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51期1998年8月)
專題報導:[青年團契]何處是吾居所?(上)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蔡貞


家之所以稱安樂窩,
是因為它不只是安身養神的所在,
更能得到親情的滋潤,
一個人到了人生的黃昏時刻,
突然失去了它,真是情何以堪!


獨居老人


一位拄著枴杖、步履蹣跚的白髮老奶奶,站在大醫院的人群中,東張西望好像不知該如何辦理診病的手續。她那困惑的神情引起一位義工的注意,靠過去問她:「有什麼事要我幫忙嗎?」她如遇救星般感激地一再道謝。

她是一位獨居老人,家庭經濟不困難,但兩個兒子都在國外,女兒嫁到南部,子女不在身邊,一切生活都必須親自打理。子女不放心讓老母親獨居,但她不肯住進安老院。

因為她愛這個家,愛這住了幾十年的窩,隨著歲月的流逝,曾經充滿在屋子戲耍哭鬧的孩子們的童稚聲早溜得無影無蹤,長大成人的子女們已經振翅遠飛,但對她而言,每一個房間、每一件家具、每一片牆都有割捨不掉的濃厚感情,她守著烙印在心版上的酸甜苦辣回憶,孤獨地生活下去,直到生命的盡頭。「為什麼在我風燭殘年時,沒有半個子女陪伴著我呢?」在睡不著的夜晚,她時常凝望著天花板,無語問蒼天!

養兒防老?


在我曾經參加過的旅行團裏,遇到一位七十多歲、健康且健談的王老先生,他說:「中國人傳統的信念是『養兒防老』,唯有我的遭遇卻是『養老防兒』呢!」在旅途中萍水相逢暫時組成團體的旅客們,好奇地傾聽著他的真實故事。

王先生一生事業成功,積下不少財產,有四個兒子,都已成家自立門戶。當老伴還在世時,假日都有兒媳常帶著孩子回家省親,享受天倫之樂。但在三年前老伴去世後,兒子們都提議分財產,他想這樣也好,輪流住到兒子家,免得獨自在空盪盪的大廈裏,過著孤寂不便的生活。但沒想到一切辦理完畢,問兒子們先住到誰家時,卻個個都提出堂皇的理由,推說若父親住在自己家,因全家生活忙碌,深恐服事不周,勸他住到自費安老院,有人照顧生活起居比較放心。

他嘆口氣說:「我認了,老人有三寶──老伴、老本、老友,現在老伴沒了,但還有老本與老友,幸虧當時我為自己留下一大筆老本,否則後果真不堪設想……。」

他停了一下說:「我一輩子日夜打拚,還不是為了栽培他們!現在翅膀硬了,竟然要老父辛苦賺來的錢,而不要辛勞賺錢的老父!」

他頹喪的表情令人替他感到心酸。還好他立刻打起精神說:「沒關係,船到橋頭自然直。雖然住在安老院,可是我的生活還是過得很愉快,因為我的身體還硬朗,盡量參加旅行團,到世界各國旅行。我奉勸各位,兒女表現得再孝順,也要為自己留下老本,不要以為把所有的財產都登記給兒女,他們會感激,然後加倍孝敬你。別傻了!」

雖然旅遊能讓人暫時忘卻煩惱,精神振奮,但終究要回家。家之所以稱安樂窩,是因為它不只是安身養神的所在,更能得到親情的滋潤,一個人到了人生的黃昏時刻,突然失去了它,真是情何以堪!

不過,我想可以從他的故事得到一些啟示: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為了賺更多的錢,終日在外奔波,把孩子的教養照顧的責任推給他們的母親,孩子的歡樂只有母親與他們分享,孩子遇到挫折時只有母親安慰鼓勵他們,對於應盡的父職,除了賺錢養家外,父親總是缺席。以致孩子對母親有深厚的感情,對父親卻只有畏懼,感覺不出「血濃於水」的那種親情。

因此,母親在世時,不忘時常帶著妻小回家來看母親,但母親去世後,要接父親到家裏奉養,個個覺得惶恐,不知如何侍奉才不會遭受刁難和責備。為了省事和卸責,兒子們才會想出「請父親住安老院,大家輪流去繳費用」這個辦法。對於這樣的結果,王老先生當初是做夢也想不到的吧?

養育子女,不是有了錢就可以解決一切,每年受表揚的孝行楷模,不多是來自寒門子弟嗎?

當兒女長大成人後,老人都希望過著含飴弄孫的閒逸日子。對過去的老人來說,與兒孫同住是人生的自然過程。但因社會生活型態的改變,現今的老人有多少人能享受三代同堂的生活呢?

記得我還是十幾歲的小女孩時,看到許多老祖母逗弄小孫子時的愉悅神情,好奇的問一位老長輩:「為什麼每位祖母逗小孫子的時候,都好像非常快樂?」這位長輩對我笑笑,只簡單回一句話說:「等妳老了就知道。」當時我對這回答極不滿意,想:「等我老?等到什麼時候才會老?」

然而歲月不饒人,那位長輩早就不在人世,而我在不知不覺中,也已經到了被敬老的年齡,更體會到對孫子的感情是怎麼回事了。我內外有五個孫子,孫子實在可愛,尤其嬰兒期,何止於含飴弄孫,簡直是「含孫弄飴」,巴不得把他的小手含在嘴裏融化掉……。

兒孫情


在一所大醫院的病房裏,長期住著一位中風老爺爺。家人很少來看他,只有該繳費時才能看到他兒子到病房。有一天護士小姐看到老病人在哭,她問:「老爺爺,為什麼哭呢?是哪兒不舒服嗎?」老人哽咽著說:「我想孫子呀!」

唐先生的獨子從小就品學兼優,大學畢業後到美國留學,然後在美國結婚定居。他希望父母也移民到美國,但是唐先生覺得還是住在老家好,跟老伴生活過得很舒適,不知不覺已過了十多年,直到去年,老伴突然過世後,兒子勸他到美國同住。他因受不了喪失老伴的打擊,加上難耐獨居的寂寞,終於答應先去看一下。

來到美國後,看到孫子長得健康又懂事,覺得很欣慰。兩個孫子大的13歲、小的11歲,媳婦很賢慧,不但教小孩講中國話寫中文,也很有教養。她注意孩子在家講話要小聲,不可嬉笑以免吵到阿公。

唐先生感覺得出為了讓他喜歡這個家,兒子與媳婦處處用心;假日就開車載他去郊遊,到中國城採購中國菜,想討老人家喜悅。不過不知為什麼,他總覺得格格不入,心靈無法融入這個家庭,感覺這個家不屬於自己。

有一次,他獨自到附近的公園散步,傍晚時兩個孫子奉母親之命接阿公回來。他們恭敬地叫:「阿公,要吃晚飯了,我們回家吧!」兩個人很禮貌地跟在後面默默走著。阿公多麼希望一手抱一個,邊聊邊笑邊戲耍…,但他把這個衝動壓抑下來。他終於明白了,在這個家,他的定位像貴賓,因他的加入擾亂了整個家庭的生活程序。他對自己說:「我還能留下來嗎?」於是選擇了回台灣住安老院。

晚輩對一位老人家的態度,畏不如敬,敬不如親,老人所需要的是兒孫的親情!

婆媳問題


在中國傳統的家庭問題中,最嚴重的算是婆媳問題了。幾千年來在重男輕女的觀念之下,女人必須以「女子無才便是德」為美德,女人沒有受教育的機會,也沒有謀生能力。女孩一結婚就得認命忍受婆婆百般的挑剔虐待,忍氣吞聲直等到自己熬成婆,再把怨氣發洩在媳婦身上…,如此惡性循環。媳婦永遠是弱勢族群。

然而近年來,隨著教育的普及,媳婦的知識水準提高,漸漸地許多媳婦自抬身價,看不起沒受過教育的婆婆,婚後拒絕與婆婆同住。有不少婆婆感歎說,這一代的婆婆是有史以來最不幸的一群:以前身為媳婦的,戰戰兢兢的伺候婆婆,現在當婆婆了,仍然要「孝順」媳婦!

近來,婚後小兩口組織小家庭已成為極普遍的趨勢。當然,在現代的生活型態中,有幾個兄弟的家庭婚後仍然生活在一起是不可能的事。可是連獨子結婚時,明明房子夠寬大,但因新娘的堅持,表明要自立門戶以免婆媳發生磨擦,也無法同住。

現在也有許多婆婆,說得好聽是開明,其實是認命,自動提出不要跟媳婦同住。理由是不要等問題發生,感情破裂才趕他們走,不如趁現在大家客客氣氣時,大方地放他們走。

當然,年紀不很大身體還健康的時候,夫妻自己生活是不成問題的,可是父母年老後,或者有一位先離世後,讓老父或老母獨居,您忍心嗎?

世間百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現今還是有強勢作風的婆婆,媳婦動輒得咎,以不堪入耳的話責罵,說:「只要有錢,我要什麼樣的媳婦都有!」在婆婆的掌控之下,兒子與媳婦離婚了事。

居住協調


我退休前在小學教書的時候,曾遇到過一位祖母常到學校來看孫女兒,她是因為媳婦認為財產分配不公,懲罰婆婆不可看孫子,也命令孫子不可與祖母講話,老祖母想孫想得難忍時,只好偷偷跑到學校,站在走廊從背後看孫女上課,還要求我替她保密,免得被媳婦發覺到就沒有好日子過。

江太太婚前選對象時被王先生的孝行所感動,認為對母親孝順的男人一定也對妻子好。然而婚後才發覺婆婆對媳婦很嚴厲,丈夫對母親仍然百依百順,卻對妻子的感受充耳不問。有一次她對婆婆無理的要求感到極大的屈辱,偷偷向丈夫抱怨,結果丈夫一臉不耐煩地說:「照著媽的意思去做就好了!」

江太太欲哭無淚,後悔當初自己的想法太天真。

時下年輕人婚後不與父母同住已成為普遍的潮流,婚後自立門戶成為許多女孩擇偶的條件,甚至主內的姊妹也有人提出此種要求。因此許多父母,當兒子要成親時感到又喜又憂,喜的是完成了做父母的責任,但同時掩不住失去兒子的落寞感。

我們探討這個原因,也不能怪罪於現今的女孩太囂張,實在是她們看到太多親人或好友,因婆媳問題引起婚姻破滅的實例,對婚姻產生疑慮,甚至懼婚,認為我為什麼為了孝順丈夫的母親去受苦受難?不如在家孝順自己的母親好,反正我自己有生活能力,何必像以前的女人把婚姻當成唯一的飯碗,做個單身貴族逍遙自在,何必結婚自討苦吃?若因來自父母的壓力非嫁不可,那麼為保護自己,不要與婆婆一起住。

我們身為基督徒,雖然也跟世人一樣生活在世間,但是生活的方向,一定要順著世間的潮流嗎?基督徒的思想觀念都本於聖經,做事為人要合乎神的旨意,若不省察是與非,盲目跟著潮流走,如何實現神所交託「做世上之光,世上之鹽」的任務呢?

俗稱家是安樂窩、避風港,每一個出門在外的成員,一想到家就歸心似箭;因為回到家,疲憊的身心得以歇息,養足精神迎向明天。如果住在同一個屋子,婆媳不睦,互相猜疑,媳婦怕婆婆,或是婆婆必須看媳婦的臉,那麼這個家會是事奉神的場所,會是神施恩的地方嗎?(下期待續)

(原[青年團契]1998年08月號)


作者: 蔡貞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8/01/1998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