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53期1998年10月)
專題報導:[青年團契]風中奇緣

連和政


主的確有祂的安排,
每個將自己幸福交託給主的人,
都不應該傷心流淚;
這也是關心主內青年婚姻的長者,心中最大的期盼。


「如微風般的輕柔,漂浮在我們心中。
這是無盡的風之愛,訴說著風中的情緣。
沒有人知道的未來,主的手聯繫了陌生的心。
未來不再是遙遠冷漠,禱告時也不再孤單。
掌握的不單是真實,更是真心的託付。
我在主手中,主在我心中。
風中有愛的信賴,也有愛的期待。」


這是《風之組曲》的第二樂章,〈風中奇緣〉中的歌詞,曲子中表露出的情感,正詮釋了我們對「風中奇緣」活動的期待。

如何在教會中尋找合適的另一半?是每位適婚青年相當關切的議題。雖然有人很幸運地在生活周遭中或經由他人介紹,覓得共度一生的伴侶,但仍有許多人在尋找過程中並不順利,慢慢地隨著年紀漸長,有些人降低了自己的期待,有些人則放棄了嫁娶主內的堅持。

雖然我們了解作主工、不落空,主的安排會遠超過我們所想所求,但仔細觀察我們周遭的適婚青年,似乎有越來越多愛主的青年,無止境地蹉跎了青春,在等待與失望中,一人獨自面對尋求伴侶的壓力。當然有些人能夠自處,選擇了獨身服事主,感謝主,但這一條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坦然走下去。

神造男造女,豈不也是希望藉由婚姻,使彼此在天國路上能互相扶持嗎?主的確有祂的安排,每個將自己幸福交託給主的人,都不應該傷心流淚,這也是關心主內青年婚姻的長者,心中最大的期盼。

教會裏目前有多種主內青年彼此認識的管道,如婚介安排相親、親朋好友的介紹、青年郊遊活動以及未婚青年靈修會等,教會提供這些多元化的方式,無疑是希望主內適婚青年能選擇自己合適的途徑,在神與人的祝福下完成終身大事。

然而,這些彼此認識的管道,在時代變遷的因素下,因為時下年輕人多有自己的主張,想要以自己的方式尋找另一半,使得它們的功能受到了限制,也有不少主內青年在擇偶的事上跌倒了,殊為可惜。

回顧電視也曾推出許多擇偶節目,如「我愛紅娘」、「來電50」等,目前更有一超人氣節目──「非常男女」,深獲海內外年輕朋友的喜愛,雖然電視節目多以綜藝性質為主,並不適合在莊嚴的教會裡舉辦,但若能將活動內容重新設計,並參酌教會長者的意見,也可為主內適婚青年,另闢一彼此認識的正式管道。

基於上述理念,第一屆「風中奇緣」試辦活動,已於民國87年1月4日在關東橋教會3樓宗教教育室舉行,共有7位姊妹、6位弟兄報名參加。活動籌畫之初,原本只想在社青團契課程中安排有關擇偶的座談會,但由於弟兄姊妹的熱烈討論,也逐漸勾勒出「風中奇緣」活動的雛形,並幾經與長執、傳道及教會負責人充分溝通後,決定活動內容有下列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


先由主持人介紹男女主角的基本資料,並由親友誠心推薦。接著,主持人提出問題,男女主角各自發表意見,並交叉引導延伸話題。

第二部分


男女主角互問,每人限問一位。

第三部分


交託與期待。男女主角將心儀對象之號碼寫在自己卡片上,交由主持人轉交婚介。

**  **  **


為使活動順利進行,需配合下列注意之事項:

1.速配與否,只有婚介知道,主辦單位並不介入。

2.速配後由婚介負責了解雙方情況,安排聯絡。

3.男女主角自行邀請親友團參加。

4.三個星期後,婚介須通知男女主角速配與否。

活動記實


「風中奇緣」活動的最大特色,就是年輕人彼此的意見,可經由活動內容的引導,而得到充分的表達與溝通,並由年輕人自己決定是否要進一步的交往。其次,婚介人員可在活動過程中,除進一步了解年輕人的想法,以及有機會認識更多主內適婚青年外,對往後婚介人員的介紹工作也大有助益。以下是當日「風中奇緣」活動記實:

上午10點活動一開始,先由詩班獻唱〈如鹿渴慕〉。接著由林玲修執事帶領悟性禱告及勉勵,希望大家藉著主的帶領,都能有著誠實的心,預備自己,成為最適合的另一半。

第一階段,主持人及親友介紹男女主角。在所有的親友口中,眾男女主角的優點及美德,都展露無遺,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介紹完畢,主持人問第一個問題:「你覺得該如何建立基督化的家庭婚姻生活?」由男女主角依序回答,有人提出原則,有人列出實行的辦法,都是相當深入的見解。第二個問題:「你認為婚後該如何作理財規畫?」有人主張一切交給太太,有人覺得要適當的投資,有人強調什一捐,都是實際生活中會面對的。

中午休息時間,大夥一齊享用教會所準備的愛餐,各男女主角與親友也紛紛利用這段時間,就早上的活動內容彼此交換意見。

下午1點起,先由才藝洋溢的姊妹及弟兄,以直笛及電子琴合奏〈讚美之泉〉。

接著,第二階段由男女主角互相提出問題。有人關心和長輩同住的問題;有人希望了解溝通的方式;有人只有自己信主,擔心對方的接受度;更有人思及已過世的雙親而哽咽。因著如此的互動,使彼此更加了解。接著,由詩班獻唱〈風和愛〉,表達我們的祝福。

第三階段是活動的重點,在〈讚美之泉〉的伴奏下,主持人發下信封與小卡片,由男女主角將心儀對象的號碼,寫在愛心的圖案中,並將其他也願意認識的人寫在旁邊,之後密封,由主持人當場交給婚介,一切保密。最後由傳道帶領禱告,並勉勵大家對主內婚姻及信仰要重視,同時也對本活動給予肯定與支持。整個活動在合影及愛心奉獻下圓滿結束。

活動結束後的檢討會,除了有問卷調查的結果分析外,諸位長執、傳道、教會負責人及弟兄姊妹也針對活動的缺失,提供寶貴的意見,作為未來活動改進的參考。同時,所有參加者也都認為類似活動,應慎重考慮納入教會正式活動之一。

新竹社青這次動員相當多的人力,所有佈置及精緻海報、插花、卡片等,都是大家愛心的奉獻,雖然大家都很忙,準備也很倉促,但因著禱告,終於有了初步成果,也期待大家的肯定與支持。對於所有堅持在主內尋找對象的同靈,獻上我們誠摯的祝福,也求主帶領,讓更多主內青年,順利在主內找到另一半。

經上說:「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願一切榮耀、頌讚,都歸於天上的真神。阿們!

後記


此次活動,主辦單位面臨了許多壓力,也有許多地方準備不周,但總算起了頭,並受到長執、傳道及婚介人員的鼓勵與肯定。目前總會及北區青聯會也對這項活動進行相關的討論;也有國外教會要求我們提供活動相關資料;更有教會願意編列預算,支持我們續辦,這些都是令人振奮的消息。

但最重要的是,唯有主內適婚青年的支持及參與,才能讓大家對活動有認同感。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熱血的同靈,舉行類似的聖工,以幫助主內青年完成終身大事。

編按:若有教會同靈欲對此次活動深入了解,「新竹社青」備有活動的相關資料,包括錄影帶、活動計畫書、活動檢討記錄等,歡迎來函向新竹教會索取,並請附上工本費500元。

(原[青年團契]1998年10月號)


作者: 連和政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0/01/1998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