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e-Library       中文 
e-Library Home |  Browse By Category |  Study the Bible    
(No Title)
TOC | Previous | Next

邱義雄

本文為神學院講員於今年三月三日下午創院三十二周年紀念感恩禮拜的證道內容。真耶穌教會是晚雨聖靈親自建設的真教會,一切教義都是以聖經為根據,因而有聖靈同在,有神蹟奇事同作見證,是復興使徒時代教會(原始教會)的末世真教會。

本會由中國大陸傳到台灣,至今已滿七十周年。回顧七十年來,本會在台灣的傳教工作,因有真神的帶領,聖靈活潑的工作,聖工得以順利推展,如今教會及祈禱所總共有二百六十四處,信徒數有四萬五千五百多人。

主耶穌說:「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約四35),又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太九37~38)。收割莊稼,需要工人;莊稼多,需要的工人也多。本會遵行主的吩咐,為了將福音傳遍全世界,作收割莊稼的工作,自然需要更多的工人投入收割的行列。感謝主,祂的靈感動前輩長老們,使他們有先知先覺先見之明,在真道傳入台灣的初期,就先後舉辦各種講習會和訓練班,不斷地積極訓練栽培宣道牧會的人才。在人力物力不足之下,排除萬難,於一九六三年九月八日在台中市公園路一一五號(舊總會)創設神學院,本著聖經真理,倚靠聖靈的幫助,培植信仰純正,謙和樸實,忠心事主,愛神愛人的傳道人。

神學院是培育傳道人才的搖籃,神學教育的良莠與教會的興衰息息相關。神學院的任務是真理的傳承和福音的推廣;有優秀的工人傳道牧會,才能提昇信徒的品質,促使全會眾皆投入傳揚福音的行列,早日將主的福音傳遍天下。

我們知道在神學院是受神學教育,得真理的傳承,追求更高的品德靈修及工作精神。聖經裏有許多古先知聖徒可以作我們的模範,我個人非常敬佩撒母耳先知。我們來思想他年老卸下重任之前對百姓表白的話(撒上十二1~5)。

撒母耳作為一個國家的領袖,在政治上是士師,在宗教上是先知、祭司,身兼三種職分。他照神的旨意立掃羅為以色列國第一任國王。今已年老髮白,在政務上有掃羅可以分擔大任,他自己只是輔佐而已。年老的撒母耳毫不戀棧,把棒子交出,眾人表白並有所交代。從他自白的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清廉正直的人,他的表現正是今日傳道人的好模範。

一、忠心工作(1~2)

撒母耳作士師不是管轄百姓,而是無私竭力的使國家富強。他雖不喜悅立王的事,但神既許可,就毫不偏私地為以色列人立掃羅為王。在眾人面前罷免他「不行他的道」的兒子,不隱私徇情,大公無私;他那光明磊落的氣魄,令人肅然起敬。

「忠心」就是自動自發、照主人所吩咐的去作(路十七9),忠心的僕人是一切為主,毫不偏私,鞠躬盡粹,死而後已(參考:徒二十23~24)。

神對管家的要求,就是要他有忠心(林前四1~2)。但願我們都能效法撒母耳,忠心為主作工。

二、盡力服事(2)

撒母耳自年幼到髮白,任勞任怨,終身服事神。他每年巡行到伯特利、吉甲、米斯巴,在這幾處審判以色列人,竭盡心力不停地勞苦工作。

經上說:「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裏火熱,常常服事主。」(羅十二11),只要我們在職一天,就應當盡心盡力來服事主;不要有「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的心理。應將自己的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羅十二1)。

三、清廉正直(3~5)

他向眾人提出「作見證」的要求;「看哪!我在這裏,你們儘管當著永恆主和他所膏立者面前,作證控告我......」(呂振中譯)。他自我表白:〈1〉從未貪財,收受賄賂。〈2〉從未利用職權欺壓、轄制人。〈3〉有甚麼虧欠,他可當面認過;有甚麼巧取豪奪,他願如數償還。結果是神人共證(神、王、百姓共證),清廉無比。

撒母耳很有把握的接受挑戰,結果證明他是如假包換的清官,他可以心安理得的功成身退。你敢接受這樣的挑戰嗎?

四、把棒子交出來

雖然掃羅不是他所栽培的繼承人,但掃羅是由撒母耳在神的帶領之下膏立為王的。新的領袖選出,他就把棒子交出,不是握著不放。

所有的工作全由一人包辦來作,這樣的人似乎能力很強,但不是好領袖,只是好的幹事而已。真正的好領袖是能號召人跟隨他,加以訓練,並按各人的才幹分配工作,善於栽培和運用人材。

神學院應該加強師資培訓的工作,訓練更多的接棒人。老一輩的長者,應該訓練栽培接棒人;不要像傳授中國工夫的師傅,不傾囊傳授,為自己留下一步「雨傘步」。教導學生,、更有能力,「青出於藍」,這是為師者的榮耀。

但願各位同工都能效法撒母耳,在品德上清廉正直,在工作上忠心,盡力服事主,也盼望各位傳道同工在各地教會牧會中,尋找、栽培更多的青年參與聖工,鼓勵青年就讀神學院,投入聖工的行列,造就更多的工人來收割莊稼,則教會興旺指日可待也。


Publisher: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Date: 06/01/1996
Print
Email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