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20期1996年1月)
主題特寫:[青年團契]基督徒的職業觀

羅真聲



人活著就要求生存,為了生存就要找工作賺錢,也就是人要職業;而今日的職業五花八門,不像以前很簡單概括士、農、工、商,而且,很多人又是自然傳承前人所留下職業,今日的工作越分越細,很多工作就青年人而言是新的經驗,要面對新的挑戰,所以,就有了工作的徬徨與壓力,往往不知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尤其基督徒,因著基督的信仰,有些人也茫然於信仰與職業如何配合,其實,藉著道理的指引,才能使我們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職業,而且能身心愉快、榮神益人的工作。願分享基督徒的職業觀。



職業的價值觀


以前台灣的社會比較沒有休閒的觀念,除了過年及短暫的農閒期之外,幾乎整年都在工作;真耶穌教會的福音傳到鄉下之後,信徒每逢星期六安息日,就放下田裡的工作,到教堂作禮拜,受到當地人很大的嘲笑,誤以為信耶穌的人好吃懶作。其實,聖經給我們的觀念是要做也要休息,所以,神在安息日的誡命上說: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神當守的安息日(出二十8~10)。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在工作上認真,不可因追求天國屬靈的事,而忽略了在世上生活當盡的工作本分,所以,保羅說: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飯;要安靜做工,吃自己的飯(帖後三10、12)。

所以,基督徒的職業是必需的,但並非絕對的;雖然,六日要勞碌做工,但第七日就休息,並不能因勞動神聖,拼命賺錢而忽略了休息敬拜神,甚至,工作與信仰牴觸時,寧可選擇信仰而放棄工作,就如耶穌受試探時,因禁食四十晝夜,肚子餓了,魔鬼對祂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耶穌卻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吩咐石頭變成食物是一項工作,但這工作與真理不合時,即使肚子餓了,也不做;古人有所謂「不食嗟來之食」,所以,工作非絕對
的,絕不可飢不擇食,為了工作而違背了真理,該選擇能榮神益人又利己的工作。



職業的選擇


我們該如何選擇職業呢?「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指示他當選擇的道路。」(詩二十五12)。敬畏神似乎很抽象,卻是最根本的方法,因為敬畏神是智慧的開端,藉敬畏神,使我們有上頭來的智慧,知道如何選擇職業,否則,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到處充滿求職的陷阱,以人有限的頭腦,實在很難不會吃虧上當。本著敬畏神的心,知道何者該捨棄,何者該選擇;一般人選擇職業只是以錢的多寡為取向,如果求職只是為了賺錢,用全部的時間、精力只換得大把的鈔票,這樣,與出賣自己何異?亞哈王為了得到拿伯的葡萄園不擇手段,神說亞哈王出賣自己,出賣自己得到了葡萄園,結局卻是非常悽慘。


當然,職業不是不要賺錢,乃是得到足以養家的薪資就夠了,再配以下的三種考量:


一、個人性向

通達人的智慧,在乎明白己道(箴十四8)。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性向是什麼,盲目地跟著世界的潮流走,只是向錢看,最後,錢雖賺到了,但工作與自己的性向不合,雖然以賺得的錢痲醉自己的生活,還是不能消除抑鬱寡歡的心靈。

我們該求神使自己知道自己的性向是什麼,所要選擇的職業是否與自己的性向相符,如果差距太大,寧可再等候神。


二、工作環境

我的民哪!你們要從那城出來,免得與他一同有罪,受他所受的災殃(啟十八4)。

雖然在那種環境,可以賺很多錢,但因罪惡滔天,我們還是要從那裡出來。色情行業是大家知道明顯不可的;與色情有牽連的也不可,就是故意設計那種昏暗的環境即表示有問題。也許,有些是光明正大,沒有色情的問題,但卻是與異性上司常常單獨相處在一起,近水樓台,日久生情,我們的心可以保持得住,對方又做何感想,即使對方已結婚了,還是要防備,因這種婚外情的案例,在社會上太多了,不怕一萬,只怕萬一,萬一發生了,後悔都來不及,可能會遺憾終身。

另外,應徵求職時,若是在封閉的公寓大樓,知道進去了,萬一發生了狀況外面不知道,就不可單獨進去,最好是與父母或是二、三位好友同去作伴。


三、工作時間

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十二1)。

並不是只有專職的聖工人員才是獻身的,其實,所有受洗歸入主名下的信徒都是獻身的;信徒既是獻身的,工作就應與獻身的道理相調和。除了工作環境要光明正大之外,工作時間也不可忽略,要能有時間親近事奉神。

有些工作時間太長,可說除了吃飯睡覺之外,都在工作,晚上不能聚會,安息日也沒有休息,這種工作即使再多的錢有何意義呢?為了聚會禮拜親近神,相信神必安排適合的工作,神不會叫義人的後裔去討飯。當然,我們不敢要求每次聚會都參加,但是至少一星期總有一、二次的聚會時間,若是最基本的聚會都無法參加,不要期望教會發展,連本身的信仰要持守都有困難,這樣,我們怎能得到神的喜悅呢?

也許,有些人的工作又太輕鬆,有自己太多的時間,似乎大材小用,沒有挑戰性,所以,有人甚至找讓自己更忙的工作。如果真的有自己太多時間的工作,應該大大感謝主,因我們是獻身的,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給主使用,把自己看成是帶職事奉的傳道人,雖然你有社會的工作,其實,在神眼中你是傳道人,用更多剩餘的時間除了聚會之外,讀經、禱告、訪問,相信這種人越多,教會將越興旺。



職業的服事


保羅勉勵說: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弗四1)。

行事為人若能與蒙召的恩相稱,就能像主耶穌所言,在世發光;而我們如何行事為人與蒙召的恩相稱呢?就我們所從事的職業,看如何在職業的事奉中,使行事為人與恩相稱。願以勞資雙方來探討。

你們作僕人的,要凡事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總要存心誠實敬畏主。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因你們知道從主那裡必得著基業為賞賜;你們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你們做主人的,要公公平平地待僕人,因為知道你們也有一位主在天上(西三22~四1)。

從以上的經文我們所看到的似乎是古代的主僕關係,其實,對近代的勞資關係卻有很大的幫助。勞資發生糾紛,如果雙方能照保羅所指示的真理,深信很多問題都可解決,而且,在工作上大家可以相處愉快,基督徒又可榮神益人。

以勞方而言,就像是作僕人的,因是領資方的錢,要凡事聽從資方所指派的工作;因為既然願意在這個機關公司上班(如果公司的要求過於苛刻,如前所述,選擇職業時,就不必勉強留在這裡),得以領薪資以養家,本著良心的緣故,當然要聽從。如果只是混水摸魚,混日子拖時間,只等領薪水,這樣,不只對不起良心,也對不起公司,更對不起神;這種情形遲早會被人發現,又知道你是基督徒,實在很不能榮耀神,若要向公司裡的人傳福音就不可能了,所以保羅又說:凡在軛下作僕人的,當以自己主人配受十分的恭敬,免得神的名和道理,被人褻瀆(提前六1)。

保羅又勉勵說:「總要存心誠實敬畏主,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誰敬畏主,主必指示他當選擇的道路;因著敬畏主而選擇了目前的工作,就更要本著敬畏主的心,做所該做的工作;既是敬畏主,就是做給主看,而不是只在人的眼前事奉;如此,人際關係是微妙的,別人遲早也會發現神與你同在,像約瑟在埃及一樣:「約瑟住在他主人埃及人的家中,耶和華與他同在,他就百事順利,他主人見神與他同在,又見耶和華使他手裡所辦的盡都順利。約瑟就在主人眼前蒙恩,伺候他主人,並且主人派他管理家務,把一切所有的都交在他手裡。」(創三十九2~4)。

如此,我們在所工作的環境不但可以快樂生活,又可高舉主的聖名,隨時可以傳揚主的福音,引人歸主,因我們也是獻身的。如果資方是主內同靈,不可因在教會同是弟兄姊妹,就輕看他而不接受指揮;更要服事他,成為別人的模範,使人看出你們彼此敬重,而將榮耀歸給天上的父,如保羅所言:僕人有信道的主人,不可因為與他是弟兄就輕看他;更要加意服事他;因為得服事之益處的,是信道蒙愛的。你要以此教訓人,勸勉人(提前六2)。

以資方而言,就像是作主人的,因是出錢給勞方的,在主人的角色上,保羅說:你們作主人的,待僕人也是一理,不要威嚇他們。因為知道,他們和你們同有一位主在天上(弗六9)。主人與僕人同是一理,要求勞方也同樣要求資方,不可認為出錢就是老大,就任意威嚇勞方。資方也該存有感恩的心,雖然付錢雇了勞方,但也因勞方的工作,公司才得以生產,若沒有勞方,公司就要停擺。再者,你雖是勞方的主人,但在天地的主之前,你仍是一位僕人,你希望天上的主怎樣對待你,你就要怎樣對待勞方,如保羅所言:「那行不義的必受不義的報應,主並不偏待人。你們作主人的,要公公平平的待僕人,因為知道你們也有一位主在天上。」深信這樣,必得勞方的愛戴,而能更加賣力為資方工作,勞方也因擁有信道的雇主,而榮耀神。

勞資雙方,站在主僕的關係,彼此都能敬畏神,為對方著想,勞資問題必能迎刃而解,彼此相得益彰。即使有一方沒有信道,也會因你照道理而行,而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在鑑察的日子,歸榮耀給神(彼前二12)。



結語


台灣傳道即將邁入七十周年,大家都設法能突破福音的瓶頸,期望福音能再像初期那樣勢如破竹的展開;這種期望原是好的,也非不可能,但這種工作不是單靠幾位傳道、長執、負責人在台上大聲疾呼就可竟全功;乃因七十年的澆灌栽培,必須能動員全體信徒,投入各人的工場,演好各人的角色,在社會的各個角落散發基督香氣,在各人的職業工作上,榮神益人,這是全面化的福音工作,常言:「生活信仰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能否將生命的道藉工作職業把祂表明出來?這也是七十年來福音工作的驗收,若福音工作仍只停留在台上,今後需要再加強,使福音能落實到生活上,道理與職業結為一體。主的軛是輕省的,各人雖只演好職業工作角色,卻能使福音的門大大開啟,戰勝惡者籠罩的勢力,就如基甸得勝米甸人,是他和跟隨的人在營的四圍各站各的地方(士七21);不因別人的亂竄而亂了陣腳;同樣,在今日罪惡動亂的世代,能夠站穩福音的陣腳,不因環境而左右我們的心思,主必為我們爭戰,否則,這場爭戰太大,是我們靠自己無法達成的。






作者: 羅真聲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1/01/1996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