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189期1993年6月)
靈修小品:[聖靈月刊]建在原有的根基上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陳勝全傳道講道/依真整理


聖經若有順序的查考,就能發現每一卷各有特色、有中心的主題,若能慢慢記下來就能知道各卷在講些什麼。基督徒在道理的認識,不敢說每一卷、每一章、每一節都很熟,但至少在聽那一卷聖經之時,知道大概的內容,是應有的觀念。

以斯拉記整個歷史發生在主前六百年左右,六百零六年南朝猶大國第一次被巴比倫攻下,但百姓沒有全被擄去。而北邊以色列國早在主前七二二年時就被亞述併吞亡國了。後來巴比倫併吞亞述,並在主前五八六年,尼布甲尼撒王第三次再來攻打,最後將耶路撒冷、猶太全國通通消滅:聖城焚燒、器皿拿去、城牆弄壞,猶大國亡!這是讀以斯拉記開始時,需要知道的歷史背景。

按照先知的預言,土地休了七十年之後,主前五三六年,他們再重建猶大國屬靈、信仰的生活。聖經上說所羅門王是和平的君,所以建造耶路撒冷以及偉大的聖殿。但是聖殿到主前五八六年的時候已被毀滅;同樣的,主耶穌也被稱做和平的君、撒冷的王,主耶穌到世上來也建設屬靈的國,就是教會,就像所羅門王建造聖殿一樣。可是耶路撒冷前後經過七十多年;主在世三十多年,從主後三十多年開始,一直建設到百年左右,耶路撒冷的聖殿如何?耶路撒冷的教會如何?──又瓦解了,聖靈離開、教會分散,使徒逃亡、被抓,教會從此消失!

一般在歷史上我們說建造聖殿,就是預表使徒時代的教會。經過七十年完整的時期,聖殿在原地被重建,就是當時的以斯拉時代,這對今天重建使徒時代屬靈的教會意義重大,我們一起來查考:

以斯拉記一到六章記載所羅巴伯重建聖殿,七到十章記載文士以斯拉回來復興聖殿、復興信仰,六到七章用聖經來看只翻一頁而已,其實這段時間相差有五十八年。這五十八年之間又發生了一件事情,就是以斯帖記。所以排起來應是以斯拉記前段,記載百姓回到耶路撒冷重建聖殿,然後建殿停頓了,中間是以斯帖記的時代,以斯帖記之後,才到以斯拉記的後半段。如果把以斯拉記拆開,以斯帖記放入,讀起來就不順暢,把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接一起,我們看起來連貫。以斯拉記記載重建聖殿、復興信仰;尼希米記記載重建聖城,復興信仰。

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詳細研究起來,百姓回來重建,至少有四樣強調著「建在原有的根基上」。第一將祭壇建在原有的根基上。第二將聖殿建在原有的根基上。第三將聖殿的器皿放在原來至聖所裏的位置。第四就是尼希米記記載的城牆建在原來的根基上。

為什麼這兩卷聖經常常在強調「建在原有的根基上」,要緊的意義就是前面所說的:所羅門是和平的君,建造耶路撒冷的聖殿;主耶穌是和平的君,他建立使徒時代的教會,這是對比的現象,所羅門王建造的聖殿以後被焚燒(主前六0六年、五九六年、五八六年,分做三次城牆、聖殿都被焚燒);經過七十年之後,所羅巴伯才回來建造聖殿。從建造、消失又再建造,可看出真耶穌教會歷史的演變,真教會不是現在創造,道理也不是現在發明,乃是將當時使徒時代的教會規模,重新再復興起來。所以一切的工作、一切的根基也要建立在使徒時代教會的根基上,這一點是我們在看以斯拉記、尼希米記、使徒行傳,在基本上應有的常識。

過去一般教會在傳道時只傳信息而已,就是說信耶穌可以得救,但是信耶穌意義到底是什麼,就不知道了,真教會有個口號:「復興使徒時代的教會」,這點使我們在建設教會的方針、政策非常的清楚。一般的教派他們會傳道理、傳聖經,但沒有明確的方向,我們有明確的方向,就是復興使徒時代的教會。使徒時代的教會道理如何?教義如何?做法如何?組織如何?這些都寫得很清楚。今天我們要建設屬靈教會──「復興使徒時代的教會」,要如何復興?組織、真理、各種教義,甚至整個教會一切建設,都要復興使徒時代教會。所以真教會沒有發明道理,也沒有製造道理,只是復興使徒時代的教會。將一切的組織、教義都建立在使徒時代的根基上,就像所羅巴伯他所建造的聖殿,尼希米所建的聖城,他們都是建造在原有的根基上。

一、祭壇建在原有的根基上

他們當時被擄到外邦,尤其北國以色列主前七百二十年已被抓去,已將近一百九十年,整個以色列國的人種已經跟外邦混雜了,而猶大民族受神特別保守,當他們回到自己所住的地方,眾人就起來建築以色列神的壇。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懼怕鄰國的民;那時候鄰國也被巴比倫併吞,而猶大民族自古就是被人討厭的民族,回來的時候,原來住這地方被抓走的人也回來了,也想把猶大人消滅掉,所以在中東這地方,民族要生存很不簡單。

而他們回來第一件工作就是祈禱──獻祭。因為知道工作要進行非常的困難。要從何做起呢?他們選擇了築壇、獻燔祭,好像現今要建設教會,要建設家庭,要創設事業,每一樣都要開始的時候,很害怕失敗,在此情形之下,第一樣要做的工作一定是禱告。有些人開始時會問:傳道啊,我該如何做呢?禱告啦;遇到困難要如何呢?禱告啦!那麼信徒就說了,傳道者什麼都不會,遇到事情問他只會說:禱告啦!家庭也禱告、事業也禱告、教會也禱告,這一句我也會講、大家也都會講。其實有些事傳道人也不會,也幫不上什麼忙,但是我們有個最好、最基本的能力,就是禱告神。有很多弟兄姊妹從困難裏,在禱告當中體會神的恩典與能力,無形中藉著這體驗,信心因此增加。

禱告!事實是如此,當時猶太人回到本國之後,鄰國民族說道:「猶太人又要回來了,又要建設國家了,又要拜他們的神了,把他們吃掉。」如此困難的環境,他們如何生存呢?叫人幫忙,誰肯幫忙呢?沒有軍隊、沒有百姓、沒有錢、也沒有武器,被人統治的民族,兩手空空的回來,要如何蓋聖殿、如何蓋聖城呢?因此,首領和祭司召集百姓先建祭壇──先禱告要緊。七十年前祭壇被毀,現在先重建祭壇,好在壇上獻燔祭求神保護他們。

所以,最困難的時候,也是最懂得禱告的時候。而最懂得禱告的時候,也就是神最聽人禱告的時候。

另外,祭壇的位置在那裏呢?在會幕的門口──聖殿的門口,聖殿的門口向東邊。聖殿的門口是向日出之處,以色列人的左邊、右邊以站在聖殿門口,面向東邊為基本常識。他們從出埃及走曠野,到建造聖殿為止都是如此。而祭壇正好在聖殿的東邊、門口的地方。祭壇重建「在原來建造的根基上」。過去他們在這裏獻祭、與神說話、在這裏求神。所以「拉三2下」說:「照摩西律法書上所寫的」。就是原來的情形、原來的方式。祭壇是人與神直接的點,猶太的百姓與神說話祈求、要見神都先獻祭,也等於我們的禱告一樣;我們要與神說話就是用禱告,無論是悲是喜向神禱告,這就是我們的祭壇。

真教會的祭壇也要建立在使徒時代的根基上。神的靈降臨在使徒時代,真教會也要領受聖靈,「徒二1」記載使徒時代聖靈降臨的現象,聖靈分賜在各人頭上,就開始說捲舌的聲音(呂振中譯本)。主升天後第一樣賜給使徒的禮物就是聖靈。如果主耶穌沒有再一次降下聖靈在真教會,這樣真耶穌教會也不能成為得救的教會。「徒十45-46」特別記載彼得到哥尼流家裏傳道,講道的時候,聖靈降在一切聽道的人身上。彼得見聖靈降下就給他們施洗,使他們能得救。

所以真教會得聖靈以說靈言為準,沒有靈言就不是聖靈,傳道者在幫助人按手,判斷有沒有得聖靈,根據聖經,靈言──捲舌音。雖然事隔一千多年,但真理永遠不變,只有復興、尊重聖經,不能另外再創設,使徒時代有的,現在照樣領受。

有一次我在教會佈道會後,禱告求聖靈前大概解釋一下。我說:「得聖靈會說靈言,有的身體會震動。慕道朋友請你來禱告求聖靈。如果你初次來不懂想看一看,也沒關係。」於是開始禱告求聖靈。完畢後,有位女老師來跟我說:「奇怪,你講的道理我不一定聽懂,凡是台上講的都有道理。我也曾到各教會聽,聽很多,都差不多啦!可是你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你說信仰是體驗的。這兩晚我一直看你們禱告,我有個感覺:假使這個教會道理不是真的,那麼禱告為什麼身體會震動,這絕對不會是假的。」我問她如何判斷?她說:「你們無論是老人或小孩,身體震動都有韻律感,好像有節奏,若是假的,禱告一、二十分鐘,這樣搖手不會酸嗎?而且很有秩序的進行下去。並且還有捲舌音,一定有奇妙的地方。」

有些信徒建議,佈道會不要用靈言禱告,未信者或其他教會的信徒看到會害怕、不雅觀。這是不對的。我們應該想到靈言禱告,是主耶穌給我們最好的證明;是我們與神的交通。不可照自己的想法,一定要照使徒時代教會原來禱告的方式,按照那根基才是正確的。

二、聖殿建在原有的根基上

古列王在歷史上有三個稱呼:古列王、塞魯士、居魯士,是波斯國的王,他打敗巴比倫之後,建立波斯國,立刻叫猶太人把神殿的器皿帶回去在原處建造聖殿。聖殿被毀的時候,器皿被拿走,百姓被接走,但是根基還留著,後來他們回來就在這根基上重新建造。

使徒時代的教會被瓦解,真教會的重建也應該在原來的根基上。「這樣,你們不再做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神家裏的人,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耶穌基督自己為房角石。」(弗二19-20),主耶穌在世上的時候,揀選了十二個門徒,主耶穌離世升天之後,門徒看起來信仰墮落了,其實不然,因為已經從主耶穌那邊領受了最全備的真理,藉此真理開始建立教會,從洗禮、聖餐禮、各方面的典禮,還有各種教義。後來使徒建立了原則、組織和規範;洗禮一定奉主聖名、全身下水。聖餐按照當日主傳給使徒的,甚至所有的教義藉保羅發揚出來。

今天真教會重建當中,就如以斯拉、所羅巴伯時代重建聖殿在原來根基上;現在我們把真理建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真教會重視聖經,藉聖靈帶領,明白保羅的書信,裏面充滿著完全的教義,全備的。他在使徒行傳講洗禮、聖餐、聖靈的問題。到羅馬書就強調舊約跟新約律法的問題──不再用割禮,割禮是預表屬靈的洗禮;不再依舊約的律法,而是主所成全的律法。到哥林多前書的時候講到九個大問題,而加拉太書則強調原來的真理,每一卷保羅都把教義灌輸在書信裏,教會在接受他的信時,清楚明白什麼是真理的規範。後來保羅寫信給提摩太,要他把當時傳給他的規模好好的持守住:「你從我聽的那純正話語的規模,要用在基督耶穌裏的信心和愛心,常常守著。」(提後一13-14)。保羅不敢傳似是而非的道理,當他把道理歸納好傳給各教會,也同時傳給提摩太。所以很多道理經過保羅寫出來,就變成很規律、很有系統、完整的真理,然後再把這些傳給後進。主是道路、真理、生命,是建立教會的基礎,是正統不是傳統,不敢隨便改也不可以隨便更改。好比歸入主名定要奉主名受洗,而非舉手就得救;當守安息日而不可擅自改至七日的第一日,主復活的日子──主日,或矯枉過正守律法的安息日,遇安息日就曠課曠職。

最近有一些傳道和弟兄姊妹到大陸去,已接觸到十幾間教會,很感謝神,幾十年來他們同樣守安息日,雖然唱詩和講道跟我們不太一樣,但是真理都沒變,甚至比我們更嚴守於五大教義。同樣聖靈建設的教會,真理不能違背使徒時代,第一強調安息日、第二強調獨一神觀、第三強調聖靈。因此,真教會有很明確的目標──復興使徒時代的教會。

三、器皿放在原來的位置上

「並且神殿的金銀器皿,就是尼布甲尼撒從耶路撒冷的殿中掠到巴比倫的,要歸還帶到耶路撒冷的殿中,各按原處放在神的殿裏。」(拉六5),這一段歷史背景可悲卻也可笑:當時中東地方的強國,跟敵國打仗,若打贏了,把人打敗了,殺了,殺掉以後還要把他們的神像拿回去,放在自己的神明前面,表示說你人輸我了,你的神也輸我。因此巴比倫的廟很大,把各族的神像通通抓過來,放在他們所拜的神前。這一次他們攻打猶大國就不一樣了,因為他們打到聖殿的時候,因猶太人拜的是耶和華真神,沒有神像,於是把拜神的器皿拿回去,表示神被他們抓回去。百姓從巴比倫要回來了,就把器皿送還給他們,表示把你們的神也帶回去,於是這些器皿通通放在原來的位置上。

器皿是服事神的。金燈台放在約櫃前面要發亮,金燈台上面有杏果,要結果。器皿預表選民,神要把他的百姓重新找回來;神要把祂的器皿放在聖殿服事神:「在大戶人家,不但有金器銀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為貴重的,有作為卑賤的。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二20、21)。每一位服事神的都是神的器皿,神都看重。舊約時代這些器皿放在聖殿裏,有陳設桌、金燈台、金剪刀、沐浴盆、盤子、碟子、碗等等,在約櫃前要放油、放酒、放餅……金燈台點燈亮著,照亮至聖所。

我們被神揀選成為器皿,要把油放在心裏點燈,照亮至聖所。保羅說金器銀器、木器瓦器;有作為貴重的,有作為卑賤的。人若自潔,就都是神貴重的器皿,都要回到原來的位置上。

什麼是原來的位置?當傳道若不做傳道的工作就不是在原來的位置;當負責人的不在位置上工作,表示沒有盡責任;做信徒的也一樣,當盡做信徒的本分。每一個人是什麼身分、什麼職分,就做那工作。貴賤由人看,人格神在看。教會裏不能只有傳道、只有負責人或只有信徒,不管是什麼器皿,要緊的是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在原來的位置上服事神。

四、城牆重修在原來的地方

「以祿月二十五日,城牆修完了,共修了五十二天。」(尼六15)。原來的聖城城牆被打破,巴比倫人攻進去燒毀聖城,城牆沒有燒垮,牆垣殘缺。尼希米回去之後,立刻分配工作,把城牆修補起來(尼三)。城牆沒有移動,也不是重新建造,而是把它修起來,根基沒有變。

使徒時代教會被瓦解了,今天我們重建聖殿、祭壇,器皿拿回來,這樣還不夠,還要圍起來,圍起來就是保護;為了保護真理、保護信徒我們要做牧會的工作;家庭的城牆、教會的城牆都要建立起來,不能有漏洞。對各人來講,必須有城牆,絕對不能留下餘地,讓撒但攻進來,「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弗四26-27)。也就是說人不可以犯罪,城牆要守好,城牆若破了、漏了,撒但就鑽進來,各人若靈修不好,讓人批評工作沒盡本分,家庭信仰不完整,間接阻礙福音的廣傳。

教會的城牆需靠弟兄姊妹互相配合。修築城牆就是外圍的工作,宣揚道理、彼此團契、牧養信徒,這些都要接連在一起,信徒跟教會接連,教會跟總會接連,堅固組織,所以要外圍的工作來保護真理,把真理固守;藉團契的各種活動把真理宣揚,建立堅固的基礎。把一切的目標放在維持真理,照顧家庭、教會、團契。把真理宣揚到每一個信徒當中。為了維持真理,我們要做文宣、宣牧、神學教育……等,希望每一位信徒都能成為城牆的一分子,跟別人多配合──維護真理。

以上四樣事情建立在原來的根基上,聖城跟聖殿的榮耀就臨到我們,真教會必然有美好的前途。


作者: 陳勝全傳道講道/依真整理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1993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