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佳人
民國五十年代的台灣,東西部間的交通不如今日便捷,清晨從東部出門到西部已是落日時分,大城市裡的會堂,時常是在外地求學遊子們參加升學考試或學期註冊前的落腳處。在那裡,我們最先遇見的是管理會堂兼煮飯的阿婆,她們親切的接待,使我們從陌生的外地人蛻變成當地的主內親愛兄弟。
十一歲那年,我遠離沒有升學惡補競爭的東部鄉間,到羅東外婆處寄宿求學。在那裡有阿姨們的照顧,並且可以參加聚會,奠定宗教教育的基礎。隔年,進入宜蘭高中,長輩們都說在那裡唸書比較好。自此,通車上學、帶便當是中學時代的例行之事。
每逢安息日,阿姨並沒有為我準備便當,因為中午下課後,時間不允許我吃午餐,必須趕往車站,乘搭火車回羅東參加下午的聚會。不過,聚完會,與姨丈或表姊弟等一起去菜市場或路邊小吃是我所好,所以晚吃三個鐘頭,也成為我打牙祭的好時機。
不知從何時開始,管會堂的阿婆,體會我年少在外求學,總是為我留了一鍋中午吃剩的鹹粥,再加上她特別燉煮的沙丁魚加蕃茄。就這樣,聚完會後的鹹粥配燉魚,成為我當年中學生涯裡安息日的固定飯食。
求學時代,未曾停止聚會,外婆、阿姨們的教導自是有關,但會堂裡阿婆對我的一份情感是吸引我喜愛上會堂的另一原因。我喜愛上會堂,因在那裡可以禱告、唸書,還有阿婆給我煮點心吃。
一九九二年農曆春節前夕路過羅東,特地到會堂想尋找過去廚房裡的桌椅。羅東的會堂依然矗立,只是會堂後邊,過去阿婆的臥室及我吃粥時的小廚房,都改建成辦公室及宿舍了,據說,阿婆年紀大了,她的兒子來把她接回台東的鄉下奉養。
緬懷過去,雖然景物已蕩然無存,但餘齒留香,沒齒難忘,至今記憶猶新。這幾年,我也常在安息日中午,煮粥、燉魚加蕃茄和孩子們共享。告訴他們在魚與粥間愛的故事,盼望這愛不在我們身上成了鳴的鑼,而能將基督長闊高深的愛具體表現出來,確切地做在小事或小子身上。
阿婆若健在,應是九十左右高齡,求主眷顧她,也願愛的衣缽能代代相傳,特以此自勉,能成為一位沒有留下名字的阿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