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45期1998年2月)
藝文特區:[青年團契]纏綿成一家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細流


被人牽掛的,不一定是偉人或名人,
那感覺,想忘也難,不是嗎?


□春雨秋風識離苦,苦海常作渡人舟。
△世上有兩種類型的人:
1.尚活在世人心中的逝人。
2.是活在世上的死人。
※活著的死人和死去的活人。


在遙遠的丘陵中,也就是台東縣延平鄉紅葉少棒紀念館對面,一條蜿蜒曲折的山路,一直轉到進去數公里處,一位遠房表親住在這裏,種雜糧,食用賢蕨,一家人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他太太是布農姑娘,與開發「布農文化村」的殘障傳道人是好友。

宅心仁厚的胸襟與他的淡泊人生觀很對稱。一家人胼手胝足建了一處T型平房,正門上書「鳥棲田園」。

因行善如常,故當選為里長。

是山谷裏楷模的素人藝術家,是我最敬愛、敬重的學者農人,他的木亭閣,正對著田園,夕陽山外山,風簷展書讀。讀書、種草、摘野菜、養蘭……。

他的足跡踏遍那一帶的山谷、溪河、攀來爬去,像蔦蘿。友人笑他用心擁抱翡翠蘿絲。小紅花是他的血汗滴落開出的。谷地經常嵐煙嬝繞,所以他家四週四季常綠。

夕陽山外山,風簷展書,寒風、曲徑、倍增遺世獨立。

蔦蘿:纏繞蔓性植物,莖葉清秀,籬笆、棚架、牆欄……她無所不爬。性喜陽光,剛柔並濟,又名遊龍草,繞龍花,只要有他物在旁,她就「依附和癡纏」。

花語:「秋風白雲雁佇足,春雨候鳥遷,牽牽掛掛滿牆籬,期待你,期待你……」

民國67年我們搬離台東,他來幫忙搬行李,送我們一程,最後一瞥,直望他的身影漸漸遠去,直到沒入煙塵,此別,竟然是「易水送別」。

十多年後,他在山坡滑倒,腦昏迷三天就離世。再見到他的面孔時,是在有輪子移動的冷凍冰箱裏,平靜安詳地躺睡著一樣。在世年日四十六。我只有抱憾的分,迢迢遠路來看他,本是「滿腔熱血賙知己」,變成「追悟斷俠魂」,要面謝的機會都沒有了。

幸運草


很久以前,我在友人的蘭園幫忙翻盆土,疲勞又天熱,口腔長一粒粒黃點,吞嚥就痛,吃飯更痛,發燒了。

他去摘了大把的三葉草,其實名叫「酢漿草」。加鹽和甘草粉,用手揉搓後,叫我一點一點吃,含在口中,隔天,喉嚨不燙了,燒也退了,還吃了一大碗栗子粥。

他煮地瓜稀飯,一定加龍葵(俗名黑甜菜)健胃整腸,吃出健康。他說:「山茼蒿、苦柑葉芽、嫩山蘇、野百合頭、菅芒心、金針花、山筍……,我從不用錢去買菜。」這是大自然賜給他幸運,他說台灣的野菜太多了,為何人們不太會惜愛自然,耕耘自然,回歸自然?

他的理念則是在他離世後數年,才漸漸受到人們的重視;郊山健行,野菜認知,滋味天成,古道荒溪野莖羹……。

他常說一句笑話:「人類常是動眼睛而不太動腦筋。」

每次颱風過後,別人在勞命傷財,他當環保義工,清理鄉里的橋樑河道垃圾,反而收獲許多「增產品」,奇石奇木,連枯死的竹子頭,他撿來雕刻琢磨,變成藝術品。

我需要的「造景」材料的奇石異木,全是他贈送。

他的妻兒子女都是基督徒,常有基督徒朋友,向他求索聖經句墨寶,他毫不吝嗇,因此他的喪禮,來追思的都是基督徒或傳道人。

他太太向我說:「大姊,他一生儉樸、良善,請妳為他做一支特別的十字架,追思禮拜那天,有外國友人要來悼念。還有禮案要造形特別,我瞭解,妳辦得到……」

這是一場畢生難忘的喪禮。很例外,不帶一花一葉,只帶工具箱去。長方型的禮案桌,四隻桌腳是麻竹,桌面是奇木,讀經檯是頁岩石雕,桌面花飾全是他的鳥棲田園中剪下的植物;禮案桌正面下垂的蔦蘿像布巾。蜂巢代替吸水泡棉。黃金葛、玉羊齒、月季、百合……。

十字架是蛇木紮緊的支架,白菊用綠鐵絲一株株固定。交叉處別上他最愛的蝴蝶蘭。

一面做,一面心絞痛……。

外國友人從我在工作就開始錄影,喪禮中,全體站立。證道題是義人的腳蹤。最後他太太致謝時說:「……這麼做,是他生前交待我的,感性和諧的氣氛,好像他就在我們中間……」他永活在摯友心中。

他的脫俗作法,有別於凡人,喪禮動輒花掉二、三十萬元。遺言中有一句:「好友們!只要你有空,鳥棲田園期待你來訪。」當是他仍在,山谷、溪流、半雲半雨中……。

一位長執常在講台上提到:「若是你的肢體、你的友朋,趁他一息尚存,趕快去看望,給他五分鐘的真誠與關注,總比趕去參加一場追思禮拜要來的有意義。」提醒我們把握機會去關懷,減低內心的牽牽掛掛,悠悠生離別經年。

相反的另一種人,一生渾渾噩噩地過,像個活著的死人,成為家人的牽絆和負擔,一個穩定定型的家變成分裂之家。

被人牽掛的,不一定是偉人或名人,那感覺,想忘也難,不是嗎?子夜深時,歲月長情中,汨汨思緒,催化成詩、成文。牽掛,是美麗的疼痛,鑄愛成千古。

候鳥來去,天涯海角,依然牽掛。

(原[青年團契]1998年02月號)


作者: 細流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2/01/1998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