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54期1998年11月)
信仰社會:[青年團契]戰?還是逃?

禾子苓

最近自殺事件層出不窮,反映出在物質豐裕的日子裏,人對眼前的壓力、難題,不知如何去面對,甚至害怕去面對,因而往往採取逃避的方式,眼不見為淨,激烈的就以永遠的逃避──自殺,以求解脫。事實上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是加深問題的嚴重性。

基督徒在信仰的生活上也會遇見許多困難,也要面對許多生活上的壓力及難處,如學業、感情、家庭、親子、工作等,當這些困擾發生在你身上時,該如何去面對?是戰?還是逃?是靠人?還是靠神?

《撒母耳記上》十七章記載以色列國面臨一次大危機,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兩軍的爭戰中,在非利士人的陣營出來一個討戰的戰士,名叫歌利亞,是迦特人,身高六肘零一虎口(約300公分),頭戴頭盔,身穿鎧甲,甲重五千舍客勒(約57公斤),腿上有銅護膝,兩肩之中背負銅戟,槍桿粗如織布的機軸,鐵槍頭重六百舍客勒(約6.84公斤),當掃羅和以色列眾人聽見歌利亞的叫罵,卻驚慌、害怕,甚至在他面前逃跑(撒上十七11、24)。

掃羅在他當王的這段日子裏,面對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關係著國家的存亡,掃羅是個勇敢的戰士,他也善於使用戰術,曾經和敵人面對面的作戰,他有武器和軍隊,在這個困境當中,掃羅所採取的態度卻是逃避,關閉城門不敢應戰,不敢面對眼前的難題,雖然逃避,敵人的難題仍然存在,危機仍未解除。

大衛──一個牧羊的小孩,靠著神的名打敗了歌利亞,解除了掃羅的危機,一個牧羊的小孩,竟敢面對難題,度過生命中的危機。一個善於戰術的王,有屬世的學術知識;一個擁有軍隊武器實戰經驗的王,有屬世豐富的經驗,竟無法突破危機,不敢面對困難,逃避問題而陷於絕境之中。

在我們的生命當中,也可能面臨如歌利亞般巨大的困難,從掃羅與大衛的例子中,讓我們清楚看見,不是有學問,有經驗的人就敢面對困難,就能有好的調節壓力的能力,反而一個小孩子對所面臨的壓力,卻可以坦然面對,甚至有勇氣突破生命中的危機。

掃羅與大衛的差別在於他們心中有沒有神,一個是靠人的知識、學問、經驗,一個是靠神──在面對難題時全然交託於神。

有一個媽媽帶著孩子去看馬戲團的表演,當空中飛人節目表演完畢,得到熱烈的歡呼時,孩子問媽媽說:「為甚麼他可以在空中接住對方。」媽媽回答說:「因為信任對方。」信任對方是經過不斷的練習得來的。

大衛見證自己的信心是從獅子、大熊的口中救出羊羔時,不斷操練建立起來的,今天我們處在困難絕境中,要靠神面對挑戰,不要逃避問題,我們也能在不斷的操練中建立起對神的信心,在每一個關卡逆境裏豐富生命,有活潑的盼望。

(原[青年團契]1998年11月號)


作者: 禾子苓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1/01/1998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