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25期1996年6月)
靈修小品:[聖靈月刊]一把無形的弓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靈兒

以利、撒母耳兩位祭司,皆是神所重用且忠心的僕人,卻有共同的缺憾──他倆的兒子,均成了耶和華眼中的惡人啊!(參看撒上二12~17、27~34,八1~3)。再也不能承擔重要且極具尊榮的祭司職位。為什麼﹖按常理分析,有如此典範,其子在耳濡目染之下,對於祭司的職分操守除了有正確認知外,更可發揚光大呀!實則不然。

這問題盤据我心許久,直到畢業,投注相當精力於聖工後,有了一解。教會中,男女老少全心投入聖工的不在少數,雖只是盡義務,卻值得讚許,因為天國是努力的人,才進得去的。但試問,對於本身的家庭、親人,甚至自己的靈修,是否也做了該有的關懷與充實呢﹖當時自己的心境是──我好喜歡做聖工,不論是教會安排或是臨時託派的,都當作是一種恩典,歡欣去做。雖然有時身心疲乏,亦覺喜樂,好得無比,但卻漸漸發覺,與家人談話時間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電視、活動、開會......。無奈的眼神,欲言又止的蹣跚,令我不願也不捨,驚覺家人相處怎變得如此﹖雖然我們一家人依舊準時參加聚會,仍然用心投入聖工,卻無親密之感!有時甚至連參加聚會前一分,都在爭吵、不悅中,好可怕的回憶。而自己也曾因看不慣父母忙於工作、準時聚會,卻無心無暇來領導家中成員整理環境,關心孩子信仰,學習狀況,鼓足勇氣的找父母在聚會前的一小段時間做溝通,由於態度不當,得來的只是不滿、爭執、冷戰!

乍看之下,家中每一分子彷彿是已調好的音,架在琴上的弦,安分而出色,實際上卻少了一把「弓」來拉,終究是廢琴一把。我們都很看重與神的靈交;求神帶領與別人同工順利,卻忽略了花時間或刻意安排與家人溝通,求神與我們一家同在。導致成員中,有人與神、教會形影不離;有的只是參加聚會;更糟的,因被比較、嫉妒或軟弱,而落入魔鬼網羅,終日只有後悔、掙扎、抱怨的分。

家中成員是否有祭司之子的行徑或危險﹖甚至已經犯死罪或是行動不良,需要人照顧的病人呢﹖獨自哀傷、悔恨、責備、漫罵嗎﹖或是選擇多一點的時間、空間與家人們低頭合手求神引路,彼此代禱,促膝長(常)談,分享生活、學校、工作、聖工、靈修的經驗、困難﹖或許人不能改變什麼,但是天上的主慈愛、憐憫是廣開大門的,祂無所不能;而人的真心關懷,往往也能換得浪子回頭!一個人單獨打戰是辛苦且危險的,神賜給我們家人,便是最佳的助力!把家中反彈、悔恨減到最少,讓家人們一起「學習珍惜」、「努力發光」。


作者: 靈兒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1996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