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17期1995年10月)
真理論壇:[聖靈月刊]變局中的因應之道

約拿單

伊拉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戰術攻佔科威特,這個歷史上的事實於當時給人印象深刻,深烙於心。時代在變,傳統的戰爭方式實在是落伍了,因應伊國的動作,由於美國本身的利益所在,出兵保護。在史瓦茲夫將軍的領導之下,擬定了五套的作戰計畫,終於順利的保住了富有的小國科威特。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想想本會的信徒們,是不是安逸太久了﹖是不是吃喝快樂太久了﹖紙醉金迷,奢侈浪費神的恩典沒﹖相信很多很多的信徒已經忘記了什麼叫爭戰了﹗近日中共的導彈演習對信徒們也有其正面的意義,我們當深深的省察自己,歸向真神。

今後的作戰,由於武器的更新,電子情報戰的重要,掌握制空權及海權,方能立於不敗。想想我們屬靈的武器有沒有更新﹖屬靈的電子情報裝置是否老舊﹖聖經中屬靈的武器有很多,具屬靈的心眼且敏感度高的先知也不少。我們也深知我們所面對的敵人是掌有制空權屬靈氣的惡魔(弗六11~12)。如果真信徒沒有日日更新,沒有明亮的眼目,根本就偵察不出敵人(惡廆)已經出現,根本不知道其工作的細緻,由於過於精緻,以致在屬靈的辨認上有愈來愈難的趨勢,除非能更新心眼,否則將難於判斷,終遭敵人欺騙。

因應時代的變化,武器的更新,直接影響到戰略戰術的運用。思考真教會傳福音的瓶頸,是否結構老化、安逸太久而不想更新結構﹖是否事倍而功半﹖想想職位與崗位是否一致性﹖例如:傳道專做長執負責人的工作,長執專做負責人的工作,負責人專做信徒的工作,信徒則專作世界的工作﹖使徒教會的發展,如果長執負責人能擔負起平時的牧養工作,及婚喪喜慶、送往迎來,保留部分的傳道同工作巡迴牧養,多數傳道走向世界各國開拓之路,可行嗎﹖是否比較符合聖經的精神﹖因應未來的福音戰場,可見其趨勢及因應之道如下:

(1)全民皆兵的共識培養
(2)加強屬靈的兵器更新
(3)加強訓練,廣開合適管道
(4)責任分工的落實
(5)長執負責人的責任加重
(6)傳道工人的推進及心理調適的重要性
(7)傳道工人推進的前置動作(如:語言),及相關規章細則之修訂。

有關(3)「廣開合適管道」其性質是指:如果真耶穌教會傳道工人被任務編組,減少駐牧傳道的數目,過渡時期增加巡牧傳道的數目,最後達到能由地方的長執及負責人負起牧養之責,輔以巡牧傳道的幫補,使傳道者得以對外開拓及牧養,開拓的性質不限於本島未開發地區,亦可與聯總配合做世界性人力調配與應用。一方面使地方教會不過分仰賴傳道工人,必須要有自立的能力,一方面聯總有較多的人力資源,可作更大規模的規劃。因應此變局,不管是傳道基金的籌設、地方教會人才有系統的培養、各地教會之勉勵與配合、長老執事的短期訓練、工人的心理建設等等都是重要的工作。如果有這麼一天,不僅沒有傳道而且連聚會都成問題時,怎麼應付此局面?能不自立嗎?

有關(6)「傳道工人的推進」是指傳道工人若變換其輪替角色,透過聯總作通盤性訓練、規劃,分派去各地傳福音時,這對傳道而言是一種挑戰,但相信若有此心志主必帶領,克服困難。因應這種局面,傳道的困難度或危險性都相對提高,如:心態的調適、工具的充實,相對的神的帶領也會更加明顯。

有關(7)「相關規章細則之修訂」是指地方性的規章細則有時無法應用於更廣的範圍,如:國內在靈恩佈道會時才差派執事與傳道同工,在更廣的解釋之下,執事經由總會遴選或評量之後,經由傳道工人的簽字認可,自由與傳道作實質的搭配作工,從工作當中學習,甚至總會亦能認可其工作的時間,致於神學院學習,滿了時間可以獨當一面,受聯總差派,形成另一種培訓管道。而卸任之負責人或短期神訓班結業生,經由總會遴選,亦可以與傳道工人作搭配學習,在工作人才的合理管道中吸取經驗,也是人才培養的一種。傳道工人要能直接受聯總調派,勢必調整成更簡捷的方式,至於會牽扯那些法令,有賴大家集思廣益,本文僅提供一種稍為變動結構的觀念。

常言道:以不變應萬變,此乃靠神的決心不變、道理的準確性不變,其他的當變就變,由漸變而全變是考慮安全性。有見於神學院中廣開傳道工人的培訓方式,是合適的變,若能再加強宣導全面推展開來,一方面則以減輕傳道工人的工作量,一方面則加重傳道工作挑戰性,以後走向分科教育是可行之路,例如:開拓傳道再分東南亞地區、或歐美地區或單單指向日本地區,不同地區須研習不同語言及當地的文化傳統等課程。又如文字傳道、牧養傳道......,都是未來的趨勢,或由當地產生,或由本地產生、或是雙管齊下,都應在考慮之內。期望更多的同靈能因拋磚引玉,使真教會更能蒙神旨意的帶領,邁開腳步,開放眼界,放眼世界的良田。


作者: 約拿單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0/01/199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