包容性,喜歡吃黏米的或不太黏的人都樂意購買。新進老師請教老手如何帶好學生?所得的忠告是:「管教學生要有點嚴又不會太嚴,有點鬆但不可太鬆。」」新老師試之,果然有效,勝過諸多教學法,在不確定中找到肯定是一種智慧,更是人性追尋「真善美」本質的流露。解構理論(Deconstruction)大師德希達(Jacques Deside)曾用人的終結(目的)(The End of Man)這一帶有歧異的用語,表達了他對於人的看法:

他認為人介於兩種end(註1)之間:人達到目的,因而終結了;人終結了,因而達到目的了。德希達認為end的概念具有決定意義,「人的終結」(事實上的決定性)是從人的目的(開放性和無限性)這優勢地位加以思考。人的命運與思考存在聯繫在一起,只有面對死亡時,人才最終體驗到存在,而人的目的(終結)乃是思考存在的目的(終結)。(註2)

生命存在的目的


不確定的世代中,人們想掌控的是他們認為確定的事物──物質金錢力量。從不去考慮end的問題。如大衛所描述:「世人行動時實係幻影。他們忙亂,真是枉然;積蓄財寶,不知今來有誰收取。」(詩三十九6)。人煤若對人生的目的(內在靈魂生命的需求)有所誤認而逐取那外在屬物質的財利,那麼即使在最穩妥的時候,也是全然虛幻(詩三十九5)。其因乃在生命的有限和不確定性,雅各提醒我們說:「你們的生命是什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雅四14)

老子的哲悟透析著人性於不確定之物中尋求真理的謬誤,而辨明了生命存在的目的乃在內而不在外,他說:「五色令人盲目,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內)不為目(外),故去彼(外)取此(內)。」(註3)

雲霧易逝的本質正是肉體生命終結必然的命運,而內在靈魂生命延續永存,才是我們存在的目的。「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那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裡的,正要怕他。」(太十28)。「你們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裡面。基督是我們的生命,祂顯現的時候,你們也要一同與祂顯現在榮耀裡。」(西三3-4)。這是我們在這不確定的世代中,可確定的真理。

生命的終點就是天國永生之門的開啟,是基督徒的盼望,也是靈修守道,愛人愛神所得的獎賞。保羅的體驗是確定無誤、絕不模稜兩可的,他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祂顯現的人。」(提後四7-8)

朋友,智慧之子總以智慧為是,你認為確定的是什麼?

備註

1.恩斯特卡西勒著,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桂冠圖書公司,1994,10月,P9。

2.楊大春著,《解構理論》,揚智文化公司,1994,P141-144。

3.張默星原著《老子新譯》,大夏出版社,民78年8月。

(原[青年團契]1997年09月號)


作者: 繟然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9/01/199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