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12期1995年5月)
主題特寫:[青年團契]細閱身邊人──關懷篇(異地關懷情)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滌竹



目前,在我所屬的教會中,常看到許多弟兄姊妹,他們有他們特殊的語言、嗓音、腔調,膚色顯著的黝黑,烏黑且深遂的雙眸,彷彿正透露著他們是山地信徒的訊息;從台東、花蓮等地輾轉遷徙到這純樸的小鎮,他們的活力,無形中給這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教會,注入一股新的力量,讓人感到可喜!

安息日聚會前的詩歌練唱,一位穿著入時、頭髮裝扮時髦的山地青年緩慢地趨前揮唱;台下靠窗邊後幾排的山地姊妹們,在照顧幼兒之際有一句沒一句地喝著,聲音悠揚,一點也不在意襁褓中幼兒給她們的干擾;年輕的山地姊妹,蓄著修長的指甲在翻閱詩譜中展現。幼稚班的成員中,七成以上都是這些山地信徒的後代,個個活潑可愛,比一般平地信徒的小孩多了幾分自在;往往在上課當中,若有一位山地小信徒要喝茶或尿尿,那麼就會帶動整班的小朋友都有同等的需要,一下子,人就少了好多,非得要等他們都回來,未完的故事才得以繼續。雖是如此,其中有一位小朋友,他上課專注的神情、反應、秩序,在在都令人激賞,詢問之下,才知道他是第三代的山地小信徒,與我們刻版印象中的模樣,有著大相逕庭的差異。

在這段相處、適應融和的期間,曾聽到信徒抱怨說:「現在的山地青年來聚會,女的穿著是愈來愈花俏,男的則愈來愈跟流行,與時下前衛的未信者幾近,沒什麼兩樣。」一位宗教教育系的老師也因看到兒童秩序無法掌控,歸罪說:「沒辦法,多數的山地小朋友為表親,他們常團體行動,所以較難控制。」聽到這些,我個人以為是彼此習性不同,並不能就此斷定其資質的良窳。一位弟兄曾中肯地指出:「山地青年只要是從小接近神,有信仰根基,長大之後,不論當兵、工作,自己就會尋找教會,遇到困難時,更能顯示出他們單純的信心來。至於他們的穿著,在傳統服飾的選擇上本來就是用較鮮豔的顏色來搭配,對他們而言,這就是表示尊敬、美麗的象徵,無形中影響他們其他服裝選擇的類比現象,這跟他們的民族性有關,我們不能用異樣的眼光來定論它。」另外,小孩本來就是一個活動體,他不斷地活動,以便學習生活的技能,平地的小信徒不也一樣嗎?所以不論是山地信徒或平地信徒,在主裡就是一家人,更應該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摒除根深柢固的偏見──諸如山地人認為平地人就是奸詐、矯飾,所以遇著平地信徒就提防小心,在彼此的溝通上也以同族為主,不樂與平地信徒為伍;而平地信徒也以與山地信徒語言不通,看不慣而不相往來,這豈不成了我看你眼中有刺,殊不知自己眼中有樑的盲點嗎?

每當到山地教會去訪問,總能深深感受到一股清新之氣,個個攜老扶幼地來歡迎,一句「哈利路亞」把原本陌生的尷尬給化解開來,不久之後也就能一起口唱心和地詩頌讚美神。他們親自下廚,共享愛餐;他們引領參觀所辛苦建造的會堂,莊嚴肅穆,尤其是矗立在交通不便的高山上。我想只要有被接待過的人,此時必仍溫暖滿懷!

而今,他們因工作的關係,離鄉背景地來到平地,我們是否也該像他們一本初衷的心來回饋他們呢?一句關懷問候的話,安息日愛餐時主動和他們話家常,了解他們是否有什麼困難,互相幫補代禱……等,都可以因我們小小動作,而使這個難寫的「愛」字更加落實。我常在想凡事都有神美好的旨意,要藉此機會讓我們互相學習、效力,我們豈能不好好珍惜這個難得的機會?






作者: 滌竹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5/01/199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