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54期1998年11月)
靈修小品:[聖靈月刊]以撒遭遇饑荒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微聲

經文:創二十六1-6


以撒是信心之父──亞伯拉罕從撒拉所生的獨生子,他的信心事蹟表面看起來不是很多,但在短短的《創世記》二十六章經文當中,便可見到以撒信仰的長進。

雖然他曾害怕別人為了他美麗的妻子而殺害他,暫時失落了信心,但他能重新出發,成為值得後人學習的信心見證人。其中本文將探討以撒面臨饑荒這種重大的危機時,他如何度過這個難關;以及神如何對待他,使他能在異鄉之地昌盛。

一、以撒成功的第一步(1)

這一章一開始就提到在亞伯拉罕時期也發生過一次饑荒,那次的饑荒,他匆匆下到埃及,不但失落了信心,日後亦造成嚴重的家庭問題。數十年後,同樣的危機再度發生在第二代的身上。上次的饑荒以撒尚未出生,只是耳聞此事,但是以撒卻能記住父親的教訓,踏出成功的第一步,向東北方的迦南地遷移,而拒絕向西邊的埃及前進。

以撒原本住在位於尋曠野之加低斯(後稱加低斯巴尼亞)及書珥曠野之巴列中間的庇耳拉海萊,這一場饑荒,逼得以撒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園。

其實以世人的眼光來看,以撒似乎抉擇錯誤:因為神早就向亞伯拉罕預言他的後裔會到別人之地寄居(創十五13),若他選擇往埃及地居住並不為過;加上此地離帕勒司聽與埃及之間的大道不遠,他很容易就可以到埃及地去;並且埃及當時已經邁入古王國時代的末期,若從原始王朝的第一王朝開始算起(約主前3100年),她是一個建國一千年以上的古文明王國。

而後來他所去的基拉耳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個非利士人較大的部落,以撒這個外來的居民住在此地,若有利益衝突的時候,這裡便很難成為他久留之地;反而住在埃及這個泱泱大國,比較有機會生存下去,所以歷史上埃及常常成為巴勒斯坦居民的避難之所。但以撒作了一個眾人以為愚拙的選擇──遠離埃及,走向迦南地。

我們處在現今的社會,有太多無形的「饑荒」接踵而來,逼著我們必須改變現況,向人生不同的難題努力。所以人就必須經歷例如:就學、擇偶、就業、教導下一代……等種種挑戰,而且每一次面臨危機或機會的時候,就要做一次的選擇來面對新的局面。

可是身為神的選民,我們所作的選擇多了一項重大的因素──信仰,是選擇走向埃及王國,或是選擇迦南部落呢?

二、耶和華向以撒顯現(2-3)

神出聲說話了!祂知道以撒的選擇雖然正確,卻要面臨不可預料的風險,甚至會動搖他起初的心志。「你不要下埃及去,要住在我指示你的地。」神斬釘截鐵地告訴他,言下之意就是:我已經很明白告訴你,這一題選擇題你已經答對了,我用饑荒讓你離開庇耳拉海萊,就是要你回到我所屬意的地方居住。你不可再回頭,甚至下到埃及,離開我要你住的地方。

「你寄居在這地,我必與你同在,賜福給你。」世上竟然有這麼好的事!此時神更進一步允諾成為他最穩妥的靠山,並且又附帶賜福氣給他,只因為以撒一心一意地揣摩神的旨意,只管憑著信心在屬於非利士人的地方安然度日,之後無論他遇到什麼困難、危險的事,神隨時會出面擺平。

真的,以撒這輩子無論遭遇什麼困難,他決不下埃及,連一次都沒有,這就是以撒聰明的地方。

其實聖經寫了許多類似「人為主及福音撇下一切,沒有在今世不得百倍,在來世不得永生的。」(路十八29-30)等這類應許的話,但是我們沒有以撒這麼大的信心,抓住神的應許順從到底。其實抓住神的應許不難,問題是我們現今被太多今生的思慮蒙蔽,愈來愈看不到神,更別談抓住神的應許。

因此處在忙碌的工商社會,多給自己一點獨處的空間,好好「聆聽神的聲音、注目神的顯現」,才能抓住神的應許,獲取信仰的原動力。

三、神向以撒承諾實現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3-5)

神向以撒承諾祂會實現與他父親所定之盟約,包括:1.這塊地將會歸與他及他的後裔;2.他將有數目極多的後裔及地上萬國必因他的後裔得福(創二十六3-5)。

首先第一個應許神承諾祂會將這塊地歸與以撒及他的後裔,這塊地神早就答應給他的父親亞伯拉罕。表面上看起來,以撒好像落空了,因為這塊地仍然是迦南人居住,而他一直是過著寄居的生活,先住在別是巴,之後又住在基列亞巴的幔利,也就是後來的希伯崙(創三十五27),「乃是亞伯拉罕和以撒寄居的地方」,聖經是這樣記載著。

父子兩人寄居了一輩子,假若他等候的是地上的迦南地,那他註定失望一輩子,而且這個失望的應許竟然還延續到下一代,以外人的眼光,他們真的是十足的傻瓜。

《希伯來書》的作者在信心的見證人篇中,特別提到以肉體的角度來說,他們並沒有得到應許之地,但他們卻能以永恆的角度看待他們的生命。因此他們甘於在世上寄居,是世上的客旅,因他們以超然的眼光看到一座為他們預備之更美的家鄉,這就是作者所提的「他們是存著信心死的」(來十一13)。

所以這位承諾賜以撒應許之地的神,並沒有「爽約」。即使最後屬地的迦南地賜了他的後裔,之後又失去這塊地,最近又讓他們復國,重返這塊應許之地,但絲毫也不動搖祂的承諾,因為人生只有短短數十年,假若一生只是寄望那塊地,人死之後仍是兩手空空,應許之地仍然得不到。只有效法以撒仰望永久的家鄉,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第二個後裔的應許也是神起頭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以撒就是實現應許的證據。如今神再次告訴以撒,你的後裔是數不清的,而且他們是萬國得福的源頭,好吸引人的一條盟約!但這條盟約似是天之涯的遠景,似乎與他們想面對飢荒的難題,八竿子也打不著,怎麼神會向以撒提到這種約呢?

根據二十六章上下文的記載,本章應該是延續二十四章之後,二十五章因為要交代亞伯拉罕、以實瑪利的後代,因此將以撒的後裔順勢記載下來。這種情形在創世記十分平常,例如該隱的第五代子孫拉麥記載在塞特之前(創四24-25),可不代表亞當夏娃在拉麥之後才生塞特。沒辦法!

人的文字受限於時間空間,不可能在同一時間陳述兩件同時進行的事。另外根據亞比米勒說有人想娶利百加為妻的事蹟看來,因為當時他們沒有小孩才會被人誤認為她仍是單身。因此當以撒歸回迦南地時,神稱許他的選擇,應許賜他後裔,絕不是漫無邊際的承諾。

真的!神不是打高空的神,以撒憑著信心住在迦南地,神果真在以後賜以撒一對攣生子──以掃、雅各,更揀選了雅各的後裔成為祂的選民。也因為神藉由這些選民之中,道出祂即將從以撒、雅各的後裔中降為人子,拯救世人,使神與人的關係再度建立一座橋樑,這種造福萬民的榮耀,不是筆墨能形容的。

原本對以撒來說,生下以掃、雅各只是暫時之事,他死後就與他們毫無相干,但他事實上也一直在等待那位真正造福大眾的救主耶穌,因為祂,神賜與他的應許才得實現;也因為祂,以撒才能進入更美的家鄉。假若沒有這條應許,他就不是存著信心死,而是失望至永死,因為他再也見不到神的面,那他寄居在世與其他的人有何差異呢?

時間一轉眼就過了四千年,以撒的故事卻不是古代的傳說,成為我們後人閒話家常的話題,他所遭遇的那些處境、難題、選擇、祝福……等,仍然會發生在二十一世紀的選民身上。以撒他今生得百倍,來世已得永生;那我們呢?


作者: 微聲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1/01/1998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