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森富
一、仰賴聖靈的大能大力 廣傳福音、拯救萬民,乃耶穌基督在復活升天之前,對眾使徒的重要訓令。耶穌曾對眾使徒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萬民:原文作凡受造的)聽。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信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就是奉我的名趕鬼;說新方言(靈語)。」〈可十六16~17〉
又對他們說:「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和《詩篇》上所記的,凡指著我的話都必須應驗。」……又對他們說:「照經上所寫的,基督必受害,第三日從死裡復活,並且人要奉祂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傳到萬邦。你們就是這些事的見證。我要將我父所應許的(聖靈)降在你們身上,你們要在城裡等候,直到你們領受從上頭來的能力。」〈路二十四44~49〉
有關上述傳道的路線,及從事傳福音之前必須領受聖靈的充滿和能力,《使徒行傳》亦記載主耶穌在升天以前之最後訓令云:「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應許的,就是你們聽見我說過的。約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幾日,你們要受聖靈的洗。……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一4~8)
這就明白地指出:基督徒要廣傳福音,要被聖靈充滿、領受從上頭而來的能力。正如《撒迦利亞書》所記:「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四6)。 至於福音的內容,至少包括下列各項:
1.報佳音(參:賽五十二7) 傳述耶穌是救主、基督(彌賽亞),祂的降生、復活都是「大喜的信息」,且是關乎萬民的(路二10~11)。
2.傳平安(參:賽五十二7) 傳揚耶穌是「賜平安的主」(約十四27,十六33;西三15)。
3.報好信(參:賽五十二7) 或作「傳喜信」(羅十15)。 亦即傳述「除祂(耶穌)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四12)。「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須受所賜的聖靈。」(徒二38)。傳揚:「神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神的義。」(羅三22~25)
二、同心合意地興旺真道
1.甘心領受真道,門徒約添三千 彼得在五旬節聖靈降臨那一天,曾引述舊約《約珥書》之預言,說明神照著祂所應許的,賜下聖靈(徒二14~18),並強調:「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徒二21),指明在十字架上受死又復活的耶穌,「神已經立祂為主,為基督。」(徒二36)。彼得並勸猶太人當悔改、受洗歸「耶穌基督的名」(徒二38)。「於是領受(彼得)他話的人就受了洗。那一天,門徒約添了三千人,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徒二41~42)
2.愛心生活,信徒日增 使徒教會曾一度實施共同生活,恆切禱告讚美神,蒙主悅納,信徒日增。《使徒行傳》記云:「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並且賣了田產、家業,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神,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徒二44~47)
3.傳揚主已復活 彼得、約翰傳揚救主耶穌已復活,聽道而信的人頗多,其中男信徒約達五千之眾。「他們教訓百姓,本著耶穌,傳說死人復活。……但聽道之人有許多信的,男丁數目約到五千。」(徒四2~4)
4.因神蹟顯明,信徒增添 《使徒行傳》記:主耶穌藉門徒之手行神蹟奇事,使信徒人數增添。例如:「主藉使徒的手在民間行了許多神蹟奇事……信而歸主的人越發增添,連男帶女很多。……還有許多人帶著病人和被污鬼纏磨的,從耶路撒冷四圍的城邑來,全都得了醫治。」(徒五12~15)。這正如《馬可福音》所描述的:「門徒出去,到處宣傳福音。主和他們同工,用神蹟隨著,證實所傳的道。」(可十六20)
5.遵守使徒條規,信徒日增 《使徒行傳》提到耶路撒冷的使徒和長老所定立的條規,曾吩咐在外邦歸主的信徒也要遵守。其條規內容為:「惟有幾件事是不可少的,就是禁戒祭偶像的物和血,並勒死的牲畜和姦淫。」(徒十五28~29)。保羅等人在各城將上述條規交給門徒遵守。「他們經過各城,把耶路撒冷使徒和長老所定的條規交給門徒遵守。於是眾教會信心越發堅固,人數天天加增。」(徒十六4~5)。誠然,這些使徒條規之遵守,亦成為信徒增長之助力。
6.明白真道,門徒增多 《使徒行傳》特別提到:當耶路撒冷教會即將遭受迫害,而使信徒分散之前,加入教會之成員係甘願為基督信仰爭戰之「最活潑的一群」,他們能活潑引用來自聖經的「神的話語」,其中也包括了許多原屬猶太教的祭司,如今亦成為基督之門徒。「神的道興旺起來;在耶路撒冷門徒數目加增的甚多,也有許多祭司信從了這道。」(徒六7)
7.分散的人到處傳福音,有主同偕 《使徒行傳》記載:當耶路撒冷教會遭受迫害時,那些分散的人往各地去傳福音。「從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會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各處。……那些分散的人往各處去傳道,腓利下撒瑪利亞城去,宣講基督。眾人聽見了,又看見腓利所行的神蹟,就同心合意地聽從他的話。因為有許多人被污鬼附著,那些鬼大聲呼叫,從他們身上出來;還有許多癱瘓的、瘸腿的,都得了醫治。在那城裡,就大有歡喜。」(徒八1~8)
教會受迫害,以致於門徒分散各地,乃間接地催逼門徒應將福音傳到各地。因為「廣傳福音」至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正是主耶穌在升天之前的「最後垂訓」(徒一8)。
那些遭患難、分散各地的操希臘語的猶太基督徒,也將福音傳入腓尼基、和居比路(塞浦路斯島)、以及敘利亞的安提阿城。「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難四散的門徒直走到腓尼基和居比路,並安提阿;他們不向別人講道,只向猶太人講。但內中有居比路和古利奈人,他們到了安提阿也向希利尼人傳講主耶穌(有古卷:也向說希利尼話的猶太人傳講主耶穌)。主與他們同在,信而歸主的人就很多了。」(徒十一19~21)。在這裡,堪可注意者,有下列數點: ①有主同在,使信而歸主者增多(徒十一21)。 ②證明神的道,不被捆綁(提後二9)。 ③遭迫害而在外邦得以生存、繁榮之「約瑟原則」(創五十20;參閱:徒二24,七9~10)之真理,再度見諸實現。「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創五十20) ④安提阿城,終成使徒教會向外邦傳福音的基地(徒十三2~3)。
因此,今日吾人要從事海外傳道,也要建立若干「福音基地」,並動用移民海外之基督徒、及留學外國之留學生,鼓勵他們配合世界傳道,在海外各地建立教會,拯救萬民歸主,興旺真道,以榮耀主耶穌的聖名。願我海內外同靈,能發起熱心,認清自己的福音使命,不辭勞苦,同心協力地推動各項聖工。
三、尋找「好人」原則之靈活運用 主耶穌曾差遣12使徒,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污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太十1)。其有名的「尋找好人」故事,每成為「廣傳福音的方法論」之一。
主耶穌曾吩咐使徒:「隨走隨傳,說:『天國近了!』醫治病人,叫死人復活,叫長大痲瘋的潔淨,把鬼趕出去。你們白白地得來,也要白白地捨去。腰袋裏不要帶金銀銅錢;行路不要帶口袋;不要帶兩件褂子,也不要帶鞋和枴杖。因為工人得飲食是應當的。你們無論進哪一城,哪一村,要打聽那裡誰是好人,就住在他家,直住到走的時候。進他家裏去,要請他的安。那家若配得平安,你們所求的平安就必臨到那家;若不配得,你們所求的平安仍歸你們。凡不接待你們、不聽你們話的人,你們離開那家,或是那城的時候,就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太十7~14)
其中「打聽誰是好人」一句,每成為研究「教會增長學」、或「宣道學」的學者探討的主題之一。按被譯成:「好」(配得)的希臘原文:aksios,原指使天 過秤超重或等量之意。它被引申應用,指: ①有重量、有價值、適當的、適宜的、相稱的等義。如(太三8)及(路三8)之「相稱」。 ②為當然之事,如(帖後一)之「合宜的」。 ③值得的、應受的、相宜的、配得的、相稱的。如(太十10)之「應當的」;(太十11)之「好」(配得);(太十13)之「配得」;(提前五17)之「配受」。
故所謂:「好人」乃指:「相稱之人」、「值得之人」、「配得之人」、「合宜之人」、「相宜之人」。換句話說,亦即:「配得救恩」、「配得平安之人」。
誰是「配得救恩」、或「平安之人」?依主耶穌在(太十11)的揭示原則,乃是要在各城、各村靠著「打聽」而來。大凡在地方上「德高望重」、「樂善好施」、「心地善良」者,每被視為符合聖經原則的、稱秤過磅、等量或超重之「重量級人物」。
從中國基督教歷史中,吾人可察知:來華之宣教士,每採取「從上及下」的傳道策略。亦即:如國家領袖、國王或總統,一旦歸主成為基督徒,則不難率領文武百官入信歸主;如王侯、將軍、地方官歸主,則不難率領其眾多部屬入信。準此以推,如地方上有名望之人士入信基督,亦不難使其族人、親朋好友、屬員、及家眷集體歸主。這種「由上及下」之傳道策略,無疑地、乃從《使徒行傳》得到了啟示。
茲從《使徒行傳》臚列使徒們的傳道事例,並加說明如下: 1.腓利向衣索比亞的太監傳道之事例 有關腓利向「埃提阿伯」(今譯:衣索比亞)太監傳道之事蹟,見諸(徒八~) 。其重點如下: (徒八28~35):腓利從《以賽亞書》五十三章,向太監傳講耶穌。而即引舊約聖經,證明耶穌就是以賽亞先知所預言的「受苦的僕人──基督」。
(徒八36~39):太監因相信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腓利即為其施行浸禮。
太監受浸後,無異地乃將福音傳入衣索比亞(埃提阿伯)。
據《北京神召會報》云:「在一九二三年,埃提阿伯(衣索比亞)的太子到美國,他們到現在都沒有改變腓利所傳的道。他們受的是浸禮,在禮拜六守安息,國裡有三千六百萬人都守安息日。」
另據《世界基督教百科事典》日文版,頁261~265略云: 衣索比亞,在一九八三年時,人口為三三六八萬人。信仰基督的人數,據一九八○年之統計,有一七九六點七萬人,佔總人口之57%。據聯合國之估計推測,該國在二○○○年時,人口將達五三六六萬人,其中基督徒將達三二一九點九萬人,將佔總人口之60%。
該國教會有屬於天主教、東方正教、亞美尼亞教派、及新教各教派,據一九八○年之統計,有五十三個不同的教會團體。其中亦有超教派之組織,如「衣索比亞聯合宣教協議會」等。
按埃及的「柯蒲特教會」,係在使徒時代傳入埃及者。據《世界基督教百科事典》日文版,頁962云: 「柯蒲特正統教會coptic orthodox,其歷史可遠溯至使徒時代。在一九七○時,有主要教會十六所,一般教會二千○十九所,成人會員數有三百四十九萬一千八百人。會員總數,一九七○年時,有六百○二萬七千九百人,一九八○年時,有七百二十八萬一千人,一九八五年,估計有七百九十一萬八千五百人。」腓利向衣索比亞太監傳道,對北非洲教會之影響,單據上述二國為例,亦足見一斑。(下期待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