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52期1998年9月)
靈修小品:[青年團契]幕後人生──俄巴底

禾子玲


為了神的工作默默躲在幕後,
盡上自己的心力;
在面對生命與信仰的抉擇時,
他毅然地從幕後走向幕前,
接受生命的挑戰。


他的出身


俄巴底生在以色列、亞哈為王的時代,聖經說:「亞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比他以前的列王更甚,犯了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犯的罪;他還以為輕,又娶了西頓王謁巴力的女兒耶洗別為妻,去事奉敬拜巴力……。」(王上十六30-34)

在這混亂的時代裏,神卻安排俄巴底在黑暗的世代中,展放出生命的曙光。俄巴底名字的意思是「神的僕人」,可見其父母對神的仰望,雖然處在惡劣的環境中,仍期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黑暗的日子裏作神的僕人,讓已經對自己失去盼望的以色列民,可以再尋回對神的仰望,因為耶和華是獨一的真神。

他的信仰


俄巴底生長在一個信仰健康的家庭,父母是敬畏神的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神的僕人,將他取名為──俄巴底,表明了身為父母的心志及期盼。俄巴底在這樣的信仰環境下長大,是他能夠在以色列亞哈為王、宗教信仰混亂的時代裡,不同流合污的最大力量。在惡劣的環境中,仍能堅持自己的信仰,所以俄巴底敢自己見證說:「自幼是敬畏耶和華的。」(王上十八12),而這樣的信仰更讓他能夠積極參與神的作為,成為神僕人的一大支柱。

今天我們所處的環境,到處充滿了淫亂、兇暴、及宗教混亂的社會現象,所處的惡劣環境,可說比亞哈王的時代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這樣惡質的信仰世代中,身為基督徒的父母,是否認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讓自己的孩子在純正、健康的信仰中長大,使他們在惡劣的環境中學習「自幼是敬畏耶和華」的信仰,並且能積極地期盼自己的孩子,成為神的僕人。

他的認識


一個神的僕人,除了要有純正的信仰,還要有一顆熱忱為主作工的心,但更重要的是要能夠認識自己所處的環境、認識自己的恩賜、認識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俄巴底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俄巴底雖然清楚自己的使命,要作神的僕人,但他自己知道所處的環境,他知道自己的個性、恩賜不是站在百姓面前,領導以色列百姓歸向神的人,他不像以利亞先知有剛烈的個性及能力,俄巴底知道在惡劣的世代,神會呼召特別的人來帶領神的百姓歸向神,而素有烈火的先知及以色列的戰車馬兵的以利亞就是最佳人選,俄巴底退居幕後,作個神隱藏的僕人,為神的工作默默的付出。

他知道神的工作,就像一盆花,要有紅花和綠葉才能顯出花的美;神的工作,更需要神的僕人彼此合一地搭配,才能顯出工作的果效及完美,而這其中的關鍵就是在乎每一位神的僕人是否認識自己的工作環境及自己的恩賜。

保羅是個偉大的使徒,不但在外邦建立了許多的教會,更積極地栽培後進傳承信仰,尤其對神的工人更有深刻的認識,使神的工作可以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身上得以完成,這在保羅寫給提多的書信中,便可以窺知一二,當時的革哩底的人常常說謊話,乃是惡獸,又饞又懶(多一12),可見革哩底這個地方不是一個很好工作的地方,在這環境下的信徒,想必不是很好牧養,保羅之所以沒有派提摩太去牧養革哩底教會,而派提多去牧養,實在是保羅深知所處工作環境的困難,並不適合提摩太前去工作。

因為提摩太的個性有一點軟弱及身體有病,常常患有胃痛,從保羅的工作經驗中,他知道神的工作要有果效,不是光靠熱忱,更重要的是要認識工作所處的環境及自己的恩賜;而這些都在俄巴底的身上得到印證,今天教會在使用工人,或是當你投入聖工時,認識工作環境及工人的恩賜,已經是一不可或缺的考量因素。

他的工作


俄巴底是亞哈的家宰,在亞哈的身邊當官,真是不可思議。神的僕人卻在惡人的身邊做官,常引人一種不屑的眼光,甚至受人指點,落人話柄。但是俄巴底卻明白自己所處的職分,乃是神的恩典,是神巧妙的安排,是要幫助神的先知,不受耶洗別的殺害(王上十八13)。

就像末底改對以斯帖說:「焉知妳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帖前四14);又像但以理是在滅了猶大國的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手下當官,因為他知道猶大國被擄,這一切都是出於神(但一2)。

既是出於神,就有神的美意,乃是要在外邦的日子中榮耀神的名,見證神是獨一的真神,使外邦人也能認識真神。問題是你是否善用神給你的機會,你是否有把握作工的機會,還是用不屑的眼光去看待,甚至是無法把持信仰與之同流合污,迷失了自己呢?

神給人不同的工作環境,也給人不同的身分,就是要神的選民能夠在不同的地方為主作工,見證神的名。可惜的是神的選民卻往往忽略這樣的機會,不重視這樣的工作機會,認為出去見證、發傳單、訪問,這種看得見的工作才是為神工作,甚至有些信徒會看輕同靈的工作環境,認為是卑踐,就如同只看到以利亞在迦密山的轟轟烈烈,卻不屑俄巴底身為亞哈王的家宰,默默的為主工作。對於俄巴底,你是抱持怎樣的心態呢?

他的危機


以利亞是個偉大的先知,他在以色列黑暗的日子裏,在迦密山上殺了450名巴力的假先知,讓以色列人重新認識耶和華是獨一的真神。甚至是神的開路先鋒,為神工作鋪路的施洗約翰都以以利亞為榜樣,而耶穌帶領門徒在變貌山的屬靈經歷中,以利亞也列在其中,這樣的一個人,竟在耶洗別小小一句恐嚇的話而軟弱跌倒,甚至逃亡、求死,讓我們想到一個站在人面前為神工作的人,在有屬靈成就的時候,常常面臨這樣的考驗。

反觀俄巴底,是默默地為神工作,是不被人注意的,聖經上沒有記載俄巴底在信仰有任何的軟弱,讓人以為似乎站在人面前為神工作的人,所面臨的試煉更大。其實,凡是為神工作的人,都要面臨屬靈上的爭戰;我們看俄巴底所面臨的信仰危機──當以利亞要求俄巴底去向亞哈王告知遇見了以利亞先知時,俄巴底的反應是激烈的。

俄巴底說:「恐怕我一離開你,耶和華的靈就提你到我所不知道的地方去。這樣,我去告訴亞哈,他若找不著你,就必殺我;僕人卻是自幼敬畏耶和華的。耶洗別殺耶和華眾先知的時候,我將耶和華的一百個先知藏了,每五十人藏在一個洞裏,拿餅和水供養他們,豈沒有人將這事告訴我主嗎?」(王上十八12-13)

「豈沒有人告訴我主嗎?」道出了俄巴底心中的委屈,難道你不知道我為神默默盡心盡力的付出嗎?俄巴底的心情真是苦啊!但俄巴底卻是勝過這樣的軟弱,沒有因此灰心喪志,仍然去面對自己的難處,勇敢地面對亞哈,宣告以利亞的信息,才有以利亞在迦密山上工作的成就。

當我們在為神盡心盡力地工作,付出自己的時間、金錢、家庭時,在面對其他同工因求好心切的指責,工作沒有成效,工作上不夠周全、有瑕疵、心中受了委屈時,你是否灰心、放棄,離開為神工作的崗位,還是像俄巴底一樣面對自己的挑戰,勝過自己的軟弱,勇敢地面對神向他託付的工作,能坦然地面對亞哈,使神的工作可以順利完成。

他的生命


俄巴底是個默默為神工作的人,在環境危難的時候,在耶洗別殺害耶和華先知的時候,在飢荒大家都沒有食物的時候,俄巴底冒著生命的危險,藏了神的先知,不受耶洗別的殺害,供應先知食物,不受飢荒所困,這些都表現出俄巴底是個有美好信仰的人,他不是單顧自己,又願意去幫助人,更可貴的是當神要他從隱藏中站出來,為自己的信仰告白時,他是不畏生命的危險,順從以利亞先知的指示,去告訴亞哈王以利亞在找他。

因為亞哈王曾指著耶和華起誓,打發使者去尋找以利亞,無論哪一邦,哪一國,若是找不到以利亞先知都要起誓,可見亞哈王對隱藏以利亞先知的人是嚴厲的,當俄巴底面對自己的生命與信仰的抉擇時,俄巴底是走向亞哈的面前,宣告以利亞的信息。

在生活當中,我們有太多時候面對自己與信仰的抉擇,但我們卻又在幾番掙扎之後,選擇了保護自己,妥協了信仰。是什麼理由使我們不再堅持自己的信仰?是什麼原因讓我們不敢面對自己的生命?讓我們重新思索,在面對生命與信仰的抉擇時,你會選擇什麼?

結語


俄巴底處在惡劣的環境中,能夠堅持自己的信仰,並為神的工作默默躲在幕後,盡上自己的心力;在面對生命與信仰的抉擇時,他毅然地從幕後走向幕前,接受生命的挑戰,實在是他有良好的信仰環境,使他可以從小認識神,經歷神的大愛,敬畏耶和華。

今天我們在這充滿罪惡的時代中,從俄巴底的身上學到什麼,就是要重視孩子的宗教教育,而宗教教育不是只停留在父母有帶孩子來教會聚會,或是參加教會的宗教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能夠與父母一起經歷神的同在,從小就能夠敬畏神,這樣才能在惡劣的環境中,保守信仰,並且可以像俄巴底一樣默默地站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神工作,當神要我們從幕後走向幕前為信仰見證時,才能坦然面對,才願意捨棄為主發光。

(原[青年團契]1998年09月號)


作者: 禾子玲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9/01/1998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