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12期1995年5月)
真理論壇:[聖靈月刊]當代基督徒的價值觀

效主

在我們一生中,真正富有價值者,值得我們盡全力去追求。倘若以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去追求那可有可無的事物,實在不合成本效益原則;若所追求到的,是沒有價值的,那更是莫大的損失﹗什麼是真正富有價值的﹖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不過,我們可以一最簡單的方法來判別─主耶穌所有的,就是真正富有價值的;主耶穌所不看重的,就不是真正有價值的。

一、主耶穌所不看重的

1.身分

主耶穌在世是一位木匠,也是木匠的兒子,祂的母親及弟妹們也是平凡人,所以主耶穌在世的身分非常卑微,因此連家鄉的人都厭棄他(可六3;太十三55~57)。主的身分是如此,何況我們呢﹖何必為身分的高低而煩惱﹗

2.錢財

主耶穌的錢財有多少﹖為了繳丁稅,連一塊錢(丁稅是半塊錢)也沒有(太十七24~27)。主曾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太八20)。然主在世雖貧窮,卻仍生活得好好的,我們是祂的兒女,豈有忍飢受餓之理﹖因此,貧窮並不等於必須為生活憂慮,只要先求神國神義,生活自然無慮(太六25~33)。

(1)在錢財上富足重要嗎﹖

主耶穌說了一個比喻:有一個工於計畫、善於積財的財主對自己的靈魂說,靈魂啊﹗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樂吧﹗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給誰呢﹖凡為自己積財,在神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路十二16~21)。可見為自己積財是沒有價值的,真正有價值的是在神面前富足。主叫我們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十二15)。

(2)你的錢財是否已成了進天國的絆腳石﹖

有一次一位少年官求問耶穌,做何事才可承受永生﹖耶穌告訴他要遵守誡命,那人說,這一切他從小都遵守了,耶穌聽見了,就說:「你還缺少一件;要變賣你一切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他聽見這話就甚憂愁,因為他很富足,耶穌看見他就說:「有錢財的人進神的國,是何等的難哪﹗駱駝穿過鍼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路十八24~25)。由此可知,錢財不但不能讓我們進天國,有時反而成為進天國的阻礙。

3.權勢

主耶穌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約十八36)。由此看出,主耶穌沒有、也不願有世上的權勢。我們也不屬這世界,何必追求世上的權勢﹖何況權勢容易使人腐化。

4.地位

主耶穌是一位木匠,約三十歲出來傳道,周遊四方行善事、醫病趕鬼。有一次主行了一個大神蹟,以五餅二魚讓五千多人吃飽又剩下很多,眾人因此強逼祂作王,祂卻反而獨自退到山上去了(約六15)。因此,主耶穌可說沒有、也不願有世上的地位。主是天上真神降生於世,祂都不必有什麼地位了,何況我們﹖我們實在不應去追求地位,何況地位是上去歡喜,下來痛苦;爬的越高,跌的越慘。

5.學問

有一次節期,主耶穌上殿裏去教訓人,猶太人就希奇說,這個人沒有學過,怎麼明白書呢﹖可見主耶穌並沒有世上高深的學問。祂教訓人,並非憑著自己的學問大,而是出於神(約七14~17)。況且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傳十二12)。且知識也容易叫人自高自大(林前八1),我們應追求的是上頭來的智慧。

6.外形

主耶穌在世,祂的面貌比別人憔悴,祂的形容比世人枯槁(賽五十二14),甚至當時的猶太人把三十出頭的主看成近五十歲(約八57),確實無佳形美容或美貌使人羨慕(賽五十三2)。主是如此,難道我們好意思斤斤計較我們的外形、容貌嗎﹖

7.名聲

主耶穌在世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祂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而且不被尊重(賽五十三3)。主也不願傳名、顯揚名聲(太十二16;約七4)。所以,我們不必刻意追求名聲。

8.享受

主耶穌在世可謂席不暇煖、居無求安,有時連吃飯也沒有工夫(太八20;可六31),就是主行神蹟變餅和魚給五千多人一起吃時,所吃的餅也只是大麥餅(中下階層的人吃的)。我們在世如追求享受,實在對不起主,享受的結果也會使我們的靈力越來越消失。

二、主耶穌所有的

1.生命

救主耶穌已經把死廢去,藉著福音,將不能壞的生命彰顯出來(提後一10)。主曾說:「人子必須被交在罪人手裏,釘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復活。」(路二十四7),後來在祂受害之後,真正用許多的憑據,將自己活活的顯給使徒看,四十天之久向他們顯現,講說神國的事(徒一3),講完了話,祂就在門徒定睛觀望下升天了。保羅當日所領受又傳給我們的是什麼﹖「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並且顯給磯法(彼得)看,然後顯給十二使徒看;後來一時顯給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還在,卻也有已經睡了的。以後顯給雅各看,再顯給眾使徒看,末了也顯給我看。」(林前十五3~8)。主耶穌的復活、升天證明祂是生命之主,所以主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約十一25~26)。因相信耶穌,悔改接受祂寶血浸禮的,罪必得赦,將來必要復活得永生。

2.聖靈

主耶穌是神的兒子,也是真神在肉身的顯現(提前三16);因此,祂是由聖靈懷胎而生,神賜聖靈給祂是沒有限量的(約三34),祂樂意賜聖靈給信祂、求祂的人(約七37~39;路十一13)。主復活後升天前,與門徒聚集的時候,囑咐他們說: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應許的聖靈(徒一4)。不多幾日於五旬節,聖靈真的降臨在門徒身上(徒二1~4)。聖靈稱作真理的聖靈,要引導我們明白一切的真理(約十六13);聖靈又稱焚燒的靈,要燒掉我們內心一切的污穢;聖靈又叫保惠師,要引導、保護我們一生的路程;聖靈也叫恩膏,要賞賜我們各樣的恩惠;聖靈是賜生命的律,要使我們的靈命更新,得著真正的生命,並且復活得永生;聖靈是我們得天國基業的憑據(弗一14),有聖靈才能進天國。

3.信心

有一位父親求主耶穌醫治他犯鬼的孩子,主對他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孩子的父親立時喊著說,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可九23~24)。使徒也求主耶穌加增他們的信心(路十七5)。我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弗二8),可見唯有真神耶穌能賜給我們信心。有了信心才能勝過世界,才能得救;有了信心才有一切,因真神是一切的創造者、保治者。主耶穌常對有信心求祂恩典的人說:你的信救了你,他們便都得了恩典。

4.性情

主耶穌是神本體的真像(來一3),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祂裏面(西二9),所以主耶穌具有完全的神性,神的一切性情也只有祂才能完全地表現出來。

(1)公義

主耶穌不徇情面、不看外貌(太二十二16),責備有勢力的文士、法利賽人他們之假冒為善(太二十三13~36)。祂不按外貌定是非,乃是按公平斷定是非(約七24)。使徒稱祂為聖潔「公義」者(徒三14)。

(2)慈愛

主耶穌在世出於憐憫的心腸,醫治不計其數的病人,及趕出不計其數犯鬼者之鬼。有一次,甚至專程去拯救一位被所有人拋棄、住在墳塋裏、被鐵鍊鎖住、嚴重犯鬼的人(可四35,五1~15)。又使死人復活,將天國的福音賜給人。祂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神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祂身上(賽五十三4~6)。「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五6~8)。

(3)聖潔

主耶穌在世稱為神的聖僕,祂是「聖潔」真實的(啟三7)。祂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彼前一19),這羔羊之血能把主門徒之衣裳洗白淨了,使他們成聖(啟七13~14)。

(4)誠實

法利賽人和希律黨的人都承認主耶穌是誠實人,並且誠誠實實傳神的道(太二十二16)。祂是誠實作見證的(啟一5),我們拜祂必須用心靈和誠實。

(5)柔和謙卑

主耶穌是心裏柔和謙卑,祂叫我們學祂的樣式,心裏就必得享安息(太十一29)。

(6)追求完全

主耶穌叫我們要完全,像天父完全一樣(太五48),惟有以主耶穌所表現出的完全神性為目標努力去追求的,才能得救進天國享永生。

5.神能

主耶穌在世,處處表現出神的能力。如醫病趕鬼(徒十38)、水變酒(約二1~11)、制止暴風浪(可四37~41)、行走海面(可六47~51)、幾個餅、魚變給好幾千人吃(可六37~44,八1~8)、叫死人復活等,可知主耶穌有無所不能的能力;又如知道萬人的心思、行為以及過去、未來的事(約二24~25;太九3~4;約四16~19,十一11~14,十二32~33,十三1、11、38),這表示主有無所不知的能力,也表示祂能賞賜智慧;又如超越空間看見人、醫治人(約一47~48,四50~53),顯示祂有無所不在的能力。祂更以自己死後三日復活,證明自己是生命之主,有賜給生命的能力。具備這些神能不但能榮耀神、施恩與人,且能使人信服天國福音、使人得救。只要有神的能力同在,就能使我們成為一個施予者而非接受者。

結語

若主所無者,我們亦無,不足為奇,因我們效法的是主耶穌,而非一般世人,因此擁有或未擁有那些主所無者,其實是無關緊要的。要緊的是主耶穌所有的,那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努力去追求的,得到這些,你便一無所缺。在你一生中,你將會發現你沒有白活、沒有白跑、沒有白勞,你會心滿意足,你必可安然等候結局、安息等主再臨、享受你永生的福分﹗


作者: 效主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5/01/199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