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55期1998年12月)
靈修小品:[青年團契]超越的生活──分別為聖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利河伯


一般信徒認為只要不犯死罪就算守住道理了,
殊不知魔鬼的工作越來越細膩,
常藉著世俗上不敬虔的歪風漸漸腐蝕我們的心,
這種察覺不到的浸淫力量才是可怕的。


楔子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自我超越的紀錄。然而,相對於物質文明的突飛猛進,人們內心卻越發空虛與無奈,在心靈方面毫無超越可言,原因在於罪的轄制,使人不能掙脫,而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約壹五19)。

如今基督耶穌已經藉著祂的死勝過了罪的轄制,成為人們在心靈方面超越的力量,所以基督徒理當可以藉以擺脫天國路上纏累的荊棘,過著超越的生活。然而事實卻不盡然,許多信徒依舊軟弱,是什麼原因呢?

神曾告訴選民:
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
與他們分別;
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
我要作你們的父;
你們要作我的兒女。(林後六17-18)

由此可知,軟弱的根本原因乃在於不能從罪中出來,不會分別為聖。

今天我們之所以要分別為聖,乃因信徒都是神的殿,聖潔的神要住在我們中間,在我們中間往來,在這個罪惡的世界中我們是神國的子民,神的兒女,理當要有神聖潔的形像,這原本是我們虧欠於神的。

如保羅所說:「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三23),所以要從罪中出來,悔改離棄罪惡的過去。一個懂得時常向神謙卑悔改的人,靈性才會強壯,也才能在生活中和世俗有所分別。

起初神創造天地的時候,「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創一4),光和暗不能並存,如同善惡不兩立。耶穌說:「我到世上來,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裏。」(約十二46),所以信主的人只能有一個選擇,這就是分別為聖的意義。

神是慈愛的神,也是聖潔、忌邪的神(申四24)。對「人」的方面,祂表現出完全的愛,道成肉身來到世間,為人的罪甘願受苦、受刑,甚至受死。對「罪」的方面則是深惡痛絕,毫不妥協,必定徹底消滅,表現出烈火般絕對聖潔的特性(來十二29)。如此「對人有愛、對罪排斥」,正是神的本質,也是我們學習分別為聖的原則。

一般未信者看基督徒這種分別的生活好像在看戲,我們都是敬業的演員,要演給世人和天使觀看(林前四9)。而我們不但在台上演戲,同時也在台下融入觀眾的生活,因為主耶穌吩咐我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除了有聲的佈道之外,我們與人相處的生活藝術就是無聲的傳福音。

因此基督徒要學習如何過著入世卻不受污染的生活,不但不被同化反而能去影響並改變周遭的人;這就好比與人比腕力,力量一定要強過對方才有得勝的把握,平日多一分的鍛鍊就增加一分的實力,絲毫取巧不得!所以不可偷懶,真理上的追求長進和聖靈能力的更新就是靈命的鍛鍊,使我們在這場不屬血氣的比賽中壓倒對方。

那麼基督徒日常生活當如何表現出分別為聖呢?《哥林多後書》第六章14節給我們很好的思考方向,茲分述如下:

婚姻擇偶方面


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

與未信者聯婚在聖經上是神所不允許的(參:瑪二11),不論結果是好是壞,都已經得罪神在先,即使另一半婚後歸主,那也是他跟神的關係,並不表示神因此而改變真理的標準,因為神「總沒有是而又非的,在祂只有一是。」(林後一19)。其次,不同信仰的兩個人生活在一起勢必要彼此妥協讓步才能維持,所以一定程度的犧牲信仰是必然的結果。

所羅門王是有史以來最有智慧的君王,但是他的晚年卻因婚姻導致信仰的失敗,因為他多寵愛異族拜假神的妃嬪,後來被引誘去拜偶像,最後雖然悔改回頭,但是對於個人的信仰和整個國家甚至後代子孫都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巨大虧損。這要成為今日信主之人的鑑戒!

結交朋友方面


義和不義有甚麼相交呢?

舊約聖經中猶大國正義的約沙法王和以色列國邪惡的亞哈王結盟,結果是受利用差點喪命,而且又受神責備(代下十九2)。主耶穌是罪人的朋友,祂常和罪人在一起,是對「人」,不是對「罪」。是要人離罪,被神稱義。所以祂說:「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五32)。

世上的人在神眼中沒有一個義人,人無法靠自己的努力達到完全成聖毫無瑕疵的地步,這是受罪捆綁的無奈,唯有蒙救恩的人才能被神稱義。

所以將人帶到主面前使我們結交朋友有真正的意義和價值,否則義和不義沒有交集,在這個「利」字當頭的社會,甚至可能因濫交朋友而自取敗壞(箴十八24)。

道德良心方面


光明和黑暗有甚麼相通呢?

人的心中原有光明面,但因罪的作用,也有黑暗面。藉由良心和理性來判斷分辨清楚,使我們棄惡向善。現今末世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觀混淆不清,正是心中的光明和黑暗相通的結果,產生了一片「灰色地帶」,使人分不清是非善惡。

但是「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來四12)。神的話在光明與黑暗之間畫出了一條真理的界線,讓人不再疑惑迷惘,實在是這個混亂世代的安定力量!

恩典福氣方面


基督和彼列有甚麼相和呢?

基督給人類帶來拯救的恩典,同時神也照顧我們的日常生活。然而世上的榮華也在魔鬼(即彼列)的權下(路四6),牠可以給人許多好處來換得人們的崇拜。神的恩典和魔鬼的利益不相和,不要把這兩樣都當成福氣,而存有「多多益善」的心理。

在信仰上腳踏兩條船是不可能的,而「有貪心的,就與拜偶像的一樣」(弗五5),將使我們喪失靈命。所以「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約壹二15)。世間的好處再多終究是一場空,愛父的心絕對不至於落空,世上的恩惠多有負擔和代價,神的恩典白白給人不求回報(也無法回報)。

專心尋求基督的恩典可以遠離彼列的試探,如大衛作詩說:「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祢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祢以外。」(詩十六2)。至於神,祂未曾留下一樣好處不給那些尋求祂的正直人(詩八十四11)。

生活習慣方面


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甚麼相干呢?

信主的人和不信的人在日常生活習慣上有不同的生活文化,基督徒的生活原則是敬虔,諸如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許多細節都要謹慎。一般信徒認為只要不犯死罪就算守住道理了,殊不知魔鬼的工作越來越細膩,常藉著世俗上不敬虔的歪風漸漸腐蝕我們的心,這種察覺不到的浸淫力量才是可怕的。

信主的和不信主的行為不相干,信主的人並非自命清高,刻意凸顯自己與眾不同來滿足自義的心,而是「總要察驗何為主所喜悅的事」(弗五10),日常生活的言行舉止若能榮耀神,並使人得益處,就是敬虔的表現。

信仰持守方面


神的殿和偶像有甚麼相同呢?

我們的身體就是神的殿,有永生神住在裏面,所以我們的信仰是活潑而有生命的,不同於用人的手藝、心思所雕刻的金、銀、石的偶像。創造宇宙萬物的神充滿一切,不像偶像要人服侍,自己倒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我們可以藉由禱告尋求祂,人類的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祂(徒十七24-29)。

然而,信仰的體驗必須下工夫追求,對神有深刻的體認才能清楚明白神的殿和偶像是大大的不同。大衛作詩說:「主啊,諸神之中沒有可比祢的;祢的作為也無可比。」(詩八十六8)。聖經的話不是神話故事,而是永恆不變的真理,聖靈不是心理作用,而是真神同在的憑證。真實的體驗無可取代,無人能奪走,是持守信仰的力量!

結語


神已經將我們從萬民中分別出來,所以使徒彼得說:「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二9)

我們應當看重這樣的身分,持守這樣的福氣,傳揚神這樣的美德給更多人知道,讓所有的人都能和我們一同享受喜樂、自由、充滿盼望的生活,像使徒保羅所形容的:「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林後四16),這真是超越的生活!

(原[青年團契]1998年12月號)


作者: 利河伯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2/01/1998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