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僕人講道/喜樂整理
「愛美」是人的天性,無論男女老少都不例外。人都喜愛美的人、事或物,這些都是人所樂於追求的。正如保羅勉勵眾信徒所說:「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羅十二17)。才能得到眾人的讚美,以及蒙主的紀念。
所謂美的事件是什麼呢?在「可十四1~9」記載耶穌認為美的一件事:當時再過兩天就是逾越節,那些文士和法利賽人,因嫉妒耶穌的權柄和道理會影響他們在宗教上的身份和地位,所以就想盡辦法要將耶穌捉拿、定罪,並消滅掉。後來,耶穌來到伯大尼,在長大痲瘋的西門家裏坐席的時候,有一個女人,拿著一玉瓶至貴的真哪噠香膏來,將整個玉瓶打破,把香膏澆在耶穌的頭上。這是主耶穌認定馬利亞做在祂身上的一件美事,可是並非所有的人都這樣認定。第4節記:有幾個人心中很不喜悅,並說:「何必如此枉費香膏呢?這香膏可賣30兩銀子賙濟窮人。」當時的30兩銀子,是相當於一個男人工作一年的工資,可見香膏之價值。但主耶穌卻不以為然地說:「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隨時可向他們行善,只是你們不常有我。」(7節)。所以主耶穌說:「她所做的,是盡她所能的;她是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身上。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何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做的,以為記念。」
為主做了這件美事的女人是誰呢?是馬利亞(約十二1~8)。到底馬利亞所做這件事是什麼?吾人應如何去效法這件事?我們可以從這段聖經上提出三項,做為一同學習與追求,以仿效如馬利亞所做的美事,蒙神記念。
一、盡力奉獻(可十四3、8)
馬利亞是為主盡力奉獻。這至貴的哪噠香膏裝在玉瓶中,她並非打開瓶口倒出,而是打破玉瓶,把香膏澆在主耶穌頭上,表示毫不保留,完全的奉獻。這件事由主看來,就稱讚她是盡她所能的。這哪噠香膏並非僅馬利亞擁有,財主或貴婦可能擁有好幾瓶,然而懂得將它倒在主耶穌身上的,卻只有馬利亞一人。一件事情的美與否,常人都以做得多與寡來判斷。多就美,寡就壞;但主的看法並非如此,祂是看人的內心,看我們是否是盡本份做這件事。
有一次主耶穌講完道理,在府庫前面看著人捐獻,有財主奉獻很多捐項,其中有一個寡婦只投了兩個小錢。但主耶穌說:「這窮寡婦所投的比眾人還多。」因為別人都是自己有餘,才拿出來捐獻的,但這寡婦是把她一切所有養生的都獻上了。(路二十一1~4)。傾其所有奉獻為主,這種甘心樂意的精神,正是主耶穌讚以為美好的事。
我曾在東部工作了七年。第一年(民國79年)來到重安教會,之前的會堂很小,且又在海邊,常受海風吹蝕,容易毀壞,又會漏雨。教會信徒僅60餘人,但安息日聚會或靈恩會時往往坐位不夠,遂決議要重建三層樓的會堂,結果僅花10個月時間即完工。為何會堂蓋得如此快速?其中有一感人之見證:教會附近住有一位近90歲未婚的老姊妹,她住在信徒的房子,因孤苦無依,每月生活費均由政府及教會補助。她平時把所儲蓄的錢,存放在一撲滿中,積少成多,十幾年後積蓄了一萬四千元,她便將這筆錢交給負責人,欲作為建堂之用。教會起初顧及她的生活困苦不敢收下,但後來被她那甘心樂意、為主奉獻之誠懇所感動才接納之。這件事由神看來,就如寡婦所奉獻之兩個小錢,何等寶貴;因此促使會堂協力建成。
有一位律法師問耶穌說:「律法上的誡命,哪一條最大?」主說:「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太二十二34~40)每個人從主領受的各不相同;主賜我們多少,祂很清楚;吾人為主作多少,祂也最清楚。所以,我們要做這件美事,只要盡心、盡性、盡意去做即可。
二、把握機會(可十四1、2)
此次是主耶穌在世最後一次過逾越節,而馬利亞能把握此最佳機會,因再過兩天主耶穌即將被捉拿。當主被釘十字架後,有許多婦人帶了很多香膏要來膏耶穌,結果已經來不及(可十六1~6)。因為當時主耶穌已經復活,縱使有瓶香膏也無法派上用場。而馬利亞卻只用了一瓶香膏,及時澆在主耶穌身上。你說那一邊較美好?
「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傳九11)。其實最重要的是臨到眾人當時的機會。一個人倘能把握機會,縱然他比別人較愚拙,但機會可使他作成美好的工。我們在信仰上想做一件美事,一定要把握機會。
有一次到立山教會參加傳道者靈修會。翌日下午去參觀立山國小,該校長為主內信徒,約40歲。該校學生共有150餘人,約有一半為信徒的小孩;有7位老師,其中5位是主內信徒;故該校彷彿如我教會所開學校一般。主任亦是主內信徒,安排我們進音樂教室,聽該校合唱團唱許多詩歌歡迎我們。約30分鐘後,校長招待我們17個傳道進入會客室,作有關未來計劃之簡報:一則有關建校方面,二則報告有關信仰方面之規劃;因為他過去在信仰方面曾經相當軟弱。現在開始立志計劃將時間回饋主耶穌,開始組織詩班,與傳道配合,至外界佈道;如此一來便引來了很多慕道者,信心較軟弱的信徒也開始回頭,教會漸漸發展。我們聽到這個簡報,覺得很感謝主,他能這樣做,既可造就自己,教會也能得到幫助。
之後,我接到山里教會的葉傳道打來電話來,說:「昨天學校放學後,馬校長騎機車要上山去看他父親,不料半路上被一部小卡車衝撞到,送至玉里欲急救時即已斷氣。」我一聽感受良深:一個人若不會把握機會,便什麼機會都沒有了,能夠把握現在的機會才最美。如同這位馬校長,180公分高的原住民,身體健壯,應該還有很久的時間可服務,誰知他那天報告以後,就不能再回到學校了。在我們信仰、靈修、作工的追求上面,不一定要講求才幹,但要講究能否把握機會。「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你那裏若有現成的,不可對鄰舍說:去吧,明天再來,我必給你。」(箴三27、28)。施捨的機會,明天不一定還有,現在有這個機會就要去做,如此我們才能做出耶穌認為美的事。人常會做出後悔的事,因失去機會,若能把握機會就不會後悔。應當認為這次機 會是最後一次,而這就是最美好的。
有一位青年與傳道一同出去訪問信徒。當天去訪問一對很特殊的老夫婦,他們生活很困苦,住在田中一間破鐵屋。當天那位阿婆出外揀破爛,老伯伯生病睡在床上,蓋著一條又舊又硬的破被,很可憐。青年目睹此景,一言不發,拔腿就騎著機車走了。一會兒又騎機車回來,車後載了一條棉被,雖然不是新的,但將它蓋在老人身上,總比他原來所蓋那一條暖和多了。老伯伯以感謝的眼光看著這個青年。
過了一些日子,這個老伯伯過世了。這個青年心中感謝主:幸好那一天我有把握這機會做在他身上,如果我當時未做,只是今天來參加喪禮,則心中一定很後悔難過。幸好我做了,今天我的心雖感到捨不得,但心裏深感安慰。回想起來,這件事何等的美好,正如馬利亞一樣。所以我們在教會裏面,並不一定說要做多少、做多好,只要我們能講究把握機會。在許多場合,我們往往只看重個人的恩賜、力量,其實這並不最重要,我們應看清主耶穌認為美的事,把握機會努力去做。
三、不畏責備(可十四4、5)
在旁人看來似乎是一件不妥當的事,但卻讓我們看出馬利亞極美的一件事情。馬利亞做在耶穌身上的,有些人卻看不慣,責罵她是太浪費的女人,何不賣30兩銀子去賙濟窮人。這是何等惡毒的話!但她為主不怕人責備,此件乃蒙主極其看重,合乎神旨意的事。為主不畏人嫌棄,也不怕人說閒話。常人說:「做到流汗,被嫌到流涎。」做主工應如馬利亞,不畏人言,做合乎主旨意的事。
「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太五11、12)。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馬利亞雖做了極美的事,卻被人毀謗。但如馬利亞的做事原則不可改變,為主不可變心,做工不落人後,這是很美的事情。我們所做的別人雖有不同看法,只要我們都是為主,要能合乎主旨意,我們就要堅持;讓主來認定,比讓別人認定更重要。如果有了此種意念,就能如馬利亞一樣,做出主耶穌認為美的事了,這也是我們所要追求的。
求主耶穌帶領我們能盡心盡力奉獻,把握機會不畏責備為主作工。
|
|
|
|
作者: 僕人講道/喜樂整理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3/01/1998
| |
列印本頁 |
|
分享好友 |
|
意見反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