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191期1993年8月)
信仰社會:[聖靈月刊]或多或少給他一點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小雅


原本我一直以為,我們的社會是最富人情味的了,直到那一次,我才有不同的體會。

有一個晚上,和外子因事到市中心去,因為事先已和大姊、姊夫約好碰面,於是,外子去停車,我乃到處找公用電話亭打電話。沿著停車場,找了四、五分鐘,終於看到了電話亭,於是快步走上去,投了錢才發現,那具電話機「停用」;再找了一陣子,還是找不到亭子,而後碰巧瞥見隔二、三間店當中有一戶商家門半掩,裡頭有人看電視。於是我硬著頭皮前去叩門,向店東借打個電話,沒想到,鼓起莫大的勇氣,掩著自己的「羞澀」,卻讓店主大辣辣的推辭,一句「到那邊的公用電話去打!」就把我趕出門口,但因事情緊迫,我還是厚著臉皮走進去,再試一次「那個電話壞了,能否向您借用電話?」結果老闆又回了一句「沒有啦!」,又將我趕了出來。 最後,我找到外子,和他放棄好不容易找到的車位,到別處找「公用電話」。

記得大學時代,有一回到陽明山登山,因為天氣很冷,於是一夥人商量,先打個電話回家,請家人熬個薑湯,給大家「袪寒」。找到了公用電話,才發現沒有硬幣,欲和商家換,老闆卻說一定要消費,那回,也為了一個一元銅板,買了一條口香糖。

現在,類似情事出現在新生代身上。

班上的學生,每當有人忘了帶學用品向同學借時,大家總是借得不情不願,於是我利用學生拾來的鉛筆或橡皮擦借這些人,後來才漸漸有人肯借給他們;我則一面提醒忘了的同學盡量減少忘記的次數,同時告訴學生,給人方便是件美德,能教對方心裡很舒服、很溫暖。後來,他們也能漸漸地體會。

而我自己也曾遭遇一樣的事。大學時代有一位同學常向同學推銷東西,賺點外快,但和她一塊兒吃飯,總不免要幫她付帳;後來,她的父親過世,我們去參加,我和另一位同學才知道她的家境不好;從此,我倆就都不提付錢的事,有機會就幫一點。

我上班會經過一個T字路口,有一回,我與前面的車隊隔了二輛車的距離,在轉彎時,才發現交叉處還有一排很長的車陣,但是來不及剎車了,只好衝過去,沒想到,那車隊並沒有動,原來他停在那兒,讓我先過,頓時心裡覺得很舒服,我用力地向那位駕駛點點頭。其實我不趕時間,他卻能給我方便,我很感謝他!

聖經上告訴我們要愛人如己,這個「人」並未限制「可愛的」或是「親近的」人,所以須要協助的,我們或多或少給他一點;事實上,我們給的不多,在受的人心裡卻有上千上萬的感謝呢?


作者: 小雅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8/01/1993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