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17期1995年10月)
主題特寫:[青年團契]愛的度量衡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潘誠人



在漫長的飛航途中,翻閱著航空公司的雜誌,一幅汽車廣告突然抓住了我的視線──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車,提供你心靈的平靜:匹配你獨一的生活方式,值得擁有一部富豪九六O。名車所代表的不只是價格的昂貴,它似乎可以提供你心靈的安慰,亦可顯示出購買者的獨特風格,高雅的生活品味,還有最重要的──乘坐者的社經地位。

隱含在這幅廣告的背後,一種滲入人心的價值觀念,正毫無掩飾的發出它那無邊的魔力──錢的價值是無可匹敵的,錢的代替性可擴展至與它毫無關連的事務上,甚至心靈的寧靜亦在它的權下,生活的安全更不在話下。啊!有錢多好!Moneytalks(有錢能使鬼推磨)。錢似乎說盡了人們心中所欲求的一切,自然也成了人見人愛的東西;「錢不是萬能,但是沒錢萬萬不能。」有人如是說,一語道盡了人們對金錢的一往情深,更點出功利主義社會「錢先生」的無往不利。

在功利掛帥的社會中,人們既用金錢作為數算一切事物的量度,便連帶用錢來計算「價值」了。於是「王永慶」成了台灣學生心目中最有價值的三個字,也是將來努力效法的目標。「錢多」是價值的等號,而王永慶先生背後所代表的企業家精神,勤奮的優良美德,不斷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反而不被重視了。我想這是一種對「錢」的二分法價值觀所做的錯誤推論,可悲的是這種想法正是大多數人在不自覺中擁有的觀念:錢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有錢就是有價值,錢可以使萬事順心,真的嗎?


關懷勝過物質供應


現今,處在以貨幣衡量一切的商業社會中,基督徒的家庭是不是也受了這種潮流的影響而不自知;凡事以「錢」優先考慮,進而更以錢為解決問題的萬靈丹,子女的教育問題是否單有金錢,就可以提供他們更好的受教育機會呢?父母是否只要滿足孩子物質的需求即是盡了責任呢?這裏有一個個案,就是受偏差觀念影響而產生錯誤教導的例子:

個案一:養子不致,給錢就好嗎?

我有一個朋友,由於夫妻都在工作,所以當小孩子出生滿兩個月後,就把小孩二十四小時寄放在托嬰中心。他們之所以要給托嬰中心二十四小時照顧是因為白天工作累,晚上照顧小孩力有未逮;但他們會在星期六、日接孩子回家;一直到小孩三歲後,才將孩子接回家住,並且白天將孩子送到托兒所。由於夫妻勤於賺錢,所以與小孩相處時間就減少許多,於是對小孩有強烈的虧欠惑,故平常盡可能滿足小孩的物質需求;平常孩子吵間,他們也會以金錢滿足孩子,讓其能夠順從、高興;孩子所吃所用方面,他們都盡可能給予最好的。很少看他們打、罵接子,所以孩子非常頑皮,任何人都難以忍受他接子的吵鬧,但夫妻倆卻可以無動於衷地讓孩子亂來。

上述例子,父母以物質供應彌補他們對小孩的虧欠,結果是造就了一個任性、不守規矩,不會自我約束、為人設想的問題見童。入學後,他可能也是無法安靜守規、專心的問題學生。聖經告訴我們:「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二二6);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遠遠趕除。」(箴二二15 )。孩子成長所需要的不僅是物質上的豐足,更重要的是父母的關懷、接納及教導,使其長大後,能有正確的是非觀念,待人處事合乎正道(當行的道)。教育的目的就是求善、歸正,說文解字記載:所謂「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育」者,養子使做善也。若是養而不教,那麼放縱的兒子,必使母親羞愧(箴二九15) ,像以利的兩個兒子,不認識神,隨意而行,搶去獻祭的肉,作惡得罪神。不但二人同日而死,並使神的詛咒臨到以利家中,其後代子孫都在中年而死(撒上二12-36) ,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

另外,把時間置於工作賺錢上,到三歲才把小孩帶回家來,這也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優點一是可以專心工作賺更多的錢;二是夫妻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相處,而不受照顧孩子的煩雜瑣事打擾。然而,相對的,卻失去了生命中最可貴的──在孩子生命的開始與他共同生活的體驗,三年間留下的是一片感情上的空白,能捨得親情是一種割捨,然而捨去的是無法用金錢換回來的時間以為生命記憶中一家人共同生活的點點滴滴,這種犧牲值得嗎?再者,小孩性格的形成,感情的需要,在三年中較少受到父母的關懷與接觸,也會造成個性上安全感的缺乏,感情上的冷漠,人際關係上溝通的不良。這都是我們不可不加以重視的,主耶穌告訴我們:「人的生命並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十二15 )。的確,生命的價值、人性的尊嚴、靈性的需求、親情的安慰都是超乎物質層面的。「箴十五16、17」告訴我們一種靈肉平衡的正確理念:「少有財寶,敬畏耶和華,強如多有財寶,煩亂不安。吃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吃肥牛,彼此相恨。」敬畏神的安靜生活,絕對勝過坐擁財富的忙碌生活;相親相愛的快樂家庭生活,雖然只有素菜可吃,清貧過活,卻比吃肥牛肉,在富裕中的冷漠、無情、疏離的生活中更有價值。

個案二:變相的養兒防老

兩男兩女,是台灣光復後(約1950年代-1960年代間)第一波嬰孩出生期最為普遍的數字;而此社會轉型期至今天的1990年代,這一批孩子均長大成為社會、教會的中堅分子,其父母們也值退休年齡,退出生產的工作行列。此為一位寡婦及兩子兩女(已成家立業)的索例,兒子只是領薪階級的努力工作者,但每個月固定會給母親生活費。

兩個兒子所給母親的生活費用,是因應社會物價波動而作調整。但此母親卻因身邊無大錢而沒有安全感,於是和鄰居友人「跟會錢」,如此一來其額度當然要調高;以現代年輕夫婦而言,買壽險、保險、標會等儲蓄方式很多,然而在這種存錢防老的觀念下,年輕人得付出的更多。這並無誰是誰非,但在實事求是之原則下,孝順之行為應含孝心,而不應以金錢的多寡來衡量孝心,更麻煩的是以比較孝心之心態定金額,這不就很容易產生問題嗎?值得吾輩深思!

聖經告訴我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裏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還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誠命。」(弗六1、2)。感謝主,大部分的弟兄姊妹相信都能遵守神的話語,領受神的祝福。個案中兩個兒子的孝順是可以肯定的,雖然收入並不是很豐富,卻每月能固定給母親生活費。問題是出在母親為了跟會,要調高孩子給的生活費,這要求對孩子們來說是一個兩難的困境,因為他們都是薪水階級,收入有限;一方面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顱,另一方面不多給母親生活費可能被視為不孝。再衍生出來的問題是兩兄弟一個給的多,就是比較孝順嗎?給得少的就不聽話了嗎?在以錢為衡量一切價值的觀念下,如果當事者或旁觀者,都如是認為,那麼聖經的真理可能被誤解,「孝順」的傳統道德觀念在誤用下,也會經不起時代的考驗。


在愛中建立基督化家庭


社會學家約瑟和瓦爾曾分析子女成年後與父母關係時生爭執或難以相處之原因,歸納後,其規則有三:(一)孩子長大後,他們不需要太多的關注。(二)孩子結婚後,他們對「家庭」的忠誠自出生的家庭轉移到他們新成立的家。(三)父母養育子女是天經地義,而反之則不然(註一)。個案中的母親決定跟會存錢(不管她的動機如何),認為兒子們要負責供給她的需要,而沒有考慮到她兒子們的處境,能力如何?事實上她的決定已經牴觸了這些規則,因此個案的結局必然會引發另外更大的衝突,加州大學研究者,比較分別由配偶和子女供養照顧的個案中,發現由配偶來供養照顧另一半時,雖有所困難或時感沮喪,但夫妻關係更密切。但兄弟姊妹或夫妻間會因父母的需要而起爭執,關係轉為惡劣,子女會因自身家庭的需要而增加壓力,情緒反應轉為冷淡。

孝順與奉養父母是天經地義而無庸置疑的,反哺與回饋也是為人子女應盡分內之事,然而當違反正常施與受的規則,且一方(父母)需求過多時,另一方(子女)很容易產生不舒服、憤怒的感覺。更糟糕的是在比較衡量金錢之多寡時,兄弟間及夫妻間可能會引爆衝突與不睦。如果事情演變至此地步時,「愛」已蕩然無存,以金錢為「孝順」的量度,導演著一場反向的、變相的現代孝順劇場,徒然的留下令人傷心的結局而已。

經上告訴我們:「你們作父親的(長輩),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們失了志氣。」(西三21);「設筵滿屋,大家相爭,不如有塊乾餅,大家相安。」 (箴十七1 ),和睦的家庭生活,是建立在真理的基石──主的教訓和誡命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婦隨的基督化家庭更要以完全的知識,按著情理在相互諒解體恤的「愛」中來凝聚共識。絕對不可能以可量化的金錢至上的價值觀來促成。家家的確有本難唸的經,然而我們不應再做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錢是萬能的觀念)搖動而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弗四14)。當家庭問題發生時,要多多商量,相互溝通,徵求他人的觀點來考慮如何處理事情?「惟有用愛心說誠實話」互相尊重各人的觀點與處事上的優先選擇權,這樣才能彼此相助,在愛中建立幸福的基督化家庭。有人說過:「愛不產生權利,不能因為你愛人,就認為你有權決定別人的事。」當我們運用這種幻想中的權利時,被愛的人註定是會受痛苦的。我們豈可不慎!


靠神話語活出豐富生命


主耶穌回答魔鬼的試探時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靠神口裏所出一切的話。」我想對生活企求一種安全的屏障,原是無可厚非,活著是最基本的訴求;然而單求從物質面(金錢)解決安全感的問題時,人類的心靈必將遭逢極大的破壞,如阿摩司先知所描述的「日子將到,我必命饑荒降在地上,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摩八11) 。人類缺乏神的話語,以物質主義的錯誤價值觀在世上過著飢荒乾旱的日子,吾輩基督徒當看破魔鬼詭計,靠神的話語活出豐富的人生,以正確的信仰、知足的態度,依靠神安排的信心在世上度日。主耶穌告訴我們:「不要為明白憂慮,當先求神的園、神的義,其他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信心的生活乃是要建立一種對財物不擔憂的喜樂,這種內在實質的簡樸態度,會改變我們對生活上的種種焦慮與困擾,釋放我們脫離物質主義的錯誤觀念,進入真正心靈的安息──對財寶毫無牽掛的快樂生活──而得以與神靈交日深,靈程日進,以至於完全,阿們。


註一:

Janet K . Belsky,孫時敏、張文煒合譯,後中年期生涯規劃(Here Tomorrow
making the most of life after fifty),台灣中華書局,1993年,台北市,
原著p130 - p136






作者: 潘誠人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0/01/199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