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19期1995年12月)
主題特寫:[青年團契]一日師生 一生情誼──談現今教會的師生倫理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凡子



一些思考

一、針對學生:

1.你是否歡迎教會的老師到你家探訪﹖

2.當教會舉辦活動時,你是否樂意且主動要與老師拍照留念﹖

3.你是否曾經寄教師節賀卡給教會任何一位教過你的老師﹖

4.你是否知道老師的電話號碼或曾去過老師的家﹖


二、針對老師:

1.對每個學生而言,你上次個別讚美他(她)是什麼時候﹖

2.你是否清楚每位學生來教會的交通工具為何﹖

3.你是否曾經和學生(一位或數位)在課堂之外,一起禱告過﹖

4.你能否指出班上那些學生所持有的聖經讚美詩是屬於自己專用而非與家人共用的﹖


教會與學校師生關係間的差異

一、學生到學校上課,基本上強調其「義務」性質。對老師、家長、學生三者而言,「教」與「受教」概皆偏重「責任」之承擔,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實施後,此種強迫性入學在依「法」執行下,更凸顯受教育之「義務」。而教會之宗教教育則似非如此,學生是否參加兒童聚會,學生本身及家長方面的意願和看法,佔決定性因素,而此卻植基於「權利」之運用。尤其青教組的學員(初級班、中級班的學生),在父母的尊重(或放任)下,聚會與否,悉由自己決定。學生超過三天未到學校上課,若無事前請假或無正當理由,則屬重大情節之曠缺課;反觀教會之宗教教育,學生若連續二次未參加兒教或青教聚會,加上晚間聚會亦未參加,即表示師生未見面幾乎達二十天之久,然則老師未必大為緊張、憂心如焚,家長亦不必然覺得「怠忽職責」、「難辭其咎」,學生更見怪不怪的自認「沒參加聚會又不犯法﹖」。在「義務」與「權利」狹隘設限和認知偏差下,教會師生的互動關係自必較學校教育體系下的師生關係為弱。

二、學校的教學時程遠較教會宗教教育教學時程長,師生互動時間相對差距也大。古人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事實上,以現今工商社會而言,學校老師與學生相處之時間,師生對話之次數,的確比父母在家與孩子相處時為多,以此再與每週一次的兒教聚會(或青教聚會)短短一小時半或二小時之師生相處比較,師生互動之頻繁與疏鬆,了然分明。

三、各級學校教育皆實施導師制,加上科任老師數名,維持該班整學年之教學工作、生活輔導及班級經營。而教會方面,各班級雖亦有班負責、正式教員、實習教員等若干人集合成班級建制,然而實際運作上,幾乎人人皆屬「課」任老師──該週有課才用心準備、有課時才全程參與。如此自然無法與學校老師整體人力、時間、資源之投資相比。而在此先天條件不足、後天補強不及之下,教會所謂的「師生關係」恐將侷限於每週一次的兒教(青教)聚會中,一定時間、一定地點所採用的「名詞」而已。

四、以學生受教育的目的而言,在「升學領導教學」、「成績決定前途」仍倡行的時代裡,學校教育僅是一種「階段性任務」的聯結:明星小學、高升學率的中學、一流的大學、排行榜的研究所……,每位學生學習的目的,無非是要達成各階段的任務,於是全力以赴,務求必勝必成,免得淪為後段班,成為聯考機器篩選下的淘汰品。

另外一方面學生到學校學習的動機,在功利主義的引導下,越是趨向「物質」化,從小學一路讀上來,最終目的即是在社會上謀得好工作、金飯碗、高所得、高福利、高享受、高地位。在這種企求「高成就」的終極指標下,師生間的「授」與「受」,強化了學生對老師的「依賴」;聯考制度的變革,提升了在校成績的比重,相對的也使在意成績等第的學生,不得不對老師維持起碼的「重視」,因此,師生關係基本上仍有其發展空間及存在的必要。反觀教會的宗教教育,學生來參加聚會,幾乎無「物質」化的誘因和目的可言,沒有升學壓力、沒有考試煎熬、沒有競爭對手、沒有繁重的家庭作業、沒有失敗挫折、沒有自勵反省……,在缺乏外在強勢的迫力而又激不起學生自動學習的強烈意願下,參加聚會與否,不再是考驗靈性成長的申論題,而僅只是眾多假日活動中的選擇題之一而已。因此,教會的師生關係,或許只能說是青少年在發展其人際關係中的一環罷了。


時代潮流衝擊下的師生倫理

首先我們必須明白,「師生關係」並不等同於「師生倫理」。所謂「倫理」是指人倫道德之理,而「人倫」者,則是指人與人之間的正常關係而言。因此「師生倫理」即可解說為「師生正常關係間彼此依循的規矩或賴以發展的方法」。所以「師生倫理」的建立,必須植基於良好而正常的「師生關係」上。從前古人以「師徒如父子」形容師生關係,乃是因為師生感情親密,亦師亦友,形同父子,類屬「原級團體」,在彼此的交往對待上,均不同於一般人際關係,是故老師一職在中國傳統「天地君親師」的觀念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而「尊師重道」的教育亦自小深植人心。有了這等良好而正常的時代背景環境,師生倫理方得以倡行。然而觀諸現代社會,在目前升學制度與教育環境下,老師惡意體罰學生、管教失當、學生當眾羞辱老師或尋仇報復、家長公然動粗毆打老師等等,造成師生關係緊張、對峙、衝突之情事,時有所聞,屢上報端。中國人一向重視的「尊師重道」日趨式微,一旦師道蕩然不存,師生倫理也瀕臨瓦解之命運。學校教育體制面臨如此危機,教會既無法置身於社會潮流之外,自當影響所及,亦有殷憂。茲舉數例述之。

一、家長對子女宗教教育重視程度日趨減弱:若孩子參加課外之補習班、才藝班時間偶爾與宗教教育聚會時間衝突,則必然向教會老師請假一次,因為一來較好開口;二來教會是免費上課,補習班可是付費投資的,不去可損失了;三者補習講究教學進度,若這次不去恐怕跟不上別人,吃虧可大了。而教會的聚會豈有進度可言﹖兩相比較之下,子女的宗教教育便被犧牲了。其次,學生從學校或補習班回來,父母親或多或少總也會關心學習狀況,考試成績好不好﹖老師教的難不難﹖家庭作業多不多﹖聯絡簿上老師有何交代事項……等,但試問有多少家長在孩子從教會參加兒童聚會、初中級班聚會回來,會問今天老師講什麼故事﹖共習活動做些什麼事﹖

再者,學校或補習班老師授課時間長,回家時間拖延了一些,父母絕無二話,甚至認為子女遇到教學認真的好老師而慶幸;反觀現在教會兒童聚會多半在下午安息日與成人聚會同時舉行,然而卻因課程內容需達一小時半至二小時的時數,便見一些早已結束成人聚會的父母親,不耐煩的於課室外等候,甚至催促老師早點下課,此情此景,身為老師,又能奈何﹖因此若說父母親不重視孩子信仰,彷彿沒那麼嚴重,但以上諸例,對宗教教育日漸輕忽,卻又是不爭的事實。

二、師生互動減少、師生關係疏離:以前農業社會時,資訊不發達、生活單純,庄頭村尾就幾條街道而已,街坊鄰舍皆相互熟稔,教會信徒彷若一家人,彼時教會的老師就如同鄰舍的大哥哥、大姊姊或叔叔阿姨之輩的長者,在雞犬相聞的村莊裡,老師除了是聖經知識的教誨者,也是學生成長過程中急難時的援救者、疑難時的諮詢顧問、孤獨時訴說心中情事的傾聽者,因此師生關係自然而親密。而在今日工商社會、都市車水馬龍、藩籬重重,師生關係隨之淡薄疏離。聲光影視各項資訊產物,主導青少年的休閒文化,同儕活動的吸引力又早已佔據學生的假期空檔,加之平日緊湊的補習課程,硬是剝奪晚間聚會師生可能見面的機會,於是僅只一週一次的宗教教育聚會,怎能奢望維繫親密融洽的師生關係﹖而在這批新新人類的「老師,你落伍了,你遜斃了!」的揶揄之下,「師生倫理」於「學生本位主義」的風潮中,又豈有容身之處﹖

三、宗教教育的老師得不到充分的認同與鼓勵:每年教師節,學校老師除了獲得一天假外,多少會收到學生寄的感謝卡片或電話致意,而教會的老師呢﹖是否曾獲得同等待遇﹖其次,家長對於學校領薪水的老師泰半給予相當程度的尊重,老師所要求的事項,一般家長鮮有不配合的;然而對教會完全屬於義務奉獻性質的老師,卻吝惜給予足夠的敬重和配合,有時反倒認為青年人出來做聖工,報答主恩乃理所當然,神自會記念祝福。

至於教會方面,對各班級的老師終年之辛勞,可曾有令老師窩心安慰之具體而實際的鼓舞或獎賞﹖教會為全體老師訂做休閒服、安排一次純度假旅遊或自強活動、教會特設老師休息室(或併同老師辦公室)、贈送老師圖書禮券、舉辦溫馨討喜而不流於形式之謝師餐會、年末特別聚會隆重褒揚服務年資較長久的老師……,列舉數項,實行起來又豈是絕難之事呢﹖當老師在其崗位上因得不到適度的尊重而失意倦勤時,師生倫理的建立,怕只是一廂情願的奢求。


如何提振師生倫理

現今世代固然由於社會結構及教育環境的變遷,師生關係已然迥異於往昔,師道不存,夫子難為,然而「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誠是艱辛而漫長的心血經營,何況稚子何辜,環境使然而已。因此體認時勢艱困、更應確信唯有藉著教育來匡正時弊、力挽狂瀾;教育的失敗,仍須從教育重新出發。因此身為宗教教育基層工作的老師們,也當有此信念,如保羅所言:「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林後十二10)。以下就現今教會師生倫理之重振,提出個人淺見:

一、學生方面:

學生既是「師生倫理」的核心角色,自應有其責任共同解決師生問題。平心而論,越是年齡低的班級,如幼稚班、幼年班,學生對老師的尊重還是明顯可見的,甚至有部分孩童「黏」著老師、「膩」著老師的程度,較學校老師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到了少年班、初中級班的學生,一方面因進入同儕朋黨時期,對老師的依存性減弱;一方面身逢青春風暴期,叛逆性強、自主性高,對傳統教化之人事物不再輕易接受,因此對老師的看待,取決於更高標準的認定。其實這是人格發展中很正常的狀況,只是身為教會的學生,亦當思想如何合情合理合義的對待教會的老師。面對這群報答主恩,自覺使命而犧牲假期,不求報償的老師、大哥哥、大姊姊,豈不應加倍的敬重他們嗎﹖「弟兄們,我們勸你們敬重那在你們中間勞苦的人,就是在主裡治理你們、勸戒你們的。又因他們所作的工,用愛心格外尊重他們。」(帖前五12、13)。

二、家長方面:

「一位母親對行將出國留學的兒子再三叮嚀,信仰第一、健康第二、學業第三……。」相信一般父母對這段講壇上頗為流傳的勉勵並不陌生,然而我們是否打從心裡認同而後效法實踐呢﹖須知「孩子想要的,不一定是適合他的,而父母所想給孩子的,更不一定是神所贊同的。」今天一位青年肯立定心志投身宗教教育工作行列,經過講習會、見習磨練、職務會審核通過成為正式教員,寧或尚有一些教學技巧的生澀、人格心性尚待成熟,我們身為家長,豈不應當給予更多的鼓勵、支持與愛心相待,畢竟我們雖是苗圃的主人,然而樹苗的茁壯,那辛勤灌溉耕耘的園丁亦功不可沒。因此,家長理當對老師有著更多的敬意與感恩。當老師提出家訪計畫時,除表示誠摯歡迎外,也以虛心之態度聽聞孩子在教會聚會之狀況,若孩子有行為上的偏差,也能誠心的與老師配合共同輔導。另外逢年過節時,不妨邀請外地來此就學就業、未能返鄉的老師,來家裡享用一頓愛心的家常飯,相信家長們貼心的關懷,必能激勵老師們「樂在工作中」!

三、教會方面:

除了前面提過的之外,教會長執負責人及傳道若能在宗教教育聚會時間抽空訪視,或全程參與課程施教,或者視課程需要欣然接受任課安排,相信對老師們皆是正面而有力的安慰。另外,尊重教員會議所提之建議,並視教會實際狀況而適度採納。細心關懷老師個人之困難,主動協助解決其問題,亦是具體之作法。

四、老師方面:

既是談「師生倫理」,老師自不能置身事外,提出幾點相互共勉。

(1)尊重「教師」之職分,不僅為「經師」,更應為「人師」。要做稱職的「經師」,就要持續學習,充實知識、增廣見聞、研經功課更不可免。而要做學生心目中好榜樣的「人師」,則在言語、行為、信心、愛心、清潔上都能時刻追求長進。

(2)要有樂業、敬業、專業的精神。雖然宗教教育的老師是無給職,但因教育雖是作在小子身上,卻是作在神身上的聖工,因此必須秉持願作的心、喜樂的心、榮譽的心、慎重的心來從事,方能得神悅納。

(3)以「交朋友」的心意去充分了解你的學生,以「寫履歷表」的態度去挖掘學生的潛能和長處,以「參加相親」所作周全準備的慎重精神,來面對學生的學習。

(4)老師應體認教育工作本身即是一項「彼此成長」的功課。教導人,也教導自己;幫助人,也幫助自己。今日你對他有恩,或許明日他對你有愛。教學相長,互得造就,本是教育可貴之處。


結語

「一日師生,一生情誼。」在老師有愛、學生有敬的基礎上,重建現今教會的師生倫理,重新拾回教育之尊嚴,學習之樂趣,相信是大家所祈盼樂見。良好而和諧的「師生倫理」是教育邁向成功的鑰匙,而健全的教育更是教會興旺、福音廣傳的基石,願你我共同為牧養下一代戮力齊心!






作者: 凡子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2/01/199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