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06期1994年11月)
信仰社會:[青年團契]擔代他們的軟弱──正視非主內聯婚的肢體(上)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馬法達




根據總會總務處參考區辦事處及婚姻介紹人所報予之統計資料:1993年至1994年6月間,主內聯婚有251對,嫁娶非主內者有151人,顯示青年嫁娶非主內的比例偏高,值得大家重視與關心。

在律法時代,耶和華囑咐祂的選民不可與異族通婚(出三四14-16;申三3-4),而先知瑪拉基更嚴責百姓娶外邦女子為妻,是行一可憎之事,應予剪除(瑪二11-12),因為這些外邦女子將邪教異俗帶進以色列,褻瀆了神的聖所和聖地,並且神的百姓也偏離了耶和華的教訓。使徒保羅也勸勉信徒不可與不信主的人相交,不要同負一軛,因為那是不相配的(林後六14)。

一個相配的婚姻真的有必要嗎?其實古人所說的「門當戶對」並非過時的觀念,這在今天仍然適用。所謂「門當戶對」是指彼此門第、背景相同,也就是有著相同的信仰與價值觀、教育和經驗,兩人若有更多的相似處,那麼婚姻必更加和諧美滿;沒有這些,雖然婚姻也可能成功,但需要調適付出的代價卻大大增加。

經云:「二人若不同心,豈能同行呢?」(摩三3),夫妻信仰不相同,也表示了兩人思想觀念上有若干程度的差異,若是想法相去甚遠,那麼產生衝突的機會自是愈高,再者兩人若無同樣的信仰,必定不能分享生活中一些很重要的部分。由研究的統計證明,異族通婚的離婚、分居比率,是同族、同信仰通婚的二到四倍;可見合宜的婚配正是成功婚姻最重要的基礎。

選擇一個信仰不相配的人生伴侶,不僅較易造成悲劇性的婚姻,同時還可能在信仰的路上迷失了方向,甚至喪失靈命。總之,信仰與婚姻息息相關,一個合神心意的婚姻,始於夫妻雙方都以神為家庭的中心。



婚姻路上風險多

「對於一個心中有神的人而言,選擇嫁娶非信主者,無異是選擇一條艱辛且充滿危機的婚姻路。」一位曾身為教會負責人的弟兄語重心長地說。信與不信的人結合,的確會產生問題和困難,對你我都是很實際的事。


1.屬靈生命的變質

「不信主的人其價值觀與基督徒多有差距,他們對生活的要求可能不會站在基督徒的立場來考慮,如主內弟兄為了滿足另一半對物質生活的需求,而捨聚會敬拜神的時間,去拼命工作賺錢,那麼離開信仰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位資深的婚介也認為,並非娶進未信主者的風險就會較少,「他們的妻子信仰不同,萬一小孩生病了,不知禱告靠神,對奉獻的事有意見等,也會造成婚姻生活的困擾。」

主內有不少弟兄年輕時熱心聚會、積極參與事工,可惜自從娶了非主內者為妻後,便疏遠教會,隨波逐流,教會也平白損失大好人材。類此案例,不乏其數。

有些嫁娶非主內者因婚後缺乏屬靈的生活環境,換言之,丈夫與妻子不能一同讀經、禱告、上教堂敬拜神,長此以往,生活在安逸中,便逐漸為世俗所同化,不再堅守信仰的原則。屬靈生命若能在相互的激勵下,愈見豐盛;反之,則會日漸萎靡。


2.精神或肉體的逼迫

一般世俗的家庭,多半仍保有祭祖及種種習俗迷信之事,儘管年輕人不講風俗,不干涉信仰自由,但公婆或其他長輩可能有意見,尤其遇到婚喪喜慶時,繁文褥節,抵觸信仰,便面臨極大的考驗,此尤以姊妹嫁入非信主的家庭,所承受宗教信仰的衝突較多。

據聞有一姊妹懷孕時,她婆婆在屋內貼滿了符咒,且多有禁忌,令她不勝其擾。


3.下一代的宗教教育問題

由於夫妻雙方的信仰不一致,孩子們的宗教教育也無法建立起來。筆者走訪了幾位嫁娶非主內的同靈發現,他們大多不為子女的信仰作主,而選擇讓子女長大明白道理或另一半諒解後,才為他們受洗歸主,以其另一半未信的姊妹之例子尤甚;也有弟兄雖然讓自己的孩子受洗,卻因妻子未信主,其子女也未曾參加聚會。

如果下一代無法出生即受洗,但仍能到教會接受宗教教育,那麼尚堪足慰;倘使他們早已隨從世俗而去,不認識主,那麼身為父母的一定感到遺憾萬分。一些調查顯示:在父母彼此信仰不同的家中長大的孩子,所遇到的困難,比在父母信仰相同的家中長大的孩子來得多而明顯。

有一姊妹與公婆同住,由於小孩是由婆婆照顧,耳濡目染之餘也跟著拜拜,或被婆婆帶去收驚,她也無可奈何。

當保羅和西拉向禁卒傳福音時告訴他,「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十六31),於是禁卒和他全家,因為信了神,都很喜樂(徒十六34)。可見建立一個基督化的家庭,是幸福喜悅的泉源。

倘若已是非主內聯姻,那麼就當努力帶領全家來信主,共沐主恩。經云:「若有不信從道理的丈夫,他們雖然不聽道,也可以因妻子的品行被感化過來。」(彼前三1);「你這作妻子的,怎麼知道不能救你的丈夫呢?你這作丈夫的,怎麼知道不能救你的妻子呢﹖」(林前七16)。只要以好品德感化未信主的另一半,時常為他代禱,假以時日,另一半也可能同來信主,同時夫妻二人聯屬在主裡,也是解除婚姻與信仰危機的最佳途徑。

至於子女乃是神所賜的產業,為人父母者理當善盡教養之責,使他們走當行的路,得虔誠的後裔。縱使另一半尚未信主,也可以造就孩子們的宗教信仰,如提摩太的信仰正是源自於其外祖母和母親,他的信心愛心皆為當地人所稱讚,以後成為神所重用的器皿。



問題出在那兒呢?

主內聯婚為聖經所指示,在教會極力地宣導鼓勵下,仍有不少青年嫁娶未信主者,為什麼他們願意選擇這條辛苦的路呢?依觀察至少有下列幾點原因:


1.無知或不重視

有些青年從小未接受完整的宗教教育,不常參加聚會,所以不知道或不重視主內聯婚的重要性,當然婚姻往外發展的可能性也較高。

此外,家長的態度也很重要,某婚介指出,「當事人比較不好意思談嫁娶之事,如果父母適時鼓勵或主動關心,那麼就不會與未信主者結婚;一般說來,從小信主的青年,嫁娶非主內的比例較低。」所以父母對於子女是否在主內聯婚的影響力很大。

蔡姊妹在媒妁之言及家人的認同下嫁給未信主的先生,年輕時的她,並不知道不應嫁非主內者;所幸,婆家也是個極開明又不拜拜的家庭,使得她的宗教信仰未受到干預。


2.主內佳偶難尋?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可是理想的伴侶有時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況侷限於有限的環境、特定的條件下找尋對象,則選擇性便大大地減低。除此之外,感情也常教人捉摸不定的,有時愛慕卻被拒絕,有時被愛卻不想珍惜,那種追求與拒絕的歷程,著實苦惱著青年男女,到底芳草在何方?

周姊妹是一位熱心愛主的姊妹,從小明白道理的她,很期待在主內完成終身大事,雖然經由婚介多次為她安排相親,但總是好事多磨,最後「大姊級」的她無奈地下嫁未信主的男友。

有些青年經過幾番努力後,仍然無法在主內尋見意中人,便易產生挫折感,此時如有異性的關懷趁虛而入,或條件較佳的對象出現,很可能就走上這條路。

再者,適婚年齡的弟兄與姊妹的比例失調,也是原因之一。不過根據婚介統計,其實主內適婚男女青年的人數相差無幾,只是年紀稍長的姊妹較難獲青睞。總之,若愈多的弟兄娶非主內,那麼勢必造成愈多的姊妹將被「犧牲」;反之,亦然。


3.工作環境的誘因

在大都會的環境裡,使得同族群的人際關係更形親近,換言之,每天在辦公室相處七、八小時的同事,在情感上可能比自己的家人、同學往來都較密切。因此在「近水樓台先得月」的景況下,稍不留神,極易陷入情網而不可自拔;尤其在教會中一直未找尋到理想的對象時,空虛寂寞的心靈,難抵愛情的誘惑。

由於工作環境而促成男女認識交往的現象十分普遍,主內青年因此而嫁娶未信主者的比例相當高,畢竟環境的影響力太大了,難怪亞伯拉罕特地吩咐最信賴的老僕人往他本族本地去,為他的兒子以撒娶一個妻子,否則以撒極可能在迦南地中娶當地的女子為妻呢!


4.引人信主失慎

有部分青年憑著愛主事主的熱忱,帶領慕道朋友來信主,未達成傳福音的目標,反而與對方滋生情感,進而踏上紅毯的那端,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另有人,為了追求主內的弟兄或姊妹而來慕道,雖然經過受洗後才結婚,但其信仰毫無根基可言,婚後便不來教會,成了有名無實的信徒,此類案例亦多有耳聞。

主耶穌說,「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太十16),故此,在傳福音熱心之餘,更應以智慧明哲保身,免得日後吃了虧上了當,後悔就來不及了!(下期待續)






作者: 馬法達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1/01/1994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