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20期1996年1月)
專題報導:[青年團契]一個不可遺忘的時代──舊約總論(下)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吉賽

6.統一王國時期

撒母耳晚年,應百姓要求膏掃羅為王。原本掃羅是一個勇敢與謙遜的人,但因他戰事大多勝利,產生驕傲與狂妄之心。因此特別在吉甲擅自獻祭後,神離棄他,最後在與非利士人作戰中,聽聞三個兒子陣亡於基利波山後,自殺終其一生。

掃羅的繼任者大衛,原先因掃羅之懷疑與娭妒而要殺他,但由於他表現得寬宏大量,不與掃羅計較,反而得到神的大恩賜。他在希伯崙為王後,歷時七年半,獲得全國統一。

大衛在戰場上雖然是一個勝利者,但在品德上卻因失足而成千古恨。他先淫人之妻(烏利亞之妻),再借刀殺人,罪上加罪,此為他一生最大之過錯。不過他知過能改,此為他的最大優點;可是也因此遭受到神很大的報應。在拿單先知向他解說「富戶與窮人的小羊羔」比喻後,他出口答應「還四倍」(撒下十二6),果然神的報應來到,四個親生孩子因而死亡(註:與拔示巴所生的首胎、暗嫩、押沙龍與亞多尼雅),造成他不少的悲痛。

大衛在位時,國勢空前強盛,為向神感恩,曾決心要為神建造聖殿,可惜因他曾流人之血,神不允許他著手。但他為神預備材料,雖然最後建殿的工作由其子完成,但他也應該享有一份功勞才對。

他一生中做詩無數,是一位偉大的詩人,同時也是一個文學家、政治家與軍事家。因此算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君王。

所羅門接續大衛為王,他最為人稱道的是他不求財富,又求智慧,結果神卻將每一樣都賜給他。他在位時國中太平,因此可以動員國中人力,完成富麗堂皇的聖殿。不過他也曾因過慣奢靡的生活後失敗了。他與異族聯姻,妃嬪無數,最後自己受迷惑拜了偶像,因此埋下王國分裂的禍根。唯一可幸的是他晚年時大澈大悟,除了寫了雅歌以外,更以其懺悔之心寫了不朽的箴言、傳道書,作為後世人們反省人生的重要警惕。

7.分裂王國時期

所羅門王死後,其子羅波安繼位,由於他不聽老臣的話而加諸百姓許多勞苦,於是國度分裂為北朝的以色列與南朝的猶大。

北朝的以色列共經歷二十個王的統治,雖然人民與土地遠比南朝猶大為多,但因無一好王,國中大拜偶像,惹神大怒,因此提早滅亡。主前722年亡於亞述後,人民被擄外地,另從巴比倫一帶移來撒瑪利亞新移民,因此北朝遂正式亡國。

相對地,由羅波安所領導的南朝猶大,雖然只得到二支派的擁護,人口少,土地也小,但因統治者十九王一后中還有一些好王,故較蒙神喜悅,國勢較長。不過由於諸王中善惡交替,神的福氣與忿怒也不斷交錯著,在歷經四次的宗教衰弱與復興後,仍免不了亡國命運。

主前586年,南朝猶大亡於巴比倫,人民也不免遭受到遷徙之命運。其中被擄者中較著名者有耶利米先知,他先被強擄至埃及,後來又被帶到巴比倫。由他所完成的列王記上、下與耶利米書及耶利米哀歌中,不但可以看到整個王國分裂的歷史,同時也可以發現他為挽救耶路撒冷所付出的努力,及至無法完成心願後,寫下了耶路撒冷荒涼的輓歌。

8.亡國被擄時期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三次入耶路撒冷,打敗猶大國後,每次都將選民擄至巴比倫,總共在南朝三次被擄中,除了耶利米先知以外,還有第一批被擄的但以理先知與第二批被擄的以西結先知,他們都曾為以色列民提出警告與呼籲,這也是我們在研經中所不能不知道的。

被擄的百姓在精神上遭受到極大的痛苦,最能代表他們心情的,莫過於他們所做的詩:「我們曾在巴比倫的河邊坐下,一追想錫安就哭了。」(詩一三七1)。難得的是在如此困境中,他們反而恢復了信仰,除去以前的惡習,建立會堂,熱心事奉神,從此奠定了希伯來民族堅定的宗教信仰基礎。

9.歸回時期

選民在黑暗的被擄生活中,唯一的希望就是有那麼一天可以再歸回聖地。果然神聽了他們的禱告,使波斯王古列(Cyrus,歷史課本譯為「居魯士」)攻陷巴比倫後,感動他頒布了一條任誰也意想不到的命令,就是准許猶太可以帶著財物歸回自己的家園,重建那荒廢已久的聖殿。

聖經記載以色列民之歸回共分為三次。第一次由所羅巴伯所帶領,歸回時間為主前536年,此時距第一次猶大在主前606年被擄至巴比倫恰滿七十年,正也應驗了耶利米先知的預言(耶二十五11~12)。

所羅巴伯與祭司耶書亞共帶領五萬人與牲畜財物等長途跋涉,費了四個月的時間,走完約一千公里的路途,才回到耶路撒冷,其目的為重建那荒廢已達五十年的聖殿。建殿完成後,民眾情緒異常激烈,悲喜交加,聖經記載說:「甚至分辨不出歡呼與哭號的聲音」(拉三13)。

第二次由文士以斯拉帶領六千人歸回,其目的為將律例典章教訓以列人,以免他們因日久疏忽而與異族通婚,進而隨從敬拜邪神。因此第二次的歸回,主要在鞏固他們的信仰。

第三次由尼希米隨同大祭司以利亞實和耶何耶大等人返抵耶路撒冷,其目的為修築荒廢的城垣,雖然在敵人環視之下,仍能以天短短的時間將重建城牆之艱鉅工程加以完成,也因此使得以色列人在阻擋仇敵方面暫時可以得到安全的憑障。

10.兩約之間

在百姓歸回後,瑪拉基先知曾勸勉百姓要重視聖事與獻上十分之一。此外先知並預言大而可畏的日子來到以前,以利亞要先來作為舊約的結束。此一時間約在主前400年左右。此後一直到主耶穌降生為止,神再也沒有興起先知教導與拯救他們。由於此一時期正值舊約結束與新約開啟之中間空檔,因此一般歷史學家特稱之為「兩約之間」。

在這段整整達四百年的歲月中,選民歷經波斯、希臘與羅馬帝國的統治。由於沒有神的先知指點他們,他們聽不到神的聲音,也得不到神的指示。神故意掩面不顧他們,暫時離開他們,將他們置於列強的凌辱與寬待中,為的是要試煉他們的信仰。而他們也因極度盼望彌賽亞的來臨,而常有作出反抗帝國的舉動。

果然時候一到,神差遣獨生子耶穌來到世間,為的是要拯救他們。結果出人意料的是,他們看走了眼,不但不能接納耶穌,反而將祂釘死在十字架上,不過卻也因此成就了神的大功,從而神藉著耶穌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新約時代」。




重要教訓


舊約時代中,從神創世以來,選民經歷了許多信仰與生活的波折,然而我們知道凡事都有神的旨意。神在祂所做的工作中,隱藏了許多重要的真理,需要我們去多加挖掘與了解。因此我們就從舊約聖經中舉出二項重要的教訓,說明如下:


一、安息日的道理

神以六日的工夫完成創造世界的工作後,照理說祂是不會累的,但是祂還是「盡諸般的義」,為的是要給人類留下一個榜樣,於是祂「歇了祂他一切的工,安息了。」(創二2)。祂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希望我們可以照著去做。

因此祂為安息日訂定了許多嚴格的條規,例如不可在住處生火,否則處死(出三十五3);不可在曠野撿柴,否則要被會眾用石頭打死(民十五32~36);不可作買賣,否則要受警戒(尼十31,十三15~22)等,為的是要我們在六日工作以後,能享受一天真正的安息。

神為執行守安息日的道理,甚至在以色列百姓於曠野中行走時也是如此。神吩咐他們每日收取定量嗎哪作為食物,到了第六天則應收雙倍,為的是要他們第二天不用工作,可以謹守安息日,專心敬拜神。

然而,安息日的道理在以色列百姓心中卻變了樣。他們在遵守安息日時,常常只有外表,而無內心,因此引起神的憎惡(賽一13)。此外更是走火入魔,以為無論什麼事,即使是連善事都不可以做。所以當耶穌在安息日治病時,受到眾人嚴酷的責難,甚至要控告他(太十二10)。

耶穌決心要改變以色列民遵守安息日的方法,要他們徹底了解,必須從心裡遵守,才能蒙神的悅納。因此祂有感而發的說道:「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可二27~28),祂以在會堂中治病,重定安息日的規矩(路六6~10),開啟了恩典安息日的遵守方式。

因此,值此新約時代,我們應當特別留意的是,神在舊約創世時設立了安息日,在十誡中也將「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訂為第四誡(出二十8)。所以耶穌來到世間時,祂並沒有將安息日廢掉,反而是因人的軟弱而加以成全(太五17~19)。

因此,我們必須了解,神設立安息日的精神仍在,完全沒有變更,我們必須依照耶穌遵守的方式,以心靈和誠實遵守,才能得享將來祂為我們所預備在天上永遠的安息。


二、「約」的道理

舊約中,神創造了人類,為人類預備一個美好的伊甸園,但是人類卻犯了罪,虧欠祂的榮耀。本來祂是高高在上的神,但是祂卻虛己,反而與人類和祂的選民立約,為了要讓祂的兒女們能夠明白祂的旨意,以便做出祂所喜悅的事來。

聖經中可以發現許多神與人所立的約,而當神與人立約時,除了有對象、時間與地點外,對於其內容之敘述也非常明確。而當立約時,甚至也常有立約的記號作為證據。

依據舊約聖經的記載,神與人所立的約至少有如下數端:「伊甸園之約」(創一28~30,二15~17)、「亞當之約」(創三14~19)、「挪亞之約」(創三20~九17)、「亞伯拉罕之約」(創十二1~3,十三14~17,十五1~21,十七1~27,二十二16~18)、「摩西之約」(出十九1~三十一18)、「申命記之約」(申二十七1~三十20)、「大衛之約」(撒下七8~17;代上十七3~15)與「新約」(耶三十一31~37)。

上述各約中值得特別一提者為「挪亞之約」,有虹作為記號。而「亞伯拉罕之約」也有以割禮成為記號,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約。此外,祂也曾透過耶利米先知告知以色列百姓,將來還有「新約」要立,所以他於指示耶利米先知所撰的書中特別提到:「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耶三十一31~33)。



結語


舊約時代已經結束,然而從選民豐富的事蹟與生活經驗中,除了可了解神的偉大外,也可了解到由於人的罪惡深重,也才需要有主耶穌基督的降生。依據神工作的大經綸之運作,且照著耶利米先知所預言的,神為我們所訂的「新約」,已經開啟了。

目前舊約時代已經過去,雖然人類歷經了許多失敗,然而這些都可以作為我們在新約時代中如何獲得生命與成功的鑑戒。望我們都能從舊約的過程中汲取教訓,做成善工,從而獲得主在新約時代所要賞賜給我們的永生天國福氣。望共勉之!






作者: 吉賽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1/01/1996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