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29期1996年10月)
真理論壇:[聖靈月刊]靈命共同體、一步一腳印

張基順

李總統登輝先生榮膺首任民選總統,呼籲臺灣兩千一百萬同胞要發揮「生命共同體」、「一步一腳印」的精神。在跨越廿一世紀的同時,提升生活品質,活得尊嚴、自在,活得有意義。

本會新任負責人亦已陸續就任,隨之有各事工幹部、同工、教員的投入。值此世紀更替之際,主來日近,我們也當發揮「靈命共同體」(教會生活)、「一步一腳印」(個人信仰)的精神,對外,期使真道早日傳到各洲眾島,關懷日增的移民信徒,掌握各種族語言文化習俗的差異;對內精進代表大會的議事品質,落實傳道專職的福利及合理工作,強化領導者多元的牧養輔導智能,建架基督化的家庭,跟進慕道者及單信家庭,普及生活化的神學,規劃全方位的宣道事工……等,統整意念,帶領全體教會及信徒齊心為所信的福音努力,使靈命再次暢旺、奮興,昂揚地迎接主的再來,享受真正永遠的福氣。

靈命共同體

1.方舟的精神

所謂「靈命共同體」,就是「方舟的精神」。

挪亞的世代,世界在神面前敗壞,地上滿了強暴。凡有血氣的人,在地上都敗壞了行為。神便對挪亞說:「凡有血氣的人,他的盡頭,已經來到我面前,因為地上滿了他們的強暴;我要把他們和地一併毀滅!」於是挪亞遵照神的指示,夫妻兒媳全家八口,連同有血肉的活物(飛鳥、牲畜、昆蟲),並各樣的食物,都帶進方舟,好往後保全其生命。洪水退了,神吩咐挪亞全家、一切走獸、昆蟲、飛鳥等所有的動物都出方舟。神悅納挪亞在新天地所獻上的馨香之祭,不再咒詛地、滅活物了(創六11~13、18~22,八15~21)。

思想方舟的精神,有「一家人」的親情,互慰互持,同苦同甘;有「順從」的襟懷,聽命進出,恩賜搭配;有「等候」的功夫,本於信以至於信,至終欣登福地;有「神言」的補劑,貯備各樣食物,養餵偌大群族活口,保全生命至應許之日。

窺諸社會敗壞、幽暗,世人終日思想盡都是惡,信徒意欲超拔於罪惡淵藪之上,必須透過教會帶領信徒實踐「方舟精神」,彼此相愛、順從神旨、讀經聽道、耐心等候,才能保守靈命於不墜。

2.十四萬四千人的精神

所謂「靈命共同體」,也是「十四萬四千人的精神」。

啟示錄十四章記載:「我又觀看,見羔羊站在錫安山,同祂又有十四萬四千人,都有祂的名,和祂父的名,寫在額上。我聽見從天上有聲音,像眾水的聲音,和大雷的聲音。並且我所聽見的好像彈琴的所彈的琴聲。他們在寶座前,並在四活物和眾長老前唱歌,彷彿是新歌;除了從地上買來的那十四萬四千人以外,沒有人能學這歌。這些人未曾沾染婦女,他們原是童身。恙羊無論往那裏去,他們都跟隨祂。他們是從人間買來的,作初熟的果子歸與神和羔羊。在他們口中察不出謊言來,他們是沒有瑕疵的。」(1~5)。

這「十四萬四千人」,就是今日我們全體真教會信徒追求的目標,是末世教會生活的藍本。有「羔羊站在錫安山」(真神同在、最高決策)、有「眾水大雷的聲音」(迫切禱告、靈工活絡)、有「彈琴唱新歌」(熱心聚會、殷勤事主)、能「守童身」(專愛耶穌、保守聖潔)、能「緊隨羔羊」(與主密契、順主帶領)、能「作初熟的果子」(按月結果、支取生命)、能「口無謊言」(虔誠拜主、切實愛人)……等。

基於主愛的激勵和揀選,我們承續了使徒時代一主、一信、一洗、一靈、一父的團契,基於同是神國的子民及同有君尊祭司的寶貴身分,我們接受聖靈建架而成基督榮美的教會。基督是教會的頭,教會是祂的身體;基督是真葡萄樹,我們是祂的枝子,我們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裏面,靈命是一體而相互流通的。所以學習「方舟」和「十四萬四千人」的信仰生活,將使教會在牧養帶領工作上,能如保羅一般,多為眾弟兄、骨肉憂傷,為眾教會的事掛心、焦急(弗四4~6,一23;約十五5;羅九2~3;林後十一28~29)。若然,教會生活將更形融洽合一,更能體現神的旨意,而信徒的靈程亦因教會的栽培適切而有根有基,日漸發旺長青,一齊長進,得救的人數日日增加。如此教會所營造出的靈命共同體,將是如實的人間天堂;這殿日後的榮耀大過先前!

一步一腳印

保羅臨終前曾自豪地高歌「打過美好的仗、跑盡當跑的路、守住所信的道」;這公義的冠冕,何等令人愛慕欣羨啊!其實,我們信仰基督,何嘗不是渴望「祂堅立我們手所作的工,我們手所作的工,願祂堅立」;在息了世上的勞苦之後,有作工的果效隨著(詩九十17;啟十四13)。準此,在個人信仰生活上,便要格外把握「一步一腳印」的莊嚴態度才可。

一、得神喜悅的明證

經上說:「以諾因著信,被接去不至於見死,人也找不著他;因為神已經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經得了神喜悅他的明證。」(來十一5~6;創五21~24)。

綜觀以諾得神喜悅的明證有如下幾點:

1.與神同行──以諾生瑪土撒拉時,得著神的啟示(這小孩長大離世時審判就臨到),除為小孩以意取名來見證此事外,更存記在心,當下立志與神同行,生命猛然更新,成為濁世中好人中的好人;終其餘生三百年未曾間斷,可謂「堅持起初的信心到底」。

2.生兒養女──在物質的世界生活,他善盡丈夫、父親的角色,生養育成子女,使後代敬虔,信仰傳承,建設基督化的家庭。他不求離開紛擾的世界,只求在神的保守中存活,在平凡中自見其偉大。面對神一旦追討所賜的產業時,能不必「為自己和自己的兒女哭」(路廿三28)。

3.廣傳義警──他曾預言:「主帶著祂的千萬聖者降臨,要在眾人身上行審判,證實那一切不敬虔的人,所妄行一切不敬虔的事;又證實不敬虔之罪人所說頂撞祂的剛愎話。」(猶14~15)。可見他是第一個傳警告的先知,工作忠心,腳蹤佳美!

4.因信蒙悅──他相信有神,並且相信神必賞賜尋求祂的人,所以能堅持盼望至終;而他被神逕自「取去」,給予末後信徒「被提遇主」極大的鼓舞和勸慰(來十一6;帖前四13~18)。

二、在神全家盡忠

摩西是忠心的執事,是神奧秘事的管家。他情願捨棄世上的身分、地位、名利、享受,情願事奉那看不見的主,與神的百姓同甘共苦。而且恆心忍耐,走出來帶領百萬頑抗悖逆的選民,接受上主的呼召,完成祂拯救的經綸。主稱他「在神全家盡忠」,並親自安葬他,更見主在新約中和他及以利亞在榮光中對話(林前四1~2;民十二7;申卅四5~6;路九28~31)。

證諸摩西忠心的事奉態度,源自於他智慧的明辨和抉擇。他認為:一、作為神的兒子,勝過作為法老女兒之子。二、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勝過暫時享受罪中之樂。三、為基督受凌辱的價值,勝過擁有埃及的財富。四、為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而忍耐犧牲,勝過寄居埃及而畏懾於王權(來十一24~27)。他看似慘淡經營,卻一步一腳印。

結語

保羅說:「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耶穌基督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所以我們中間凡是完全人,總要存這樣的心。」

所謂「完全人」,就是在信仰生活上,不論任何景況,或豐富、或缺乏、或飽足、或飢餓,隨事隨在,都得了秘訣。靠基督加給我們的力量,凡事都能作(腓三13~15、四11~13)。如此活出基督的馨香之氣,得主喜悅,便是信仰上的一步一腳印。

面對當前教會多元的信徒,各人專顧自己,主羊流離失所;愛心漸漸冷淡,教會分爭結黨;效法世俗歪風,靈德墮落發酵。我們要復興教會,蒙主迎娶,唯有透過發揮「靈命共同體」、追求「一步一腳印」的精神:試著學習摩西走出埃及而走入神的百姓中,試著學習挪亞一家撐過方舟的生活,試著學習十四萬四千人參與團契的生活,試著學習以諾謹記主的再來,戰兢預備,蒙主逕提空中相會。若然,我們才能積成得救的功夫,勝了又要勝!


作者: 張基順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0/01/1996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