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42期1997年11月)
真理論壇:[青年團契]借用哥利亞的刀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郭祝壽




充滿信心的約書亞,率領以色列人奮勇與亞瑪力人爭戰,
慈愛的長者摩西,正高舉雙手向神呼求,為他們禱告,
亞瑪力人不足為懼,因耶和華我們的神是全地的主,
祂使仇敵作祂的腳凳。



日復一日的繞城,就在號角聲遍響之時,
耶利哥那堅固的城牆,在不可思議的震動中瞬間傾壞,
萬軍之耶和華再次為以色列爭戰,
為祂的子民行奇妙又偉大的事。



非利士的巨人歌利亞,狂妄地謾罵叫陣:
「以色列的神在哪裡?」
面色紅潤的少年人大衛出來迎戰,嘲笑懷疑之聲不絕於耳:
「這少年人能做什麼?」
然而大衛戰勝了歌利亞,證明他的宣告:
「耶和華使人得勝,不是用刀用槍,
因為戰爭的勝敗全在乎耶和華。」


昔日以色列的軍隊,靠著耶和華真神的領導,勝了又勝;
歷史今日仍然說話,
真神大能的臂膀今日未曾也永不縮短!
我們這基督的精兵,是否從中學習到什麼寶貴的教訓?

「聖戰集」將帶領我們走訪古道,再次思想這三件偉大戰役。

經文:

「這樣,大衛用機弦甩石,勝了那非利士人,打死他;大衛手中卻沒有刀。大衛跑去,站在非利士人身旁,將他的刀從鞘中拔出來,殺死他,割了他的頭。」(撒母耳記上第十七章50-51節)

大衛憑藉著對神的信心及熱愛,加上自己早受過操練的體魄,充滿豪情地擊敗歌利亞,這段故事令人盪氣迴腸……

雖然在勝利之前,他對非利士人宣告,

「你來攻擊我,是靠著刀槍和銅戟;我來攻擊你,是靠著萬軍之耶和華的名……」(撒上十七45)

「耶和華使人得勝,不是用刀用槍,因為爭戰的勝敗全在乎耶和華。」(撒上十七47)

然而在勝利之後,他要斬下歌利亞的頭的時候,他發現自己手中沒刀,於是很自然地,他拔下了歌利亞的刀,斬下他的頭來;這個舉動,值得在信仰的體認上,玩味再三……

一、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

刀,利器也。就工具而言,大衛以歌利亞之刀,割其頭,正所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箴言曾云:「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免得他自以為有智慧。」(箴 二十六5)

愚妄話,言之雖有損形象,但對付愚昧人之狂妄,卻是一針見血之效。保羅也言,對什麼樣的人,他就作什麼樣的人,如此心態,包含著多大的智慧與靈巧,那卻又是基督徒的處世哲學了。我們居此渾濁世界,人心充滿詭詐卑污,若不能以靈巧應對,則無異羔羊進入狼群之中……

你們誰是沒有罪的


有次,文士和法利賽人,帶著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來,問主耶穌要如何處置;其實他們是懂得律法的,他們只是要試探耶穌,得著控告祂的把柄。耶穌卻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約八3-6)

那些人,以為「得理」不饒人,還是不住地問祂……

後來主耶穌就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約八6-7)。

看看主耶穌多靈巧,看透了那些假道學的嘴臉,以及祂的應變措施;那些人欲定別人有罪,主耶穌將他們的眼光,引到他們自己身上;要定別人的罪之前,先定定自己的罪吧!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太七3-5),這是千古不移的道理!

結果呢!那一批人,從老到少的,一個個都走了(約八9),從老到少,沒有一個能抵擋得住的;巧呀!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

我生來就是


保羅也是熟悉此道之人;他有兩次,用此方法,將對方整得束手無策。

一是在腓立比傳道時,被陷害下入監裡,羅馬的官長下令用棍責打,兩腳上了木狗(徒十六19-24);隨後,過夜到天亮,官長想釋放他們,保羅卻說:

「我們是羅馬人,並沒有定罪,他們就在眾人面前打了我們,又把我們下在監裡,現在要私下攆我們出去嗎?這是不行的。叫他們自己來領我們出去吧!」(徒十六37)

結果是:差役把這話回稟官長,官長聽見他們是羅馬人,就害怕了。於是來勸他們,領他們出來,請他們離開那城(徒十六38-39)。前倨後恭,真是現實,其實人生百態,此種景象,處處可見。說真的,保羅甚少拿他屬世的條件來誇口或炫耀,除非萬不得已的情況;試看他對羅馬官長的方式,既然官長要炫特權,保羅就「秀」給他看,沒把他嚇死算不錯的啦!(對這種人大概也只有這方法最管用了)。

第二次也類似,保羅在耶路撒冷作見證,引起群眾的騷動,千夫長準備要用鞭子拷打保羅,剛用皮條捆上,保羅就對旁邊的百夫長說:「人是羅馬人,又沒有定罪,你們就鞭打他,有這個例嗎?」(徒二十二24-25)

後來,千夫長聽說了,就來問保羅說:

「你告訴我,你是羅馬人嗎?」

保羅說:「是。」

千夫長說:「我用許多銀子才入了羅馬的民籍。」

保羅說:「我生來就是。」

結果是:千夫長既知他是羅馬人,又因為捆綁了他,也害怕了。(徒二十二26-29)

好一個「我生來就是」,難怪連千夫長都害怕了。

可是這個立場,不能亂用;而是要看對象,看環境;既然千夫長以身具羅馬籍為榮,保羅就用本身的好條件,壓壓他的氣勢;更開啟了在公會作見證的機會(徒二十三章)。

不是我,乃是你


舊約時代,如烈火的先知以利亞,他更是直指人心:

亞哈見了以利亞,便說:「使以色列遭災的就是你嗎?」

以利亞說:「使以色列遭災的不是我,乃是你和你父家;因為你們離棄耶和華的誡命……」(王上十八17-18)

好像在罵陣般,可是先知所呈現的,卻是大無畏的精神;非常時期,非常狀況(全國一片信仰昏迷),就需要非常的先知(審判的先知),以非常的手段,來敲醒每顆昏昏沉沉的腦袋(王上十八21)。

若是男孩,就把他殺了


回想以色列人在埃及時,法老王曾經要滅絕以色列的男孩(出一15-16、22),結果是,在出埃及的十大神蹟中,末次之災卻是擊殺埃及人所有的長子(出十一章)。

有些時候,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卻也是一套很管用的生活哲理呢!

二、就地取材

大衛打倒歌利亞後,準備斬下他的頭,但因手中無刀,遂將歌利亞身上的佩刀拔出,割了他的頭。其實,大衛若向掃羅或以色列軍,借用一下刀,當不成問題的;只是眼前正有一把,又何必捨近求遠呢!這雖是平常的舉動,卻也提醒了我們,就地取材的理念。

試舉幾個聖經中有趣的例子,開開我們的眼界,讓我們思考,我們該學習的,實在還是太多。

喇合


她如何拯救了約書亞所派、窺探耶利哥城的探子?先是女人領二人上了房頂,將他們藏在那裏所擺的麻稭
中。(書二6)

參孫


他見一塊未乾的驢腮骨,就伸手拾起來,用以擊殺一千人。(士十五15)

巴戶琳的婦人


押沙龍反叛時,大衛暫退出耶路撒冷,但留戶篩、祭司撒督等人作內應,兼刺探消息;一日戶篩將消息傳出,約拿單和亞希瑪斯二人在接洽時,竟被發現,追兵很快就到來;急忙中,他們跑到巴戶琳某人家裏,那院中有一口井,他們就下到井裏。那家的婦人用蓋蓋上井口,又在上頭鋪上碎麥,事就沒洩露……(撒下十七15-20)。是不是很聰明呢?利用井、碎麥,不單救了這二人,也保全了大衛的性命。

以利沙


以利沙幫助貧窮寡婦。他問:「你家裏有什麼?」她答:「婢女家中除了一瓶油之外,沒有什麼。」就這樣,憑著一瓶油,倒滿了借來的器皿,不但賣油還債,且能平安度日。(王下四1-7)

主耶穌


水變酒的神蹟(約二1-11),利用了水,及當地的六口石缸,使得恩典洋溢。

以上的例子,皆是就地取材的好範本,卻是包含著多少的慧心啊!凡此例子,聖經中不勝枚舉。可嘆,人心卻常不珍惜自己周遭的好環境、好條件,而去緣木求魚,捨近求遠,殊屬可惜!

其實,我們教會在整個擴展的過程中,對人力、物力、財力的使用,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只怕世俗趕時髦的風尚,影響到我們的理念,使我們不知不覺,漸走漸偏!

記得許多年前,曾與雙連教會訪問團去訪問雪霧鬧教會(當時舊會堂猶未改建),弟兄姊妹以熱誠的愛心接待我們,印象最深刻的,並非大魚大肉的菜餚,而是晚聚後,聯誼活動時,所準備的「落花生」及「百香果」;花生每顆飽滿圓潤,入口甘甜(後來才知道,那是當地所特產;聽說雪霧鬧本來的意思就是花生)。

筆者忝活了四十幾寒暑,大概就數那次吃的花生,最回味無窮了,至今想起,仍垂涎欲滴!可惜,後來又去了幾次,就「往事只能回味」了。「百香果」也是,當時,聽說是信徒到山上去採集野生且非常成熟的果子,所以,非常非常令人懷念。

往往,我們教會在做接待工作時,願意付出最大愛心,甚至金錢;可是各地條件皆不同,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們若能認出,自己本地的特別條件是什麼,那就不妨就地取材吧。接待,最寶貴的,當是用愛心與誠意作出發點,捨乎此,則山珍海味,亦不足感動人心!

東台灣的成功教會及花蓮教會,院中皆種椰子樹,每年結實纍纍,逢暑假學生靈恩會期間,剛好熟透,教會負責人往往採之,供協助靈恩會的傳道或幹部享用,愚以為,這些較之以金錢去買的飲料,更解乾渴哩!

若以會堂的建築來看,我們全世界,大大小小,各色各樣的會堂都有;有石造的,有木頭的,有竹子的,有鋼筋混凝土的,或其他建材的;筆者要談的,不是孰好孰壞的問題;而是若你處身的地區,有盛產特別的建材,而且在當地價格特別低廉時,我們是否會斟酌情狀,而予以考量呢?

對人材的培育,也是一樣;有些教會,有些地區,雖然欠缺人才,但不至於到都沒人才的地步;要不得的是,自己有人才不用,或者不訓練,只會捨近求遠,那往往扼殺了教會的發展。一個機構要想發展,及永續經營,它必要有一根本的理念,即是人才的培育。人才是需要發掘,需要培育的。

三、善存善用

「大衛將那非利士人的頭拿到耶路撒冷,卻將他軍裝放在自己的帳棚裏。」(撒上十七54)

在此對這把刀沒有更明確的交待(是否與軍裝一起,也不得而知)。但到了《撒母耳記上》二十一章時,刀又出現了:

大衛問亞希米勒說:「你手下有槍有刀沒有?……」祭司說:「你在以拉谷殺非利士人歌利亞的那刀在這裏,裹在布中,放在以弗得後邊,你要就可以拿去;除此以外,再沒有別的。」大衛說:「這刀沒有可比的!求你給我。」(撒上二十一8-9)

有人認為,最早大衛將刀帶回家,後來交給祭司,當作爭戰勝利後,獻給神的戰利品。不論意義如何,自從大衛打敗歌利亞後,因聲名遠播,功高震主,惹起掃羅嫉妒,而想殺害之;大衛倉促而逃,歷經艱辛,來到挪伯祭司那兒,尋求食物和刀槍,意外地得到歌利亞的刀──勇士的刀。大衛在逃難其間,能隨身攜帶好刀,自然給他在危難中得到莫大助益。想必這是他始料所不及的吧!

因此,有些寶貴的東西,好好地珍藏起來,的確有意想不到的效用。

歌利亞的刀,我們看它,並沒被踐踏;相反地,它受到很完善的照顧;自歌利亞死後,它被送到挪伯祭司城那兒,受祭司保管,而且,用布包裹哩!

刀,是一種工具,有能力的工具,大衛用的是一把非利士(敵人)勇士的刀;敵人的武器,我們也要用嗎?你看大衛有沒有遲疑?根本沒有!但只是借用一下罷了。

今日,我們生於斯(世界),長於斯;可是我們不屬於這世界,我們是屬於上主,屬於天上;我們不思念地上的事,我們只思念天上的事(西三1-2)。

世人為了追求更順遂的生活,不斷地尋找謀生之道,可能是一套辦法,或者理念;那可能是經過許多人不斷地嘗試,反覆修正結果的累積,所得到的經驗;而我們信徒也同樣地在這個世界中,為了事業、家庭、生活、前途而奮鬥,除了絕對靠神的眷顧外,遇見可利用的東西,我們仍然隨手拾取。

就像摩西是最典型的例子,神安排他接受埃及的教育,又在王宮長大;把他塑造成當代世界文明的化身,當然我們很清楚,他靠這些他不足以為神工作;然而當神操練他具有美好靈性以後,他靠著神將這些都轉換成有意義的動力或工具了。

因此,後來神的話,藉著他的手、他的心,有系統地呈現出來。以色列民族也在他的帶領之下,漸漸地由散沙似的烏合之眾,成為有組織、有規律的偉大民族;他們以一種嶄新的姿態出現;這些變化,我們不能完全抹煞埃及文化的貢獻!

新約時代的保羅,也在時代的另一端,作互相的輝映,訴說著與摩西相同的神曲;他是知識分子,比起同輩更長進。當他被主光照心眼後,他開始改變,以前世上的學問,只讓他自高自大,但認識主之後,他善用他所具的世界的學問,為主而奔波;他竟以一人之功,完成新約十三卷書信,及影響後世頗巨的偉大事工。探究其祕,他也是和摩西一般,借用了世上所學的一切。

主內同靈,我們在世界學了不少東西,如果我們好好預備,那天要用到,也未可知哩!所學的,是否能發出功效,是否有價值,則端視我們靈性好壞,動機純正與否罷了。

若還要例子,但以理是更清楚不過了。他是猶大人,但被擄巴比倫,還要學迦勒底的文字言語(但一3-5)。他不單要名列前茅,還要不受同化,甚至在異邦中要彰顯神榮。

所以,好刀,好的工具,好的學問,都該珍惜,好好保存,以備不時之需。

基督信徒,是完全靠賴救主而得勝的。

有時候,我們只是借用一下,利用一下身邊的東西而已,那卻是我們的智慧。

願神讓我們在屬靈爭戰中,像祂一般,勝了又要勝。

(原[青年團契]1997年11月號)


作者: 郭祝壽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1/01/199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