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07期1994年12月)
靈修小品:[青年團契]擔待他們的軟弱──正視非主內聯婚的肢體(下)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馬法達




站在他們這一邊

經云:「祂未嘗留下一樣好處不給那些行動正直的人」(詩八四11),「得著賢妻的,是得著好處,也是蒙了耶和華的恩惠。」(箴十八22),「惟有賢慧的妻是耶和華所賜的」(箴十九14),所以只要誠心敬畏神,一心遵守主道,神一定會將「良伴」賜給我們。如果一時信心軟弱,嫁娶未信者,未遵守神的命令,那麼不得神的喜悅,苦果自嚐之外,還得努力帶領未信主的另一半及兒女來信主。

時下青年擇偶時頗在乎外在條件,眼光太高,往往不易在主內找到對象,若捨內而取外,選擇了學歷較高或家庭富裕的非主內者,都是不智之舉,因為條件會改變;如另一半不求長進,家世沒落了等,未來的變化實難預料。其實神的祝福最重要,例如,曾有大學畢業的姊妹嫁給僅國中畢業的弟兄,但在妻子的鼓勵下,丈夫不斷求上進,表現傑出,夫妻恩愛,婚姻美滿;有些人在本地找不到對象,但神很奇妙地從外國或外地為他安排美眷,因此只要有信心,耐心等候,神不會不賜予賢妻般的好處。

不過,也有人認為嫁娶本是心理生理的基本需求,應該站在他們的立場想,如果他們無法嫁娶,內心所承受的煎熬何堪?除非他們有守獨身的恩賜,靠主活出喜樂來,那就另當別論。在社會上工作所接觸的異性無數,稍不留意即可能把持不住,陷入情網,難怪也有不少從小明白道理、熱心事奉的主內青年走上嫁娶未信者這條路,這是否表示他們的信心不夠堅定呢?其實就連保羅不也承認,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做(羅七19)。如果考慮到肉體的軟弱、身心的需求等因素,那麼對於他們就會多一分的諒解和關懷。

能夠在主裡聯姻,實在是神的保守與祝福,而在主內聯婚者則不應一味地批評嫁娶未信者之同靈的不是,因為冷嘲熱諷只會使人更加消沈墮落。曾有一名婚介在信徒會議時公開指出,某弟兄的子女嫁娶外邦,此舉影響所及不僅是當事人而已,也深深刺傷了其家屬的心。經云:「倒不如赦免他、安慰他,免得他憂愁太過,甚至沉淪了。所以我勸你們,要向他顯出堅定不移的愛心來。」(林後二7、8),「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加六1);我們並非贊同非主內聯婚,然而他們既是屬靈肢體的一份子,我們便責無旁貸地擔待他們的軟弱與苦處,若說他們是不體面的、不俊美的肢體,那麼我們就盡力使它加上體面,越發俊美,總要肢體彼此相顧。如果我們願意為非主內聯婚的同靈多付出一份關心、溫柔挽回,使他們發起熱心帶領另一半歸主,那麼天上的父會因而也得到榮耀的。



伸出關懷的手

如前文所分析,主內青年選擇信仰不同的婚姻對象,也包含了不足為外人道的偏執或苦衷,事情並未到無可挽回的地步,經云:「人被拉到死地,你要解救;人將被殺,你須攔阻。」(箴二四11),那麼教會當用什麼方式來關懷幫助他們呢?

某教會的負責人說:「我們願意接納這群同靈,雖然他們無法在會堂舉行婚禮,但教會仍準備禮數,負責人有空也去參加婚宴,表示關心與祝福之意。未能在主裡聯姻,確有遺憾,但不給當事人有被棄之不顧的感受。」這是教會對嫁娶非信者同靈踏出愛心的第一步。



在牧養方面,另一位也是擔任負責人的執事,提出了該地方教會關懷的具體行動與成效:

「首先我們以『跨區訪問』來了解信徒的信仰狀況。所謂『跨區訪問』是指一地方教會的教牧區域分為若干小區,每一訪問小組集合了各小區的成員為五人一組,但不包括傳道,一組約一個月一次訪問二名信徒,而被訪問的對象也不限區域,藉此促進同靈熟悉的機會。這種訪問方式打破傳統勞動傳道及少數聖工人員的作法,並且去除家庭聚會造成信徒只熟悉同一小區信徒的缺點,經過一年多的實行之後,不僅信徒之間的感情增進了,互相得到造就,同時還發現了不少迷失的羊。」

「當我們發現有同靈的另一半未信主時,首先要鼓勵這位嫁娶未信主的同靈剛強起來,然後再安排一位與其另一半年齡相仿的弟兄或姊妹接近他的另一半,並透過弟兄或婦女團契的活動來關心吸引他們的另一半,有必要時,再適時予以協助。這種隱藏式的輔導法,較不會引起當事人的排斥感,假以時日,在聖靈的帶領下,便見美好的果效。」



他並舉出三個實例說明其成效:

(1)郭姊妹與她未信主的先生常有摩擦衝突,有人說她已經迷失很久了,沒用的,我說不行,還是得關心。訪問之後知道她先生認識簡弟兄,於是再度訪問時便邀簡弟兄一同前往,建立友好的關係,一段時間之後,郭姊妹身體欠安,她先生意識到沒信主不平安,竟主動要求教會為之去除偶像。有一天下著大雨,我們撥空去探訪,而他們夫婦正要去看醫生,看到我們十分感動。而現在,郭姊妹的先生也和她一同來參加安息日的聚會,並要求在這次靈恩會受洗。

(2)林姊妹的小孩有參加兒童聚會,但因先生未信主,不敢讓小孩受洗,於是我們特別關懷她的小孩,使做父親的感受到子女在接受宗教教育後,有良好的表現,透過孩子傳遞信仰的訊息。

(3)另有一位姊妹也是失落很久了,她和她的先生都是知識分子,小孩也接受高等教育,她先生頗有個人見解,訪問他時總是侃侃而談,傳道也耐心地傾聽。有一次她的孩子想去念神學院,需要教會提具証明文件,教會很樂意也很快地幫他們辦妥,令他們很高興,現在她先生不會拒絕教會,這便是好的開始,我們還是繼續帶領他們。

「總之,透過全體總動員的跨區訪問,隱藏式的輔導,團契活動的媒介及各種機會關懷,在無形之中使當事人感受到教會的愛心,進而接受信仰。這種結合了牧養與宣道的聖工,也許未能收立竿見影之效,卻最直接也最無殺傷力地幫助了嫁娶未信者的同靈。」

執事進一步打比方說:「罪人通常不認為自己有罪,因為在他所接觸的環境,都是為非作歹之事,他視為理所當然。一定要將他導入健康光明的世界中,經過比較反省後,才有醒悟為善的可能;同樣地,我們必須循循善誘將他們帶領進入信仰,使他們有機會接觸到真理。」

「人若看見弟兄犯了不至於死的罪,就當為他祈求,神必將生命賜給他」(約壹五16)。為他們代禱,求神施恩憐憫,也是關懷嫁娶非主內者之同靈的好方法。

保守在神愛中──對青年的建言

婚姻與愛情是我們一生中最具挑戰的大事之一,沒有比伴侶的選擇更能影響家庭幸福的了,就基督徒而言,還攸關著屬靈生命的興衰;所以主內青年應建立主內聯姻的信念,在婚姻的事上自我警惕。

然而肉體的軟弱,難免使人陷於情慾而不能自已,經上說:「你們卻要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聖靈裡禱告,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仰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憐憫,直到永生。」(猶20-21),因此也當儆醒禱告,求神保守我們的心思意念,不受惡者誘惑,保守在主的愛中。

倘若遇上一位令人心儀的非主內對象時,傳道建議,假使對方不排斥信仰,有誠意到教會查考道理,那麼才與之交往,帶領他歸主,在主裡合而為一,否則不要輕易試探神,嫁娶非主內。

婚姻是一條不歸路,主內未婚青年應認清它的神聖性與重要性,在選擇對象時以榮耀神為中心,憑信心,不憑眼見;不能只重視屬世條件,如外貌、學歷、財富等,而置神的教訓於度外。



發揮影響力──對父母的建言

農業社會民風純樸,青年男女的婚姻多由家長指引,兒女對於自己的終身大事較無決定權;然而時代變遷,現代社會,年輕人自主性高,多不願受別人安排,而父母親也較少干預子女的婚事,退而扮演著協助的角色。不過家長對於子女的終身大事仍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如果父母經常耳提面命,灌輸子女主內聯婚的重要性,時常為他們的婚事代禱、關心與鼓勵,那麼子女較能於主內聯婚;最不該的是,過於尊重子女,任由他們與非主內者交往,漠不關心子女的終身幸福,完全未盡為人父母的責任。



促進主內聯婚──對教會的建言

求學、就業、結婚、生子為人生必經的歷程,尤其要通過婚姻這個關卡,變化最大,若有所偏頗,就影響信仰,疏遠教會,對教會而言亦是一大損失,所以,教會應重視青年的婚姻問題。

目前各地教會均設有婚姻介紹人(婚介),為主內適婚男女撮合聯姻,其立意頗佳,但由於現代青年均接受高等的教育,自我意識較強,已無法與過去雙方當事人未謀面即談婚嫁的時代相提並論;因此,婚介的觀念,若仍停留在農業社會時代,以老舊的方式安排相親,恐難為時下青年所接受。

某婚介為一大姊級的姊妹引介對象,見面後,該姊妹發現對方信心冷淡,又有抽煙等壞習慣,便婉拒婚事,未料婚介竟責備她沒有愛心,使得該姊妹備受委屈,也認為婚介未見誠意。

因此婚介應常與青年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需求,始能促成美事,倘若只是施以愛心的壓力,反而會引起青年的反感,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在此我們有幾點建議:

(一)提升婚介的素質:婚介除有為主內青年穿針引線的熱忱之外,應注重禱告,因婚姻是神的配合。如亞伯拉罕的老僕人為以撒完成婚姻大事,其過程都是藉著禱告,求神帶領才成全(創二四12、26-27)。

(二)婚介須再教育:定期舉辦講習進修會,提供相關課程,俾使婚介了解社會脈動與年輕人的心態,同時婚介們也可藉此機會聯誼,交換心得。

(三)加入新血輪:部分婚介年事已長,思想觀念難免與年輕人產生代溝,所以可鼓勵年輕的已婚夫婦,加入此聖工的行列。

(四)加強社青聯誼:透過社青團契的組織、社青聯誼等活動來促進主內未婚青年的認識,但應把握分寸,不失隨便。

今日我們重視主內聯婚的重要性,因為它關乎婚姻的幸福、靈命的存亡,以至於教會聖工的興衰。希望教會積極促進主內聯婚,並關懷堅固嫁娶未信者的同靈,建立基督化的家庭,榮神益人!






作者: 馬法達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2/01/1994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