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43期1997年12月)
時勢評論:[青年團契]用錢改變世界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繟然


十一月號《時代雜誌》一篇探討喬治索羅斯的文章,以Turning Dollars Into CHANGE(用錢改變世界)為標題,子題是:喬治索羅斯挾數十億美元的實力,揚言要讓世界更美好。

批評者反問他為何試圖搞垮亞洲各國的貨幣?滿有意思的是,Change這一雙關語因索羅斯以金錢大力支援俄羅斯及東歐諸國,如匈牙利、南斯拉夫……等,有些國家從他那裡獲得的資助比美國政府的資助更多。另外,Change 亦是「零錢」,暗示索羅斯縱橫貨幣市場,被指為造成亞洲貨幣貶值(幾塊錢已成為幾角幾分的零錢而已)。

天使與魔鬼集於一身,索羅斯似乎是現代弔詭式人格的標準代表人物。他個人的反射哲學(Philosophy of reflexivity)主張:「人總是根據不完整的知識或理解來行事;雖然想要尋求真理,不管在金融市場、法律、日常生活中,卻不能真正掌握真理。因為透過扭曲的觀察已然紊亂了原貌。」索羅斯主張將人生各種雜亂的元素統合成一個前後一致的整體。(To turn the disparate elements of the existence into coherent whole.)(註一) 。

索羅斯於1970年代末已非常富有,然而不快樂,因為與同夥分散,與妻兒離異,心情沮喪,充滿罪惡與羞恥,必須接受心理治療;然而治療好他的卻是慈善事業(Theaph helped, but philanthropy was the cure.)。所謂「職場贏家,生活輸家」(When Winning at work means losing at life.)的成功式弔詭(The Paradox of Success)果然是無處不在的。

金錢是否可為人類的生命詮釋得更有意義?世人靈性的饑渴,在這末世顯得非常突兀,正如神說:「日子將到,我必命饑荒降在地上。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 當那日,美貌的處女和少年的男子必因乾渴發昏。」(摩八11-13)。

如果我們繼續認為人類只不過是漫長進化過程中的一個偶然,持續在經濟發展的追求上圓夢,而不承認神的創造和救贖,那麼金錢的積聚只不過造就了許多精神不協調的億萬富翁而已。「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你們要謹慎自守……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十二15)

索羅斯是猶太人,這民族善於生財,更善於捨財。「憐憫貧窮就是借給耶和華」「總要向你地上困苦窮乏的弟兄鬆開手」,「用錢改變世界」是富人的專利,若它是「施捨」,毋寧說是公義較佳,在希伯來文中連「慈善」這詞都沒有,字義相近的只有tzedaka(公義)。換言之,猶太人在施捨時,絕不是在行善積德,純粹是在履行公義──公共義務。慈善是美德,但行善者卻並非個個是出於追求德行的動機。

美國學者約翰.史坦貝克就曾指出: 「在我們那張魚目混珠的美德清單上,最名不符實的,也許就是捐贈這種美德。捐贈造就了捐贈者,造就了他凌駕於受贈人之上的優越和高大。捐贈幾乎是一種自私的快樂,在許多情況下,它都是一種徹頭徹尾的破壞性和罪惡的東西。

人們只要記住這樣的事實:一些貪得無饜的金融家,在一生三分之二時間裡,都在攫取社會的財富,而在最後的三分之一時間裡,又將財產拱手交出來。說他們的善舉是一種由於恐懼而作出的賠償,或說,他們撈飽了之後改變了本性,是不夠的。這樣的一種本性不會知足,本性也不會隨意改變……這兩種本性都出於同一種衝動,因為捐贈和攫取可以帶來同一種優越感; 慈善可以說是另一種精神上的貪婪。」(註二)

慈善即有可能導向精神上的貪婪,那麼將慈善導向公義毋寧是一種避免個人主義情緒上偏差的方法。「憐憫貧窮即是借給耶和華。」那麼拉比認為:「乞丐在接受施捨者贈予時的貢獻,超過了施捨者的貢獻。」「使人羞愧的施捨,還不如不施捨。」「匿名的施捨會得到神的獎賞。」這大概是tzedaka的含義了。主說:「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太六3)

世紀末的宗教狂熱與復甦,在戰後嬰兒潮進入中年期時,正不斷地湧現在世人心靈中,個人學識、地位、財富的成就都已達成或幻滅,心靈最深的需要是人類要面對的。」正如索羅斯說的:「他一天要花三分之一的時間思考並澄清自己將要往何處去?世界將要往何處去?等問題……坦白說,我在某些問題上被難倒了。」

「用錢改變世界」是不可能的,唯有主的道可以改變世界。彼得深知猶太人的心靈世界,他勉勵他們說:「你們得贖,脫去你們祖宗所傳流虛妄的行為,不是憑著能壞的金銀等物,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你們也因著祂,信那叫祂從死裡復活、又給祂榮耀的神,叫你們的信心和盼望都在於神。」(彼前一18-21)

我們當思想,處此世紀末交替的世代,當謹慎自守、堅定信仰,體認到我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神活潑常存的道。因為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他的美榮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乾,花必凋謝;唯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就是這道。(彼前一23-25)

我們豈可忘記主的吩咐:「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可十六15-16)。改變世界的應當是主耶穌,而非金錢;世人靈魂得救的實現絕對是神公義的彰顯,更是吾等盡到tzedaka的本分,你認為呢?

備註

1. 《解讀時代雜誌》, 1997年11月,No23,P.31。

2.《猶太人的智慧》, 顧駿,1996年6月,P.285。

(原[青年團契]1997年12月號)


作者: 繟然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2/01/199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