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189期1993年6月)
靈修小品:[聖靈月刊]合神心意──詩篇第一三二篇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言成


耶和華啊,
求祢記念大衛所受的一切苦難!(1)
他怎樣向耶和華起誓,
向雅各的大能者許願(2),
說:「我必不進我的帳幕,
也不上我的床榻(3);
我不容我的眼睛睡覺,
也不容我的眼目打盹(4);
直等我為耶和華尋得所在,
為雅各的大能者尋得居所。」(5)。

我們聽說約櫃在以法他,
我們在基列耶琳就尋見了(6)。
我們要進祂的居所,
在祂腳凳前下拜(7)。
「耶和華啊,求祢興起,
和祢有能力的約櫃同入安息之所!(8)
願祢的祭司披上公義!
願祢的聖民歡呼!(9)
求祢因祢僕人大衛的緣故,
不要厭棄祢的受膏者!」(10)

耶和華向大衛、憑誠實起了誓,
必不反覆,說:
「我要使你所生的
坐在你的寶座上(11)。
你的眾子若守我的約
和我所教訓他們的法度,
他們的子孫
必永違坐在你的寶座上。」(12)。

因為耶和華揀選了錫安,
願意當作自己的居所(13),
說:「這是我永遠安息之所;
我要住在這裏,
因為是我所願意的(14)。
我要使其中的糧食豐滿,
使其中的窮人飽足(15)。
我是使祭司披上救恩,
聖民大聲歡呼!(16)
我要叫大衛的角在那裏發生;
我為我的受膏者預備明燈(17)。
我要使他的仇敵披上羞恥;
但他的冠冕要在頭上發光。」(18)。

本篇第八至十節是引用「代下六41-42節」,此段經文係所羅門王建造聖殿竣工,在獻殿儀式中的一段祈禱文。因此,本詩可能寫於選民被擄歸國,在完成重建聖殿後,為聖殿奉獻典禮而作的一首詩(參:拉六13-18)。

本詩分為兩大段。前段(1-10)節,是寫大衛尋找約櫃的心情和向神的祈求。後段(11-18)節是寫神的回應和祝福。本篇與第一二○篇,皆屬「戲劇詩」。詩人把自己的情緒與對神的期望,藉由他所塑造的兩個關鍵性人物(大衛和耶和華)的對話中呈現出來。而詩人(主述者)多半隱身舞台後,其情感毫不介入,儘量由兩個主要人物的對話演出。換言之,本詩的敘述觀點是第一人稱,但他所吟唱的不是個人經驗,他投入角色的意識,使用第三人稱(大衛和耶和華)的敘述和對話。因此,敘述觀點雖是第一人稱,卻是客觀、冷靜。

使用對話來說明事件、表達情感,比抒情的方法更生動與說服力。並且容易使讀者明白主題所在。比如從本詩得知大衛的心願,他一直為找尋約櫃的下落而寢食不安,並且一心要把約櫃安置在他計畫中錫安的聖殿裏,大衛的心願與神的心是一致的,神也是願意揀選錫安當作自己的居所,所以本詩的主題自然浮現出來,就是「合神心意」。前篇(131篇)的主題「尊主為大」,我們的心(魂),就是我想(知)、我愛(情)與我要(意),必須謙卑順從神的旨意,才能平穩安靜;而本篇則更積極的繼續闡述,一個斷過奶的孩子,在長大成人的當中,他的心,就是所想、所愛、所要是與神的心密相契;因此,他所祈求的,必蒙神加倍賜福,如同大衛是合神心意的人(徒十三22),蒙神應許賜福而受寵若驚(撒下七18-21)。

一、大衛的心願(1-5)

1.求神記念大衛的苦難(1-2)

首二節是主述者向神祈求的話,作為全篇的開場白,然後主述者隱身幕後,讓說話以面具(persona)演出。

「大衛所受的一切苦難」是包括:

a.大衛受掃羅嫉妒追殺而淪落逃亡的生活。

b.在掃羅年間,無人在約櫃前求問神(代上十三3),因此百姓信仰墮落,國家屢遭外侮,大衛又自顧不暇,有志難伸。其心中之痛不言而喻。

c.大衛一心想為約櫃尋得居所(5),所以他為了籌措建殿工作,費財費力,他說:「我在困難之中為耶和華的殿預備了金子……」(代上二十二13)。

大衛因著神的緣故,忍受許多的苦難,如同保羅為主也受盡危險患難(林後十一23-27),他說:「除了這外面的事,還有為眾教會掛心的事,天天壓在我身上。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林後十一28-29)。主述者以大衛所受的一切苦難,影射當時被擄歸國的選民,也為重建聖殿遭遇許多挫折困苦。但是,神必然記念我們因信心所做的工夫,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因盼望我們主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帖前一3)。

2.大衛許願(2-5)

大衛最大的心願是為耶和華的約櫃尋得居所。他說:「看哪!我住在香柏木的宮中,神的約櫃反在幔子裏。」第二至四節,詩人採「誇飾」手法,描繪大衛愛神至深的表現。約櫃尚未尋得妥善固定的居所前,大衛決不進入自己的居所睡覺。並且每一節經文各以兩行的平行「疊敘」,使大衛向神「起誓」、「許願」的話更堅決有力。這也暗指被擄歸國的選民強烈愛慕神和聖殿的寫照(參:詩一三七1-6)。

二、敬拜與祈求(6-10)

1.恢復敬拜神的生活(6-7)

本小段富戲劇性的描述大衛和隨行眾人終於找著約櫃的下落,而且存歡喜敬虔的心敬拜神。第六節開頭,原文有「看哪」,表示當他們獲知約櫃的下落而興奮之情景。「聽說」,表他們到處走訪探聽約櫃究竟在何處。

「以法他」是猶大伯利恆之原名(創三十五19),約櫃預表基督。預言基督將降生於伯利恆(彌五2)。經上說:「基督是大衛的後裔,從大衛本鄉伯利恆出來的。」(約七42)。

「基列耶琳」是屬猶大支派分配的屬地,在猶大與便雅憫交界之西,乃屬猶大山地諸域之一,英譯作「樹林的田間」。經上說:「約櫃在基列耶琳許久;過了二十年,以色列全家都傾向耶和華。」(撒上七2)。換言之,約櫃在基列耶琳二十年中,無人尋求神,一直到大衛作猶大和以色列王,攻取錫安的保障,才率領眾人從基列耶琳將神的約櫃運到耶路撒冷,他所預備的地方(代上十五1、3)。

經上說,眾人將神的約櫃請進去,安放在大衛所搭的帳幕裏,就在神面前獻燔祭和平安祭。獻完了,就奉耶和華的名給民祝福。大衛派幾個利未人在耶和華的約櫃前事奉、頌揚、稱謝、讚美耶和華以色列的神(代上十六1-2、4)。所以大衛帶領百姓,又恢復敬拜神的生活。第七節下,思高譯本譯作:「並在祂的腳凳下崇拜說……」顯示八至十節是大衛與眾人在敬拜神的聚會中向神所祈求的話。

2.祈求(8-10)

①求神與約櫃同入安息之所(8)

本詩再三的將「耶和華與約櫃」並列(2、5、8)。稱約櫃是「雅各的大能者」、「有能力的約櫃」。而詩篇二十四篇的主題,正是在闡述介紹這二者的關係。「耶和華」是自有永有的意思,是天地的主,所以理當登耶和華的山,尋求敬拜耶和華真神(詩二十四1-6);耶和華又是榮耀的王,在戰場上有能有力的耶和華,是「雅各的大能者」,當神有能力的約櫃興起所到之處,仇敵就四散,從祂面前逃跑、消滅(詩六十八1-2)。因此,耶和華和祂有能力的約櫃同入安息之所時,眾城門、永久的門戶都要抬起頭來,敞開心門,高舉、尊榮祂(詩二十四7-10)。

②願祭司披上公義、聖民歡呼(9) 抬約櫃的祭司不僅要穿上禮服,更要遵守神的教訓,就能得神同在,得勝蒙福,歡呼喜樂。以利的兩個兒子是惡人,不認識耶和華,素行不良,與敵人爭戰時,抬約櫃出戰,仍然敗北。

大衛再次準備搬運約櫃,對祭司們說:「你們是利未人的族長;你們和你們的弟兄,應當自潔,好將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約櫃,抬到我所預備的地方。因你們先前沒有抬這約櫃,按定例求問耶和華我們的神,所以他刑罰我們;於是祭司利未人自潔……利未子孫就用杠,肩抬神的約櫃,是照耶和華藉摩西所吩咐的。」(代上十五12-15)。

今日,每一位受洗歸入基督的,就身分言,都是披戴基督(加三27);在行為上,也要披戴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羅十三14)。

③求神勿厭棄受膏者(10)

有人質疑本篇若是以色列人從巴比倫被擄回來後所作的詩,那時歸回的選民並無受膏的王,但本篇為何再三提到受膏者?事實上,本篇的受膏君王(10、12、17、18)都是指那將要降生的耶穌基督而言。根據先知預言,彌賽亞必須等到被擄歸回的選民,重建聖殿,那時錫安要生出子來,成為選民素來所盼望的掌權者(17上;彌五3-5;路二25、38;徒二十六6-7)。

三、神的答覆(11-18)

1.對大衛的應許(11-12)

大衛說:「因他揀選猶大為首領,在猶大支派中揀選我父家,在我父的眾子裏喜悅我,立我作以色列眾人的王。耶和華賜我許多兒子;在我兒子中揀選所羅門坐耶和華的國位,治理以色列人。」(代上二十八4下-5)。大抵神揀選的旨意和脈絡已清晰可尋。至於神應許大衛,本段第十一節是肯定語氣。這是預言從大衛所生的基督,要坐在他的寶座上作王。如經云:「你要懷孕生子,可以給他起名叫耶穌。他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主神要把他祖大衛的位給他;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遠;他的國也沒有窮盡。」(路一31-33)。

第十二節的應許是假設語氣,是神附帶條件之下的應許,就是「你的眾子若守我的約和我所教訓他們的法度」,則「他們的子孫(也)必(shall also)永遠坐在你的寶座上」。如果「他們的子孫」不守神的約和法度,則無法永坐寶座上。所以被擄歸回的選民若抓住第十二節的應許必落空,他們是根據第十一節的應許。本段是針對第二至五節所答覆的話,由於大衛心中愛慕神的殿,向神起誓,神也向大衛起誓,應許賜福其子子孫孫永坐他的寶座上。神說:「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

2.對錫安的應許(13-16)

本段是針對第八至十節的答覆

a.神揀選錫安(13-14)

第十一上半節與第十三節是主述者的引言,其餘的都是耶和華答覆的話。在此,強調神的意願;神「願意」揀選錫安,當作自己的居所。此處的「居所」是單數、指錫安,而第五、七節的「居所」是複數。說明神的約櫃曾隨行以色列民於曠野,進入迦南,先後停於吉甲、示羅,又被擄到非利士地,然後被隱藏在基列耶琳,可說是居無定所。及至聖殿完成,約櫃被遷入聖殿,也是神所願意、所喜愛的,神說祂愛錫安的門,勝於愛雅各一切的住處(詩八十七2)。錫安就被建立成為神永遠安息之所。

b.賜福錫安(15-16)

詩篇第八十七篇,神賜福錫安,使她成為多子的樂母。本篇神賜福錫安糧食豐滿,凡饑渴慕義,仰望神慈愛的必得飽足(詩一四七9-11)。神又使祭司披上救恩、聖民大聲歡呼。先披上公義,才能披上救恩,得救恩才有喜樂的歡呼。保羅說:「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在這幾樣上服事基督的,就為神所喜悅,又為人所稱許。」(羅十四17-18)。

c.堅立受膏者(17-18) 「大衛的角」是受膏者基督的暗喻,祂要在錫安發生,祂的角要如芽成長茁壯。神要為受膏者預備明燈,保存所立的王,就是耶穌基督要坐在寶座永遠為王。並且祂要成為拯救的角,打敗仇敵,拯救世人,如經云:「在他僕人大衛家中,為我們興起了拯救的角。拯救我們脫離仇敵,和一切恨我們之人的手……叫我們既從仇敵手中被救出來,就可以終身在他面前,坦然無懼的用聖潔公義事奉他。」(路一69、71、74、75)。

結語


選民被擄七十年後,歸回錫安,重建聖殿、聖城,再次尋求神、祈求神,使他們恢復敬拜神的生活,與神和好,他們的祈求與愛神的表現是合神心意,因此蒙神應允賜福。


作者: 言成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1993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