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18期1995年11月)
信仰社會:[青年團契]現代親情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林永基



家,應該是個充滿愛、溫暖、鼓勵、體諒、瞭解、互相給予甜蜜的空間,是心靈最眷戀依賴的地方。但是卻因著花花世界的誘惑與試探,有不少人以為很多事情比家庭重要,只要家中三餐溫飽,不愁吃穿,對於家庭就問心無愧,更何況為事業忙碌,豈不都是為了這個家?於是人們在忙碌生活中,吝於情感和時間的付出,不但親子關係橫逆日生,更可怕的是與神關係也日漸疏遠,這是種下家庭敗壞的主要禍因。

路得記中,以利米勒和拿俄米一家人不幸的遭遇,值得我們引以為戒。以利米勒看重世界勝於信仰,因此一遇上飢荒的威脅,一家之主此刻面對危機之處理,竟是不知尊主為大,憑人意決定前往偶像盛行,且神所不悅之地──摩押;為人妻的拿俄米竟順夫意而行,全家為逃難而移民,以為從此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想不到,當他全家人到了摩押地,不料以利米勒卻驟然而死,留下妻子及二子陷入愁雲慘霧之中。那時他們若懂得及時回頭歸向神,必定能撥雲見日,重建幸福的生活;無奈拿俄米二子仍悖逆而行,娶摩押女子為妻。此實不足為奇,由其二子之名可知,一個名叫瑪倫(意為有病的),一個名叫基連(意為扣住的);如同今日不少的家庭,孩子要什麼,就有什麼,但是家人相處時間日減,互動機會貧乏,以致情感淡薄,孩子不但不知感恩,而且與父母之間無話可說。父母常常沒有查覺,雖然孩子形體仍在,但是孩子的心早已出走了。一旦孩子為惡所困,常無法自拔,再加上父母的嘮叨,最易引發親子之間的衝突。拿俄米此時已無力挽回二子的敗壞;過了十年,神管教的手再臨拿俄米,後來二子都死了,這是非常重大的打擊,幸好她能猛然醒悟,悔改歸向神,提起行囊,邁向通往有神同在的家鄉。

此時,路得由婆婆拿俄米身上認識天上的神。明知跟隨婆婆不但要盡服事之責,並且要遠離娘家親人,她對婆婆的親情建立在「你的神就是我的神」的信仰基礎上,從此過著婆媳相親相愛的生活,不只成為婆媳的良範,後來也感動了近親波阿斯,使路得再尋得第二春,重建美滿家園,拿俄米也重享天倫之樂。

由拿俄米的故事,我們可以知道,幸福家庭的主軸在於夫妻關係。通常夫妻恩愛必使雙方父母受到尊重,子女在恩愛的家庭中長大,才會有健全的身心發展。但是夫妻的恩愛必須以信仰為基礎,否則家庭易生變化;為人丈夫若不知頭的責任,當然也不知家道之維繫在於信仰,因為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如花,草必枯乾,花必凋謝,惟有主的道永存。一旦家庭敗壞,即使在社會上有多大的成就,都無法彌補這項缺憾。為人妻者亦然,若不知以真理扶持丈夫,家庭幸福猶如泡影,瞬間即失。因此親情的建立不可輕忽信仰。唯有走在主的道路上,才是一條通往幸福美滿的大道。

的確,幸福的家庭不是憑空掉下來的,為人父母者要用心去經營。去年聯合國曾呼籲世界各國的家庭,要心連心,手牽手,每天約會五分鐘:「一分鐘的關懷,使家庭充滿溫暖;一分鐘的坦誠,使家庭充滿純真;一分鐘的傾聽,使家庭充滿寬容;一分鐘的讚美,使家庭充滿鼓勵;一分鐘的祝福,使家庭充滿美景。」聯合國這樣用心的鼓勵固然可嘉,但是要真正讓人心連心,手牽手,唯有一顆被主寶血潔淨的心,才有辦法心連心;也唯有神的聖靈充滿人的內心,才能讓人們以有力的手牽手,共同突破現實生活中的困難。家,可以是天堂的縮影,卻也可能成為地獄。我們若想要擁有珍貴的親情,唯有全家信主,全家事奉主。






作者: 林永基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1/01/199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