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28期1996年9月)
真理論壇:[聖靈月刊]真神幫助牧童大衛打死巨將哥利亞──撒上十七章

榮光

一場奇妙、聞名的戰爭

少年大衛靠神出戰,以彈弓打死非利士巨人歌利亞,在基督徒家庭可說是家喻戶曉的著名故事。但是若能進一步細心查考。可以發現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結果卻非常出人意外的戰爭,而且從中可以看出神奇妙的安排與助力。

時地背景

這事發生於非常特殊的環境下:

〈一〉地點:它發生於現在的以色列國國際機場:呂大的班古里昂機場(Ben Gorian Airport)附近;猶大山區與非利士平原之間。當時此處稱為以拉谷(2)。東邊住著猶大支派,西邊住著當地土著:非利士人。東西高而中間是連綿的小平原;因此是絕佳的兩軍對決區。不過非利士人擁有更西的一大片平原,而且已經在此繁衍多時、建立了迦特等五大城鎮(書十三3)。而猶大支派的是山區,乾旱而貧脊,他們來此才三七O年左右,人數也不多。因此在各種競爭上常居於劣勢。

〈二〉時間:此事發生於主前一O二O年左右距今約有三千年之久。

1.對非利士人而言,當時是極盛時代。他們長久以來以亞實基倫港(今以色列海軍軍港)為基地,在地中海中航海、經商。其勢力雖不及腓尼基人,但仍是地中海上屈指可數的海上霸權之一。據此他們已經累積了不少財富、經濟也十分紮實,而且已學得鑄鐵技術,進入鐵器時代;能鑄造各種鐵製農具、武器(十三20)。各種銅器製造更不在話下。

2.然而此時的以色列人剛剛由牧轉農,在荒涼的猶大曠野辛苦屯墾,初得溫飽。有時尚受非利士人騷擾無法順利收成。而且冶金技術尚停留在銅器時代,境內連一個鐵匠都沒有(十三19);磨犁、磨斧都要求諸非利士人。全國上下只有國王和太子有刀槍(十三22)。換言之,無論經濟、軍力都居於極端的劣勢。

3.在此之前,掃羅被立為王(十24 ),也救過百姓(十一11)。不過在與非利士人的爭戰上卻失敗:又違法獻祭、被神棄絕(十三9),導至惡魔附身(十六14),失去從神來的幫助。只是他仍任國王,被膏的新王(大衛)尚未就職,因此全國正陷於信仰上的大危機。

〈三〉人物:故事的主角是少年的大衛,配角是非利士勇士:歌利亞。

1.大衛約生於主前一O三一年。當時是十幾歲的少年(撒上十六18),剛剛受膏為準國王(十六1、13)。雖嫌幼小卻力氣強大、容光煥發(十六12)。家住伯利恆。因父親年邁(12)、三位哥哥都從軍在戰場(13):他正負著全家的運作與牧羊。而且他所牧放的猶大曠野青草不多,獅、熊、豺狼等兇殘野獸經常出沒,工作十分辛苦。而他都能靠神勝過(34~37)。可見他是一位肯吃苦、有能力、有信心的少年。這在信仰危機下的以色列人而言,是罕見的異數。唯一缺憾是他一介平民、手無寸鐵。

2.歌利亞是非利士大城迦特城人。是一巨人。身高六肘多(三公尺多,約為現在人的兩倍高)。自小就是武將(33),而且配有特大號的全副武裝,拿著特大號的鐵槍,還有部下拿他的藤牌(5~7)。光看這外表就足以嚇死敵人了。比起當時的大衛簡直是大老虎與小羊羔。

戰爭經過

本章詳細記著此次戰爭的經過如下:

〈一〉非利士人來挑戰。掃羅王率百姓應戰。在以拉谷對峙(1~3)。

〈二〉歌利亞罵陣達四十天 百姓聞聲喪膽(4~11)。掃羅與其部下都無人敢出去應戰(16)。古時打戰常先由雙方主將對罵,然後一對一決鬥,接著才雙方兵卒交戰。假使一方主將戰死,其部卒見勢喪失鬥志而敗散。

〈三〉耶西吩咐大衛帶食物到前線:一面與兄長面會、一面去勞軍(20~22)。

〈四〉大衛遵命去問兄長安,卻遭兄長惡言相對;但他未與他們爭論(28~29)。

〈五〉大衛見歌利亞叫罵、百姓恐懼、逃跑,就問戰況。十分憤慨於歌利亞對神的輕蔑(26)。也聽到掃羅懸賞徵求勇士。條件是:只要殺死歌利亞就可以娶得公主、獲贈財物、赦免全家的稅捐與義務勞動(23~27)。可惜這些對十幾歲少年而言恐怕沒有多大的鼓勵效果。

〈六〉有人將此事報告掃羅,掃羅就召見他;他反而勉勵王。王見他太年少就拒絕他的出戰,他卻見證他牧羊時的勇力與信心,自信他能靠神戰勝歌利亞、為國雪恥。掃羅見他的信心與勇氣就答應他出戰、並祝他有神同在(31~37)。

〈七〉大衛毫無武裝。掃羅就將他的戰甲給大衛穿;結果不適宜。大衛就只拿牧杖與彈弓,再撿了五顆石子匆匆上陣(38~40)。

〈八〉歌利亞見大衛年少就輕視、譏笑、咒詛他。他卻嚴詞正責,表示他是靠神打仗、神必讓他得勝:讓世人知道神能使他不靠武器、靠神得勝(41~47)。

〈九〉於是兩人互相逼近。大衛以彈弓射石,將巨人射死,而且把石子射入額內。大衛無刀,就以歌利亞的刀割下他的頭(48~51)。

〈十〉非利士人見主將被殺,軍心散渙而四散,百姓趁勢追擊;直到非利士人的腹地(52~53)。

〈十一〉大衛凱歸,將歌利亞的軍裝當作戰利品;將其首級拿到日後的大衛城,又拿去見王(54~57)。

〈十二〉掃羅驚訝異常,細查大衛身世;可是連軍長也不知道勇士是誰(55~58)。

我們的省思

這一場戰爭經過非常特殊、十分著名。其中蘊藏著值得深思的人生真理。

〈一〉當時雙方的情勢怎樣?結果又如何?

無論從經濟、軍力、各種人力、物力,以色列人是居於極端的劣勢,根本無戰勝的可能。無怪乎百姓驚慌失措、不敢出擊;但結果卻由一介少年徒手靠信心與神的幫助而大勝。可見凡是在人不可能的在神都有可能(太十九26)。成敗不在人力、物力,而在乎神意。

〈二〉此次非利士人為何慘敗?

當時非利士人非常強盛,也一直欺負著以色列人。他們靠先進的科技、強壯的體力、雄厚的經濟而稱霸。但卻因此而自大、驕傲、腐敗(參:士十四20~十五6)、輕敵。另外歌利亞渺視神又恰好遇到敬畏神的大衛,神就站在大衛一邊、助他一臂之力,才導致此次非利士人的失敗。總之「滿招損、謙受益」(箴十一2)、「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有勇、有謀不一定能戰勝(詩三十三16;箴廿四6)。

〈三〉大衛對歌利亞如何看待?

大衛承認歌利亞人高、力大、武器充足等事實,但他不認為如此就必定勝利。他認為歌利亞渺視神,神必不放過他。我們在世資源雄厚固然有用,但敬畏神更為重要。

〈四〉掃羅認識大衛,為何仍問左右說那少年人是誰?

其原因可能是:

1.大衛雖然見過兩次掃羅,但都為時甚短。尤其第一次是在魔鬼騷擾、迷糊下見他;第二次又在國家危急之時;因此印象都不深。可見掃羅不太注意、親近小人物。

2.此次大衛的戰果輝煌,大出掃羅之意外,以致不敢相信是大衛的成果。

3.掃羅已有妒意,不願承認事實(參:十八8)。

尾語

由少年大衛一石打死巨人歌利亞,讓以色列人大勝看來;勇士不見得會勝利,資源豐富的也不見得能得到最後的勝利。因為真神掌握著成敗的關鍵。另一方面,實力雄厚的常自恃、高傲、忘記神,更易疏忽而一敗塗地。

我們在世固應努力學習、鍛鍊體力,但更重要的是謹慎、了解自己的短處:謙卑為懷、依靠神、敬畏神。那麼我們手上的事情必能更順利、更蒙神的照顧與賜福:偶有意外也會在關鍵時刻得神幫助、轉危為安。


作者: 榮光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9/01/1996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