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42期1997年11月)
靈修小品:[聖靈月刊]自覺的省思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恩言

人要不被誤導,就需「自覺」。所謂「識時務為俊傑,知進退為英雄。」其中「識」「知」乃自覺的功能。

自覺就是感覺自己的存在,體察自己與他人、與事物、與真神、與時空的相互關係和責任一種智慧反應。大衛為子哀痛切禱中,看見僕人低聲細語,就知道孩子死了。他就起來沐浴、抹膏、換衣裳進神的殿敬拜。在此遭遇裡,他虔敬地懇禱,專注地仰望,理性的反應,明顯在自覺上運用得宜(撒下十二15~23)。

 自覺的重視

主耶穌對門徒說:「你們要謹慎,防備法利賽人的酵和希律的酵。」門徒卻議論說:「這是因為我們沒有餅吧?」門徒在意可見的、可數的,外在物質的東西;主耶穌重在提醒那隱藏的,未見的,無形的,雖微小卻有巨大影響的內在能力。此能力不只是敵對的異端、教訓,更是個人的心態整合。所以主對門徒一連串的反問:「你們還不省悟,還不明白嗎?你們的心還是愚頑嗎?你們有眼睛,看不見嗎?有耳朵,聽不見嗎?也記不得嗎?……你們還是不明白嗎?」以激發他們自覺的省思,務必重視謹慎、防備的靈修工夫(可八14~21)。

人透過感官接收信息,傳送至大腦經縝密的思考和存記,在有限的時空裡,祈求尋覓那合乎榮神、益人、愛己的生活哲學。這是真神按自己形像造人,賜福給人的奇妙生命力,所以即使眼不能見,也可知曉神的永能和神性。

全知全能的神為何要呼喚亞當:「你在那裡?」又何必問夏娃:「妳作的是甚麼事呢?」且對該隱說:「你為甚麼發怒呢?你為甚麼變了臉色呢?」又問:「你兄弟亞伯在那裡?你作了甚麼事呢?」神若非早賦予人有自覺的省思,豈不是白問?

耶穌說:「噯!不信的世代啊,我在你們這裡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把他帶到我這裡來吧。」又說:「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們不願意。」看!主是何等尊重人意願的抉擇,主是多麼渴望人自發性的回應主愛的呼召。

覺醒與喚醒

一位身為父親的對大兒子說:「我兒,你今天到葡萄園裡去作工!」他答:「我不去!」隨後自己懊悔就去了。又對小兒子也是這樣說,他答:「父啊!我去!」他卻不去。為兄的自己察覺偏差的態度而自責、悔悟、回心轉意的遵行父命去了。反之,小兒子不在乎何承諾,不自覺所該負的責任。

有些人打著道德招牌,卻做損人害己的事仍不自知,須由旁人喚醒。如文士和法利賽人帶著一個行淫時被捉拿的婦人來,要試探耶穌,要得著告祂的把柄。於是不住地催問耶穌,是否該照摩西律法上的吩咐,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耶穌洞悉他們的心思,語重心長地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主的話刺入剖開眾人沈寂已久的良知,觸發他們自覺的正面思考,結果從老到少,一個一個的都出去了,沒有人定此婦人的罪。

由以上二例可知:自覺由自醒或喚醒而生,故我們須珍惜人際的互動,多參與團契和崇拜聚會,從中獲益。更當使自己靜下心來,銳察自己的言行意念,才不致於走偏。

自覺的失落

試想我們因何扼殺了自覺的靈敏反應?巴蘭先知因貪愛不義之工價,為利於錯謬裡直奔,雖然神叫驢開口說話,他仍心存詭詐,陷百姓於淫行和祭拜假神裡。以色列民出埃及走曠野路,因硬心不信,心裡常常迷糊,四十年之久竟不曉得神的作為,以致多數不得進迦南美地。領一千銀子的僕人,因又懶又惡且無謂地害怕,只知輸入(佔有),卻不願輸出(分享),終被主人丟到外面黑暗裡哀哭切齒。老底嘉教會因過著不冷不熱、安逸享樂的世俗化生活,還自以為富足,一無所缺,卻不知己是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將愛他們的救主隔離在門外。欺哄神的亞拿尼亞夫婦,難逃聖靈嚴厲的譴責。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加六7)。由上述可知貪婪、安逸、不信、硬心、懶惰、自欺、害怕……之罪性,充塞了自覺的管道,捆纏了自覺的反應。

自覺的重拾

 一、信心的重建(來十一6)

耶穌說:「我不是對你說過,你若能信,就必看見神的榮耀嗎?」又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摩西因著信,心中起意寧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百夫長因信,自以為不配見主,也不敢勞動主到舍下,只要主說一句話,就可治好他僕人的病。

 二、記起神的話(來四12)

彼得有多次因想起主的話,而帶來生命的更新、服事的轉機。神的話比兩刃的劍更快……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神的話存在心裡,比仇敵有智慧、比師傅更通達、比年老的更明白,藉神的訓詞得以明白,且恨一切的假道,主的話將我救活。

 三、忌邪的勇氣(民二十五13)體

在百姓醉迷淫色及祭拜偶像、自陷於瘟疫的死亡恐懼時,唯獨非尼哈這位年輕人有神的忌邪為心,終結了百姓的瘟疫之災,神且將平安的約賜給他和他的後裔,試感受在聖餐裡中,那一份心靈的謐靜,心志的提升和情愫的感動從而何來?

 四、行動的強化(約七17)

「人若立志遵著祂的旨意行,就必曉得這教訓或是出於神,或是我憑著自己說的。」西門依從主耶穌的話下網,結果網住了兩隻船的魚,就俯伏在主前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西門在這次行動中,體驗神的大能,親嘗主的浩恩,也自覺到心態的不是,立即認罪悔改,毅然決然地跟從了耶穌(路五1~11)。

結語

從耶穌用孩童吹笛、舉哀比喻這世代(太十一15~19),可知基督徒處在這充滿稚氣、戲耍人生、自是不合作、麻木無反應、各說各話、無所依循的社會裡,當越發鄭重所聽見的道理,在聖靈裡儆醒禱告,作忠心有見識的僕人,保持自覺的清醒,免得入了迷惑。阿們。


作者: 恩言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1/01/199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