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帆
那天誤闖入原以為無人的暗室裡,隨意開啟燈的開關,驟明的斗室裡赫然顯出一個熟悉的身影。驚見前一刻和大夥兒嬉戲笑鬧的你,此刻卻判若兩人般,全身像失去了支點似地癱坐在地上無聲地啜泣。當抬眼迎向我尋問的眼神時,你原已掛滿淚痕的臉龐,霎時又滑落兩顆淚珠。
我楞了一下,讓自己適應面前這個與方才完全不同的人。那兩顆在無助眼眶中醞釀了兩轉、猶豫著該傾洩而出還是吸納回去的淚水,最後還是忍不住殞落到世界的那景象,至今還深深刻印在我的記憶裡。
有時在夜裡獨自挑燈夜戰筆耘的瞬息,或是趴在頂樓沐浴星空溫柔洗滌一天疲累的間際,在張眼與闔眼的剎那,常常會浮現這樣的影像:兩潭深邃的憂鬱眼眸中,各自涵養了一顆背負著傷心的淚珍珠,當負荷不了漸行漸沉的悲傷的重量之時,淚珍珠於是脫了線般地離開蘊育它的兩潭憂鬱,懷抱著委屈墜入這熙攘的塵世間……。
這幅圖像如此難忘是因為這樣的感覺熟悉地如感同身受:我們真的知道傷心不榮耀神,但卻還是忍不住傷心。保羅勉勵信徒要「靠主常常喜樂」(腓四4)。然而我們傷心的表現卻彷彿指陳:「神啊,祢欺哄我,我就是喜樂不起來。」
經上勉勵我們:「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依靠祂,祂就必成全。」(詩三十七5)。然而我們仍然憂愁;我們忍不住憂愁,實則暗示著尚未將心事全然交託與神;無能交託則又透露出我們不真正相信神有能力──或者神願意──解決我們的問題。
傷心不榮耀神,憂愁不榮耀神,不僅不榮耀神,還毀壞神的殿;因為我們就是神的殿(林前三16、17)。然而我們還是忍不住傷心,因為從認知面去理解這些道理太容易,從身體心理去實踐這些認知則有一段距離。所以神將我們置放在一些令我們憂愁的情境,是要我們學習在自己的軟弱上得著神的恩典(林後十二9)。
聖經上記載「淚眼汪汪」等候神的有太多人,你我都不是第一個。下次再遇見「淚眼汪汪」的人兒,記得告訴他,所受的苦楚其實是神化妝過的祝福ㄛ!
(原[青年團契]1998年05月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