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民
一次搭一位年輕弟兄的車順路回家,途中談起他即將結束十年的軍職生活。並且腹中已有一番計畫,打算開創他人生的第二段事業。有為的青年都設想得遠,也頗能胸有成竹地預估未來的生涯規劃。
當談及他所屬的教會及其他許多類似的教會聖工現況時,他用心地聽完,你的意思指:「獻身的問題﹖我從未把這件事考慮在內。」我回答:「不,不是投入聖工就得考慮全職事奉或傳道工作……」
我們不難發現主內胸懷大志的青年,在教會中要看有才識、有能力者較過去十年、二十年多得多。但是,我們也常常看到投入聖工的同靈是「越有心者,越多職分。」難道教會內人才不夠用嗎﹖或真的都很忙嗎﹖還是沒有心的人很多呢﹖
如果可行,應該統計一下大專畢業生占本會人數多少﹖從事聖工者又有多少﹖再統計三十至五十歲的信徒占本會信徒數比率有幾﹖已從事聖工者比率又有多少﹖
趁早培育、不斷挖掘
教會缺乏那些事工人才﹖領導者有責任宣導、勉勵,並且提供管道受訓。如:翻譯人員、領會人員、青少年帶領人員、各種團契的負責人、詩班帶領人、福音推展人員……,本來只有求學、服務的青年,還未完成業學或兵役前,就要「預約」,勉其生涯規劃,早日接受特定事工訓練加入事工行列。
另外,給予初信者或青少年道理的培育也很重要。從基礎做起,「見習」是很重要的準備階段,也是「隱藏」自我靈修的時段。教會有許多基本的聖工,如:協助接待、見習教員、詩班成員、投稿、跟隨訪問慕道者、領詩、車輛管理……等,都需要有人來做,更多的人來投入。
事工訓練有速成的,如前段所列,學習幾次後,即可慢慢進入情況;然而教會更需要非速成的事工訓練,如翻譯、司琴、資訊、美工、詩班帶領、負責人、團契帶領人員……,這些事工並非三兩天或一兩次就可以培育出來的人才,宜趁早挖掘,先給予學習的階段,半年、一年,甚至更久的培育,才能適當地接任。
導引信徒投入聖工
教會需要那種事工﹖要宣導、要呼籲!青聯會把年齡界定在十八至四十歲間,低於十八歲或超過四十歲仍不乏正在聖工行列者,然年輕就是財富也不無道理,我們當善用最有精力、又學習力旺盛的年輕階段,使這批精英看到教會的需要,在計畫其未來的生涯中,將投入某項事工作為他人生學習的方向,不但要做,且要做得「美」!
果能喚醒每位年輕人的心志,投向屬靈的事業,那麼我們必樂見教會人才濟濟,不再見「身兼數職」、「疲於奔命」的現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