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13期1995年6月)
主題特寫:[青年團契]疾馳、飛飆、逞心快!──談飆車族殺人事件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李維銘



根據法務部的統計資料,83年一月到十月分間,台灣地區有70805名的青少年,因為涉及刑事案件接受少年法庭審理,其中有22908人被判刑,平均每天有75名青少年因為犯罪而坐牢。與82年同期相比,其中傷害罪就增加了64.23%,法務部官員解釋,這和83年間飆車族興起,且大量傷人事件增多,應有絕對的關係。

在很多飆車傷人的事件發生後,這些青少年被質問殺人的動機時,竟是一句:「看對方不順眼」或「心情不好」,甚至沒有任何理由。對他們來說,飆車傷人,目的只是在求速度的快感與情緒的發洩,肇事後雖然有一時的不安,但隨後在同伴的歡呼聲中風馳而去,便拋之腦後了;且落網時,竟還彼此嘻笑怒罵,一副不在乎的樣子,不知已犯下重罪及所需承擔的法律責任。

目前的社會,「機車」成為青少年族群中可以誇耀身分的表彰,一些花俏的改裝車,更是飆車族的最愛,這些飆車族青少年常表現出一種獨占主義及強烈的排他性,在這種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心態下,便說明了為何那些遭追殺的受害者,往往亦是喜騎流線型機車的另一群青少年。

社會的急劇轉變,新舊制度產生了矛盾,社會風氣也日益敗壞,對於青少年是一種惡性的刺激與誘惑;在面對升學、就業的壓力,及父母的期望下,青少年頓時感覺了壓迫、寂寞與空虛,青少年開始徬徨、不知所措,繼而煩悶,便開始逃學、翹家。根據報導,這些飆車族少年犯,大多輟學在家,且多半來自問題家庭,不是父母不和疏於管教,便是管教過嚴因而逃家在外遊蕩。他們認為家庭、學校,甚至社會周遭的一切,皆與其作對,於是對一切生厭惡、排斥,進而反抗;由於善於表達情緒,不善於表達意見,在氣盛理不足的情況下,不順心之事,便訴諸於武力,以發洩其情緒。這些持刀傷人的青少年,與其說其殘酷,不如說他們無知,這種行為就像小孩虐待小動物一樣,他們根本沒有被施暴者會痛苦的觀念,也就是缺乏惻隱之心,因而對凡事感到麻木,進而有不仁之行為。

造成青少年暴力傾向的因素之一,是外在的不良訊息。由於電視電影中,一些偶像明星在片中耍刀槍的英姿,配合著慢動作的唯美表現,加上流行音樂的陪襯,便將殺人的暴力行為包裝美化了,而這些情節也深植於善於模仿的青少年心中。經由對偶像明星的崇拜,進而模仿電影中的情節,使青少年逐漸失去辨別是非的能力,甚至不知情感的成分遠過於理智的成分,尤其在青少年時代,意象的力量大於概念,與其向他們說仁義道德,不如指幾個有血有肉具有仁義道德的人給他們看,以免接受了錯誤的訊息,而導出錯誤的行為。

根據戶外生活文教基金會調查青少年心事的傾吐對象,發現42%以同學、朋友為主要對象,肯將心事告訴父母、師長的只有7%;顯示出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往往會以同學或同伴的意見,做為解決事情的方法。而每個人身旁都有一個圈子,這個圈子就是他所親近的人圍成的,圈內人的一言一笑、一舉一動,都在有意無意間成為模仿的對象,一旦出現有失常的現象,大家就會跟著往壞處走。由於青少年的道德觀念薄弱,圈子的小組織往往流於群居終日、言不及善,盡表現些小聰明,很難有什麼長進,且青少年法律常識缺乏,性惡面往往也在群居時受到鼓勵。一個人獨自不敢做的事,在互相慫恿之後,也就莽撞行動了,任何事情不管外界的看法,只要得到族群的認同,就放膽去行,這就是這些飆車族青少年為何敢公然動刀行凶的原因之一。而成群結黨並非一件壞事,尤其在近代社會,個人的力量極有限,要做一番有價值的事業,必須有群眾的勢力;我們所當做的是如何將其導之以德,並加以運用。

在一項對八千多名青少年的調查報告中,有三成以上的青少年渴望政府能增加青少年的正當戶外休閒設施,這也顯示出目前國內青少年缺乏休閒娛樂管道,造成青少年不是駐足於泡沫紅茶店、電動玩具店,便是騎著機車在馬路上呼嘯穿梭,以發洩精力。心理學家指出:許多心理的毛病都起於生機不得正當的發洩。精力的發洩途徑一是工作、一是消遣,包含各種遊戲、運動和娛樂。一個人在健康狀態需要活動,不得活動,必定感到愁苦抑鬱;尤其在青少年時期,精力最為旺盛,通常不願生活有空隙,常希望有事物佔領著身心,沒事做時便找事來做,不願做事時也不甘心閒著,必須找一點玩意來消遣。古代羅馬人,在競技場上,讓人獸相鬥,西班牙人鬥牛,最後將牛刺死,作為一種娛樂,而哲學家斯賓諾沙的消遣是捉蚊蠅放在蛛網上看其被吞食;這些都是一些殘忍病態的消遣方式。故廣設正當戶外休閒設施,可讓青少年有宣洩精力的場所,可間接減低犯罪率,避免青少年尋求病態的消遣方式,亦即無聊到以飆車殺人做為消遣。

根據青少年犯罪的統計數字可以發現:在一月至二月寒假的前後及七、八月分的暑假期間,青少年犯罪偏高,這代表了青少年缺乏學校的約束時,較容易作出一些脫軌的行為。而每當青少年問題發生後,社會各界便紛紛探討其因果關係,最後結論多將一切難題推到學校教育上,教育是否有這樣的萬能﹖值得懷疑!改變風氣是教育的事,但是教育卻不僅是學校的事而已,顯然的,社會與學校皆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光靠人為的教育方式已不能扭轉日益敗壞的社會風氣,就連政府官員也在新聞媒體上聲明,希望透過宗教的力量,以淨化人心,改變目前的環境。這正是身為基督徒的我們自覺使命之時,當挺身做世上的鹽、世上的光,並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把各人在基督裏,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






作者: 李維銘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199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