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47期1998年4月)
你來我往:[青年團契]受聖靈與說方言

劉明暉


有人說二十世紀是聖靈的世紀,因為沉寂了一千多年之後,聖靈在本世紀再度大大的工作,並且在中國建立真耶穌教會繼續使徒教會廣傳福音的使命。

或許是由於神的帶領,近來傳統教會在面對聖靈的大能時,也逐漸由原本的懷疑、譏誚、毀謗,轉變成好奇、謙卑、渴慕(可能因為在靈界辨正上還缺乏經驗)。

但不可否認的,長期以來累積的某些成見,依然是基督徒追求靈恩最大的絆腳石。因此,對於聖靈的真理我們雖然已經有了相當不錯的答覆,還是可以試著就這些阻礙人就近聖靈的理論提出有力的說明。下面就是其中的一個嘗試。

關於你所說「聖靈的恩賜」的答覆,我想了幾次,覺得可以同意你所說路加和保羅對 the gift of Spirit 的概念不同,但是對於「沒有靈言是不是一定沒有聖靈」還是有些疑惑?

【 回應 】


我個人比較不建議用「有」(或沒有)聖靈這種說法,因為把聖靈說成人所擁有的東西,容易讓人忽略了聖靈其實是神,不夠尊重。

「受聖靈」跟「聖靈的洗」、「聖靈的澆灌」、「聖靈降臨」這一串的概念是非常接近的。而《使徒行傳》中路加談到這些概念時,幾無例外的都伴隨著說方言的記載。這種密切的關係幾乎形成一個不得不然的結論:受聖靈必說方言。

因此所有反對說方言是受聖靈表記、把受聖靈當成重生經驗的人,在面對使徒行傳的記載時無可避免的都陷入難以自圓其說的困境。於是五旬節事件(徒二)被解釋為僅只一次的特殊事件,方言被解為別國的話,不是聽覺上的神蹟;更大膽的主張是,一旦經歷聖靈的洗,教會就不再需要這些客觀的記號了。

撒瑪利亞人相信卻還沒受聖靈的經驗(徒八14-17 ),則被強解為信心不完全,或「猜測」是神暫時不讓聖靈彰顯,其目的是要叫人知道被鄙視的撒瑪利亞人也是被接納的。

其他如:哥尼流領受聖靈(徒十44-47 )、以弗所門徒的經歷(徒十九1-7 )等等,也都被判定是時代性的,只是福音傳到羅馬過程中的里程碑,不能視為神一貫行事的範例。

有名的基督教作家──斯托德(John Stott)自知難以否認《使徒行傳》的記載,所以改由《哥林多前書》十二章13節的角度去談聖靈洗,把靈洗解釋成聖靈重生的工作,卻仍有牽強之處(參《當代聖靈工作》,校園出版)。這是因為他們乃是試圖讓聖經強從於他們今日現實的經驗。而且他們終究不能解釋為什麼使徒們能夠看出聖靈沒有降在這些人身上。

至於主張受聖靈必說方言、受聖靈與重生是不同經驗的人,他們的主要困難不是聖經上的,而是現實上的。因為在所有靈恩派的教會裡,說方言的經驗雖然相當普遍,卻不是普及所有信徒。

偏偏保羅在《羅馬書》八章9 節說:「人若沒有基督的靈,就不是屬基督的。」《哥林多前書》十二章13節又說:「我們....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於是這些尚未得著方言經驗的弟兄姊妹們似乎陷入了不屬基督身體的危機,在教會生活裡也不免有二等公民的困窘感。

類似的經文還有《約翰壹書》三章24節:「我們所以知道神住在我們裡面,是因為祂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加拉太書》四章6節 :「你們既為兒子,神就差祂兒子的靈進入你們的心,呼叫阿爸父」。

但是這些經文對把聖靈洗當作重生經驗的人形成更大挑戰,因為他們只能藉著所謂「聖靈的果子」認出聖靈的同在(以聖靈果子作為聖靈內住的聖經根據其實更薄弱)。

傳統派內的信徒對於靈命的開始或個人在基督裡的地位往往沒有確信(雖然你常會聽見他們說自己何時重生得救了)。果真是決志那一刻就得救了?常是疑惑得很。因此他們就不得不反省所謂「聖靈內在的見證」是否如他們現在所理解的這般。

事實上,保羅的話不宜過度推論,因為我們不能完全掌握他讀者的背景(John Stott等人反對以《使徒行傳》的敘事來建立聖靈的教義,現在他們卻以保羅書信更不完整的描述去重建使徒教會實況,豈不是更危險?)

如果深入分析的話就可以看出,《羅馬書》八章9節 的重點仍在屬肉體與屬聖靈的分別,「人若沒有基督的靈,就不是屬基督的」是再次強調信徒已經屬於基督(相當於「在基督裡」、「在聖靈裡」),所以必須將主權歸給聖靈,如果據此去推論某些信徒不在基督裡,就不是保羅的本意了。

事實上,保羅一貫的觀念是受洗的就是歸入基督、披戴基督,並且在基督裡成為一了(羅六3;加三23-28),因此這裡不是額外增加什麼辨別信徒的條件。

《羅馬書》八章9節 所說「神的靈住在你們心裡」就是「弗三17」「基督....住在你們心裡」,保羅更在《哥林多後書》十三章5節 強調「你們若不是可棄絕的,就有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裡」,這些經文都是以「基督的內住」來補充、強化「在基督裡」的事實,而不是否定了接受聖靈澆灌的必要性。

《哥林多前書》十二章13節同樣是強調信徒在靈裡成為一體,而不是逐一談論、驗證個別信徒的內在經驗。至於「加四6」 的「呼叫」阿爸父,這字乃古老的形聲字,其讀音有如烏鴉之叫聲,或指任何發音不清楚的聲音,如《羅馬書》八章26節:聖靈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禱告,以說方言者的經驗毋寧更能解釋此一經節。

根據從以上的說明,我們可以肯定,主張受聖靈必說方言有堅強的經文支持。即使在舊約,神的靈臨到就受感說話,也是很自然的事。從神賜聖靈的目的來看,其中之一是叫人在雖沒有復活主同在的情況下,仍可藉著聖靈得享彌賽亞所帶來的種種福氣;若無聖靈,僅餘的便是記憶中耶穌在世的日子。

這樣的需要今日依然存在。因此否認受聖靈與說方言之間密切的關係就是無視於聖經清楚的證據與使徒教會真實的經歷。

今天有些傳統教會依然任憑自己繼續在聖靈經驗近乎真空的安全地帶內做基督徒。借用祈克果日記裡的比喻,這些基督徒像鵝一樣,只滿足於認識自己有一對可以振翅高飛的翼(聖靈),卻不想也不敢真正使用,因為這樣一來,會使他們離開安舒又習慣的地面生活。

如此自以為盡得聖靈行事的奧祕,抗拒靈恩的態度,其實只有使他們損失了在聖靈裡豐富又多元的恩典。

拒絕靈恩不是拒絕了真耶穌教會,而是拒絕聖靈本身。

(原[青年團契]1998年04月號)


作者: 劉明暉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4/01/1998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