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成
我是投靠耶和華;你們怎麼對我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去。(1)
看哪,惡人彎弓,把箭搭在弦上,要在暗中射那心裏正直的人。(2)
根基若毀壞,義人還能做甚麼呢?(3)
耶和華在祂的聖殿裏;耶和華的寶座在天上;祂的慧眼察看世人。(4)
耶和華試驗義人;惟有惡人和喜愛強暴的人,祂心裏恨惡。(5)
祂要向惡人密佈網羅;有烈火、硫磺、熱風,作他們杯中的分。(6)
因為耶和華是公義的,祂喜愛公義;正直人必得見祂的面。(7)
結構分析
一、我是投靠神(1上)意
二、像鳥飛往你的山(1下)意
三、惡人要射心裏正直的人(2)情
四、根基若毀壞(3)知
四、神寶座的根基(4)知
三、神心裏恨惡惡人(5)情
二、神向惡人密佈網羅(6)意
一、投靠神的原因(7)意
本詩作者大衛,可能作於掃羅要殺他,他決定信靠神,認為無須逃亡的時候所作的一首詩。1~3節是寫有些人勸大衛逃往山中,以避鋒頭。因他面臨危險,仇敵要暗算他。4~7節,是大衛回覆的話。大衛深信神公義的治理,對於別人所勸告的話不屑一顧,信心不動搖。
「你們怎麼對我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去」(1下),英文欽定本譯作「你們怎麼對我的魂說:你當像鳥……」。「你們」對「我的魂」說話,顯然作者把自己分裂為二:一是肉體情慾的「你們」,二是屬靈生命「我的魂」,就是作者的自我(參考詩一二○5~7注)。這兩種不同身份彼此對話,他們的認知與意識是迥然不同的,遂引起「我的魂」驚異的說:「你們怎麼對我的魂說……」。所以,本詩是屬戲劇獨白,這種詩大體上是基於矛盾結構。把作者內心的掙扎與衝突,藉由詩中對話的雙方,具體呈現出來。
由結構分析得知,全詩採用對稱的形式。除對稱之外,尚有對比。如:根基若毀壞與神的寶座根基之比;惡人喜愛強暴與神喜愛公義;惡人要射心裏正直的人(2),正直人必得見祂面(7下)。而結構分析的對稱焦點是「根基若毀壞」為論辯。其證明之法,是採用演繹再歸納的修辭技巧。
「你們」勸「我的魂」要逃往你的山去,因為惡人要在暗中射心裏正直的人,因為根基毀壞。這是由原因推至結果,由普遍原理推至個別事例:先立結論,然後舉個別事例,稱為「演繹」。而「我的魂」答覆說:神寶座的根基在天上,神的慧眼察看世人,神要賞善罰惡,正直人必得見祂的面,所以不必逃亡,這是由結果,個別事例推至原因,普遍原理。先舉個別事例,然後再下結論,稱作「歸納」。
一、勸速逃亡(1~3)
首段是我(魂)和情慾的對話。詩的一開頭,我的魂就堅定的表明「我是投靠耶和華」。可是情慾(你們)都勸說要在危急時逃亡,引起作者內心(魂)的詑異、衝突與掙扎。如保羅所說:「我覺得有個律,就是我願意為善的時候,便有惡與我同在。因為按著我裏面的意思(註:魂),我是喜歡神的律;但我覺得肢體中另有個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戰,把我擄去,叫我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羅七21~23)。本詩首節「你們」,就是肢體中犯罪的律,試誘「我的魂」逃亡,就是心中的律。勸告逃亡的理由:一像鳥飛往你的山,二箭在弦上,萬分危急。三根基若毀壞。
1.飛往你的山(1下)
神的子民常喻作飛鳥(參:詩五十五7,九十一3)。「山」是逃難的地方,是屏障,靠山。「你的山」是靠自己的方法。世人常靠自己的聰明(自以為聰明)、勸力(勇力)和財物(耶九23),而忽略投靠真神。其實靠自己的智慧(伯十三12)、權力(勇力)(箴二十一28),與雄厚的財物(箴十一28,十八11),都是枉然。
2.形勢險惡(2)
說話者(情慾)的音調語氣顯得非常高吭緊張,大聲疾呼的向我的魂說:「看哪,惡人彎弓,把箭搭在弦上,要在暗中射那心裏正直的人」。如同耶穌和門徒在船上,忽然起了暴風,波浪打入船內,甚至船要滿了水,耶穌在船尾上,枕著枕頭睡覺,門徒叫醒他,說:「夫子,我們喪命,?不顧嗎?」。耶穌就平靜風和海,對門徒說:「為什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嗎?」
惡人「要在暗中射那心裏正直的人」,惡人暗中行事,是「心裏不正直的人」。換言之,心裏不正直的人要射那心裏正直的人,這是自然現象。如經云:「他們在這些事上,見你們不與他們同奔那放蕩無度的路,就以為怪,毀謗你們。」(彼前四4)
3.根基若毀壞(3)
真神「將地立在根基上,使地永不動搖」(詩一○四5)。古人以為大地下邊有支柱托著,柱下有基礎。其實萬有(包括大地)是用神權能的命令托住的(來一3),才能使宇宙運行井然有序,和諧共存。同理,世人若遵守神的命令,受神所賜道德,良心的規範,則國家、社會都平安,百姓安居樂業。
因此,「根基」是指神的命令,教訓(提後二18、19),乃至於神賦與世人的道德、良知、法治等。「情慾」勸說逃亡的第三個理由是「根基若毀壞,義人還能做什麼」。注意「若」字,是假設性,究竟根基是否真的毀壞,沒有確定,純屬個人悲觀的臆測。只是憑眼見,不憑信心。
如果根基確已毀壞,義人靠神仍有作為。因為我們在世為人不靠人的聰明,乃靠神的恩惠(林後一12)。經上說:「我們原是神的工作,在基督裏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預備叫我們行的。」(弗二10)。並非我們要不要做、能不能做的問題,而是要明白神預備叫我們做什麼。
二、大衛的答覆(4~7)
首段(1~3)是我的「情慾」對我的「魂」勸告在危急時當逃亡的三個理由,是憑眼見,不憑信心,心中沒有神。本段(4~7)同樣處在危急存亡之際,我的「魂」卻與我的「情慾」的看法完全持相反的意見,其原因是憑信心,不憑眼見,我的「魂」認識且投靠真神。我的「魂」所發表的言論適足以回覆反駁「情慾」的三個逃難的理由:
1.神國根基穩固(3)
本節三行是「排比」句,三種意象有秩序連接發生,來源只是一個「耶和華」。「耶和華」反複出現,使句子勁健奔騰,氣勢磅礡,也表現我的「魂」仰望信靠神。
a神在聖殿裏
耶和華所立的根基在聖山(詩八十七1),就是錫安,神的聖山蓋造祂的聖所(詩 二6,七十八68~69),又稱作「耶和華殿的山」(賽二2)。大衛在患難中求告神,祂就從祂的聖山上應允他(詩三4)。因此,在「耶和華殿的山」比「飛往你的山,更安穩可靠。
b神的寶座在天上(4中)
經云:公義和公平是祂寶座的根基(詩九十七2下)。惟耶和華坐著為王,直到永遠;祂已經為審判設擺祂的寶座。祂要按公義審判世界,按正直判斷萬民(詩九十七2下)。
c神察看世人(4下)
耶和華的眼目無處不在,善惡都鑒察,經云:「耶和華雖高,仍看顧低微的人;祂卻從遠處看出驕傲的人。」(詩一三八6)。耶和華以關愛的眼神看顧低微的人,卻以銳利的目光察出人的驕傲。
神在至高之處,也留意世人一切作為,在人的國中掌權,惟有神的國堅定穩固,直到永遠。經云:「所以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就當感恩,照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來十二28)
2.神的旨意善良(5)
「耶和華試驗義人」(5上),思高譯本及呂振中譯本均譯作「耶和華要試驗義人和惡人」。惡人彎弓,要射那心裏正直的人,正好試驗出惡人是「喜愛強暴的人」(5下),就義人而言,是考驗義人是否處變不驚,信靠真神。可是欽定本與國語和合本均譯作「耶和華試驗義人」。
a試驗義人(5上)
神側重試驗義人是因為愛的緣故,要使義人通過試驗後,承受更大的福氣,經上說:「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彼前一7)。就如同神試驗亞伯拉罕,吩咐他獻以撒,亞伯拉罕果真照辦,驗證他對神的信心與愛心,所以蒙神賜更大的福氣(創二十二1~19)。
b恨惡惡人(5下)
「祂心裏(soul)恨惡」。本節神的「試驗」、「恨惡」,是屬「情」的部份,顯示神的性情是不喜悅惡事的神(詩五4上)。惡人「喜愛」強暴的事,正是神心裏所「恨惡」。換言之,惡人喜愛神所恨惡的事,惡人神的性情完全背道而馳,所以惡人不能得神的喜悅。自從人犯罪墮落以後,魂也墮落,魂的所想(知)、所愛(情)、所要(意)常與神不一樣。因此,我們必須學習恨神所恨,愛神所愛,才能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神的性情有分(彼後一4)。
3.神喜愛公義(6~7)
「因為耶和華是公義的,祂喜愛公義」(7上),作者認識神是公義的。至於惡人的陰謀詭計、弱肉強食、不虔不義,神必施行審判,賞善罰惡。
a向惡人密佈網羅(6)
「密佈網羅」,欽定本譯作「降下網羅雨」,而網羅雨包括有烈火、硫磺、熱風。因此,當神降下這網羅雨,正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惡人難以逃脫的。好像神將硫磺與火降在所多瑪和蛾摩拉,城裏所有的居民都毀滅了。大衛認為不必「像鳥飛往你的山去」,惡人反而自陷密佈的網羅。
網羅雨成為惡人「杯中的分」。「杯」是指人。主耶耶指責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他們洗淨杯盤的外面,裏面卻盛滿勒索和放蕩。也是以「杯盤」喻作人,尤其是指活著的人,才能盛滿神所要賜給他的分(傳九5、6)。惡人杯中的分是神的刑罰,義人杯中的分是神的賜福。《傳道書》論到敬畏神的人,他們要在經營的事上喜樂(三22),享受在日光之下勞碌得來的好處(五18),在日光之下,同所愛的妻快活度日(九9)。這些在日光之下的福,就是神要賜給敬畏祂的人「杯中的分」。
b得見神的面(7)
「正直人必得見祂的面」,是他投靠神的結果(1上)。大衛常常到聖殿尋求神,因為神在祂的聖殿裏(4上)。是神和人相會,說話的地方(出二十九42、43)。大衛說:「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祂的榮美,在祂的殿裏求問。」(詩二十七4)。根據大衛每逢遭遇患難逼迫時,就在聖殿裏求問神的體驗:一是心裏安穩不害怕,雖有軍兵攻擊他。二是神暗中保守、保護他不受傷害。三是得勝仇敵(詩二十七3、5~6)。由此可知,投靠神,尋求神,必然得見神的面;神的恩惠、慈愛必隨著他。所以「得見祂的面」也是正直人「杯中的分」(參:詩十六5上)。尋求神的人,神就要以永生報應他們(羅二7),換言之,來世得永生,得見神的真體,和神一樣永遠榮耀、尊貴。
結語
全詩的主旨在說明大衛投靠神的信心屹立不搖。經云:「願你們在神一切的旨意上得以完全,信心充足,能站立得穩。」(西四12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