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明洋講道/喜樂整理
最近有兩個颱風侵襲了本島:第一個是在七月底侵襲北部、東北部的葛樂禮颱風;接著就是在八月初吹襲中、南部的賀伯大颱風,全省死亡人數達39人、失蹤40人以上,橋樑、道路被沖毀者不計其數,農產品亦是損失慘重;兩次颱風恰使全省南北災情無輕重之分。可謂今年度一次嚴重的天災,是人力所無法抗拒的。在此讓我們來思考意外災禍的問題。
「路十三1~5」記載一段意外與災禍的新聞事件:當年在以色列北邊加利利地方,有人在獻祭時,被巡撫彼拉多差遣兵丁砍殺;當刀砍下去時,他們的血便噴灑在祭物上面。那些人很虔誠地在獻祭給神,卻反而遭遇到這種事,或許有人認為那些人一定是罪孽太重,才會連獻祭神都不悅納,而讓他們遇到災禍。
主耶穌卻說:「你們不要以為那些人受災禍,是因為他們的罪較重。」又說:「從前在耶路撒冷的西羅亞樓倒塌,壓死了十八個人。你們以為他們比其他人更有罪,才被神追討而喪命的就錯了。人若不悔改,最後都會如此滅亡。」其中有幾點值得我們去探討,畢竟在這個世上,諸如西羅亞樓倒塌壓死人的意外事件不斷在發生。
災難與罪惡之關係
當門徒將加利利人在獻祭時被殺的事情告訴耶穌時,主耶穌的回答並不表示那些被殺的人都是很好的,沒有犯罪;主要是為教導門徒有更正確的觀念:不要看到一件事情的發生,就去推斷出唯一的原因,不要認為別人之所以遭遇災難,是因為他們的罪較重,然後就將苦難與罪惡用等號連結,其實兩者之間並非有絕對之關係,可能還摻雜其他因素在內。當遇到或看到患難時,要有一個更寬闊的看法,不可單依人的角度來看,也不要單從罪惡的事上去探討;應依神的角度來看這件事,就會找出其他很多可能發生的原因。
1.約伯的例子:
約伯的情形正好與前述那些人所想的相反。「伯一1」開宗明義就記載:「烏斯地,有一個人名叫約伯,那人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當神向撒但說:「你在地面往來遊走時,曾看到我僕人約伯沒有?再沒有人像他這麼正直、敬畏我了。」撒但就說:「豈非因為你用籬笆圍護他和他的家,賜他平安健康,生活富裕,他當然會敬拜你。」於是神說:「他所有的,都在你手中,你可以奪去。只是不可伸手加害於他。」(伯一6~12),約伯可以說是一個最不該受災禍的人,因他的行為比別人更好;但反遭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災禍──財產全失,兒女全亡,本身生毒瘡,眾叛親離。若依苦難皆因罪惡所引起之標準而言:那約伯的例子即無法解釋。他會受到這麼大的災禍,正因為他的行為太好了。如果他不冷不熱,神就不會把他交在撒但手中去遭受試煉。可見苦難與罪惡並不能劃上等號,其中還有其它因素值得考慮,這就是神要我們看的角度。
約伯受苦難,可以說是代表我們人類在受苦難。他是神手掌中的一顆好棋子,也是神與魔鬼在辯論鬥爭中的一個籌碼;是神很有力的證據,也是要在他身上顯出神偉大而奇妙的作為,是有這麼多超越人思想的因素在裏面的。故當我們看到別人遭遇到患難時,就不會單單去探索這個人所犯錯誤為何?這是毫無意義的。應該要有一超越的眼光,我們對人才會有憐憫、寬容的心、明白神的旨意。
2.生來瞎眼的例子:
約翰九章記載,主耶穌的門徒看到一個人生來就瞎眼,就聯想到罪的緣故,便問耶穌說:是誰犯了罪,是這個人或他父母?一出生就瞎眼,諒必是犯了很大的罪。主耶穌要糾正他們勿以單一的眼光看事物,於是很明確地告訴他們:「不是這個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來。」(約九1~3)。神讓一個人生來就瞎眼,後來醫治他使他重見光明;眾人看見,便都驚奇而歸榮耀給神。有時吾人從此角度去想,苦難的確有它深刻而寬闊的意義。神的旨意是測不透的;一件事情的發生,有很多用意,正如羅馬書所說,我們若是一個愛神的人,就用神的角度,亦即造就我們的角度、用幫助別人的角度來看,就能得到更多好處(羅八28)。這是主耶穌要我們領會的,亦即「苦難也可以使我們更認識神的作為」。
災難與恩典
另一方面,苦難的發生,並不侷限於前述之幾項。在「賽五十七1、2」記載:「義人死亡,到後來也無人放在心上。虔誠人被收去,無人思念。這義人被收去是免了將來的禍患。」雖然人死要留名,但這代過去以後,不認識的人起來,這個名就消失了,可見名聲是會被時間所淘汰的。雖然如此,義人被收去,卻是為了免去將來的禍患。人能夠早一點離開世間,雖然他的肉體被埋入墳墓裏,說起來也是得到安息(靈魂在樂園)了。所以一件苦難或意外事件,或是一件極大的痛苦,甚至是致命的病痛臨到一個義人,必有神的美意存在。
我們都知道:人生在世必遭患難,善人惡人都會遇到患難;人活在世上並不都是在享受。從聖經救贖的角度來看,人活在世上是不得已的,是被咒詛的;但神已安排人有一定的壽命;要我們活多久,我們在這世上就要受苦多久,由安息的角度而言,早早離世,也算是一種解脫,一種恩典;但我們不能依自己的意思去改變或決定,因主賜給我們各人有一定的時候。這就是苦難或死亡臨到一個人身上可能的因素,也是從神那裏所發出來主動的原因,並非是因他們比別人更有罪,或犯了大罪所致。
我們為何要談到這些問題呢?因為我們隨時會遇到苦難,未親自遇到也會從媒體看到,如二個多月前我們就經歷了兩場大颱風,要讓我們思想主美好的旨意。在我們生活周遭中有的親戚朋友,或主內弟兄姊妹,有些苦難或致命的病痛臨到他們,這就是給他們學習的機會,以後我們就會以更寬闊的看法去面對,去體會神的旨意。
神的旨意與恩典
主耶穌就前述兩件事,講了同樣的結論,其目的是要「糾正眾人的看法」。同樣在西羅亞樓,當樓房倒了壓死人時。或許因許多人在那裏聚集,樓房已老舊無法承受那麼大的重量才倒塌的。可是,為何只壓死了十八個而不是十九個人?在那也有好人也有壞人,難道這十八個人就是最壞的,而未被壓死的都是比較好的人嗎?不見得如此。此外,為何有人在虔誠獻祭時,被砍殺?為何不去砍殺那些不在獻祭的人呢?又為何要獻祭時砍殺?有許多問題值得探討。其實,不見得那些被砍殺的人就心較壞。他們會虔誠地敬拜、獻祭,至少可證明他們的行為有某種程度對神的負責和敬畏,卻發生這種事。有的人卻未被砍殺,為什麼?其實,那些被砍殺的、被壓死的,有神美好的旨意;而那些未被砍死或未被壓死的,也有神的恩典。
同樣地颱風過境,洪水在流,有的人被洪水沖走,有的人卻沒有;有的人房屋被吹倒,有的房屋卻好好的;這要怎麼說呢?只有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謹慎自己就是了。同樣是信主,有的人遇到這種事情,有的人卻沒有;有人遇到病痛,有的人卻沒有;為什麼?只能說是神的恩典。
勿論斷人
人的思想都有主觀的時候,我們的思想都有死角、有盲點;尤其當我們在評論一件事的時候,如果以自己主觀的感受為出發,往往容易產生很大的偏差。尤其利用我們的主觀與感情來判斷時,往往所探討得到之真相,與事實有很大的距離。倘若先預設立場,更容易導致錯誤的結論。
主耶穌在「太七1~4」用一個比喻來教訓「論斷」的事。如果一個弟兄自己眼中有樑木,即自己有一大缺陷,而用這個有缺陷的眼光去看弟兄眼中的刺(小缺點)。主說:你應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樑木,才有辦法去糾正別人。當你看到弟兄眼中的刺,也許那是看到你自己眼中的樑木;如果去掉你的樑木,說不定就看不見弟兄眼中的刺了。這就是主耶穌在教訓人看一件事情的方法,並不是一味評論就會正確。
結語
「路十三1、4」所記載的事件,當時他們所遇到的災禍、患難,不過是結束他們肉體的生命,並沒有談論到靈魂的生命。人在世上所遇到的,難免就是患難。當有災禍、苦難臨到時,即提供我們一個反省的機會。每個人如何結束生命,各有不同的方式,但每個人都有一共同之命運,將來都要面對「神嚴厲的審判」,這是決定永遠的。因此我們在今生肉體短暫的災禍上面,應該學習自己如何自我調適,這才是真正有幫助的,所得到益處也才是永遠的。如此,基督徒的人生才能更為美好。
願與同靈共勉之;並願主賜福大家。
|
|
|
|
作者: 趙明洋講道/喜樂整理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0/01/1996
| |
列印本頁 |
|
分享好友 |
|
意見反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