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45期1998年2月)
真理論壇:[聖靈月刊]廣傳福音方法論淺說(下)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楊森富

2.彼得向該撒利亞之百夫長哥尼流傳道事例

有關彼得向義大利營之百夫長一家傳道之記載,見徒十1~48,十一1~18。其重點如下:
 ①徒十1~8:哥尼流蒙主指示,派員至約帕邀請彼得前來講道。「哥尼流是一個虔誠人,他和全家都敬畏神,多多賙濟百姓,常常禱告神。」(徒十2)。可見哥尼流一家都是﹁配得救恩的人」。
 ②徒十9~16,徒十一5~10:彼得在約帕見異象,可食外邦人未潔淨之食物。
 ③徒十24:哥尼流已邀請其親屬密友,前來聽道。
 ④徒十34~43:彼得向他們傳講耶穌。
 ⑤徒十44~46: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
 ⑥徒十47~48:彼得吩咐﹁奉耶穌基督的名﹂給他們施行浸禮。按腓利給人施浸時,係「奉主耶穌的名」(徒八16)。彼得強調:「耶穌是基督」,腓利指明:「耶穌是主」。

哥尼流曾率領其「親屬密友」集體歸主(徒十24),如果其「親屬密友」亦包括其駐軍之部屬,則這是集體歸主的事例。

在彼得之前,腓利早已將福音傳入該撒利亞(徒八40),後來腓利和他的四個女兒,亦住在此地(徒二十一8~9)。依《使徒行傳》的記載,早在使徒時代,該撒利亞就有教會成立。

按該撒利亞教會,在羅馬軍駐留時期、及拜占庭佔領時期,曾盛極一時。第四世
紀的該撒利亞主教優西比烏(Eusebius of Caesarea,260~350AD),曾繼《使
徒行傳》之後,續著《教會史》,被稱為教會史之鼻祖。

 3.保羅向「馬其頓」地區的傳道事例

保羅見異象前往馬其頓地區傳道之記載,詳記於徒十六9~十七14。保羅等人在這些地區,至少建立了如下幾處教會:
 ①腓立比教會(徒十六12~39)。
 ②帖撒羅尼迦教會(徒十七1~9)。
 ③庇哩亞教會(徒十七10~13)。

a.保羅在腓立比傳道

在腓立比地區,曾有:「呂底亞全家受洗」(徒十六14~15),和「禁卒全家受洗」
(徒十六30~34)之記載。率領全家歸主之呂底亞,她「素來敬拜神,主就開導她的心,叫她留心聽保羅所講的話。」(徒十六14)。她又熱誠地接待保羅等一行人,顯見她是個「配得救恩、平安的人」。當保羅、西拉出監後,往呂底亞一家探訪時,得知該家庭教會,又增加了一批「弟兄們」(徒十六40)。可見呂底亞是個熱心福音事工的人,不但率領全家歸主,也帶領了一些親朋好友歸主。帶領家人歸主,可用「由上而下」的傳道方法,而帶領親朋好友歸主,乃是「向左右發展」的傳道方法。

禁卒也是配得救恩的人。他拋棄自殺念頭,接受基督為主。他為保羅、西拉洗傷,擦去血污,塗上傷藥。他一家受洗之後,為保羅等人設宴款待,因信主之後,全家都很喜樂(徒十六31~34)。禁卒的善行,就好比那位「被主耶穌誇讚,慈善的撒瑪利亞人」(路十33~34)。禁卒之率領全家,「信而受洗」,也是「由上而下」的。有「金口約翰」之稱的屈梭多模,提到這位禁卒,曾云:「他清洗他人,亦被他人所洗;他洗淨他人的鞭傷,同時,他的罪也被洗淨了!」

b.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傳道

帖撒羅尼迦,今稱「薩羅尼基」(Saloniki),自古以來,即為馬其頓的主要城
市。它在公元前315年以前,稱為「鐵魯瑪」(Therma),該城原為「卡散特魯斯王」(Kassandros,358~297BC年)於公元前315年所建設,以皇后「帖撒羅尼迦」(Thessaloniko)之名所命名,曾為「馬其頓國」之首都。在使徒時代,它曾被羅馬所佔領,係屬「馬其頓國」之首都。

保羅在帖撒羅尼迦之重要聖工,有如下各點:
 ①在猶太會堂向猶太僑民講解:耶穌就是基督「彌賽亞」(徒十七1~3)。
 ②勸告帖撒羅尼迦的猶太人歸主(徒十七4)。
 ③帶領虔誠的希臘人、貴婦人歸主(徒十七4)。
 ④「耶孫」等人也來歸主(徒十七7、9)。

有關「耶孫」的事蹟,《使徒行傳》所記,雖略而不詳,僅憑下列二點,就可見
他是個好人、配得救恩的人。
 ①耶孫收留保羅、西拉等人(徒十七7)。
 ②耶孫等人具保狀,保釋保羅、西拉等人(徒十七9)。
按(徒十七9)的「保狀」,《現代中文聖經譯本》作「納款具保」,日本方濟各
會聖書研究所譯註《新約聖書》作「取保證金」。並附註所謂「保證金」,本來係屬法律用語。這項保證,必須繳納一定的金額;或者,因反對羅馬皇帝的權威,保證約束當事人,今後不再觸犯此等行為(頁467)。按所謂「反對羅馬皇帝的權威」云云,乃「另傳一位王耶穌,違背該撒(皇帝)之命令」(徒十七7);又所謂「今後不再觸犯此等行為」云云,乃保證保羅等人必須離境他去,不得在該地再傳揚耶穌。但畢竟福音真道已在該地傳開了,即使保羅等人被官方驅逐出境,並無阻福音之繼續傳播(參:帖前一7~8)。保羅雖在事後,有一、兩次想要往帖撒羅尼迦探訪當地教會,但都無法成行,保羅曾稱之為「撒但之阻擋」(帖前二17~18)。

保羅在書信中曾屢次誇讚帖撒羅尼迦教會諸兄弟的愛心和信心。他說:「論到弟兄們相愛,不用人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自己蒙了神的教訓,叫你們彼此相愛。你們向馬其頓全地的眾弟兄固然是這樣行,但我勸弟兄們要更加勉勵。」(帖前四9~10)

又說:「弟兄們,我們該為你們常常感謝神,這本是合宜的;因為你們的信心格外增長,並且你們眾人彼此相愛的心也都充足。甚至我們在神的各教會裡為你們誇口,都因你們在所受的一切逼迫患難中,仍舊存忍耐和信心。」(帖後一3~4)。但保羅仍不忘勉勵當地信徒,當成為「配得平安、救恩的人」。

按今日之馬其頓係位居希臘東北部地區,以帖撒羅尼迦市為中心都市,據1981年的統計,人口約達二一二點二萬人,計分十四個縣。福音之傳入馬其頓,係傳入歐洲之始。又按希臘全國於1983年時,有人口九八四萬人,其中基督徒佔98%,幾近全國歸主。

 4.以保羅在雅典城的演講為例


保羅在雅典城的亞略巴古議會當中,向雅典城的人演講的內容,詳記於徒十七22~31。其演講要點不外乎勸告他們,當敬拜那位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神,而莫拜以金、銀、石所雕刻的偶像(徒十七24~29);並勸告他們當悔改,歸信從死裡復活的主(徒十七31~32)。這一場公開佈道,歸信基督的人,包括亞略巴古的官丟尼修,和一婦女名叫大馬哩者,尚有未記名的其他信徒(徒十七34)。無疑地,這些改宗信主的人,也都是蒙選召配得救恩的人。

 5.以保羅勸化施洗約翰的門徒改信耶穌為例


徒十九1~7記載保羅勸告施洗約翰的門徒,改信耶穌,為他們施洗、按手,一共約12人受聖靈。這是《使徒行傳》所提到的「重洗記載」。按這一段記載,亦即:
 ①向渴慕聖靈充滿的人傳福音(徒十九2、6)。
 ②接受約翰「悔改之洗」者(徒十九3~4),當改奉耶穌之名受洗(徒十九5),使罪得赦(徒二38,二十二16)。顯然,這些改奉耶穌的名受洗、得聖靈充滿的人,也都是「配得救恩的人」。

 6.為廣傳福音,保羅盼信徒多作主工,求神開傳道之門


保羅曾函致哥林多教會說:「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林前十五58)。他亦致函歌羅西教會,求當地教會為他們代禱:「你們也要為我們禱告,求神給我們開傳道之門,能以講基督的奧妙……。」(西四3)。他亦曾勉勵提摩太當專一傳道,云:「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提後四2)

 四、結論

要廣傳福音,身為福音的使者,必先領受聖靈的充滿,仰賴聖靈的大能大力。為鼓勵「人人傳道」,必須同心合意地興旺教會,才能廣傳真道,唯有仰賴聖靈的能力,才能得主耶穌的同工,以神蹟奇事證實所傳之道。
主耶穌曾向十二使徒揭示「尋找好人」(配得救恩的人)的原則,如果能靈活運用,仍然是有效廣傳福音的方法論之一。每一村落、城市都有「配得救恩、平安的人」。他可能是一位地方領袖,亦可能是每一家庭的戶長(可能是男主人、或女主人),或每一家庭的中堅份子。先有一人歸主,可能帶領其親朋好友、或其家人集體歸主。

至於應如何帶領這些地方領袖、或家庭中的意見領袖歸主,除了懇切的個人談道之外,也要人人自覺使命﹂,倚靠神多禱告,懇求父神開傳道之門,方能奏其功。


作者: 楊森富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2/01/1998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