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31期1996年12月)
靈修小品:[青年團契]其實,祂都懂!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石潔


有位同事第一次當車禍鑑定委員時,發現雙方各執一詞,沒有人說自己不對,於是他說:「你們發誓,你們所說的句句屬實,否則……」

你們猜,結果如何?

雙方都發重誓。

我相信,其實心裡應該是都懂的。

有一天,兩位同事為一件事起爭執。

一位據理力爭,另一位大聲喊叫:

「你說話要憑良心!要憑良心啊!」

良心如何斷定?證人何在?

有一位弟兄因著禮貌載著一位姊妹回家,卻產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不知道是因為不懂禮貌或者是怕別人誤會,姊妹選擇了坐在後面。

不久之後,竟然傳出該弟兄對該姊妹有意。弟兄十分詫異,心想:自己並沒有表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傳言。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才發現原來是姊妹自己的感覺,她所持的理由是:「弟兄載我時,一直往後視鏡偷偷看我!」至此,弟兄才恍然。

弟兄開車一直看後視鏡,是事實,不會開車的姊妹從後面看到的,弟兄載我時一直往後視鏡偷偷看我,也是事實,只是加上了感覺用詞。

往墾丁的方向有一座小山,你從三個不同的方向,竟然看到不同的山形,一是尖形的,一是方形的,另一個樣子是橢圓形的;很奇怪,是不是人的眼睛畢竟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眼光中看到真實的一面?也許,只有神可以真正全方位的瞭解吧!

隱藏的事必顯露


摩押王希望以重金買到巴蘭的祝福,對以色列民的咒詛;巴蘭表面上是拒絕了,但也為自己開了伏筆,總是一再的留情使者,雖然在幾次預言中,不得不因著神的旨意而為以色列人祝福(民二十二-二十四),但終究仍是逃不脫貪念,在民數記三十一章16節記載:「這些婦人因巴蘭的計謀,叫以色列人在毗珥的事上得罪耶和華,以致耶和華的會眾遭遇瘟疫。」巴蘭知道神所忌諱的是什麼,卻又誘使百姓犯罪,終究被殺(民三十一17)。人或者可以外表偽裝騙過他人,但是卻無法騙過神的。

亞干犯了神的命令,取了不該取的東西(書七1-26),在當滅的物上犯了罪,他起貪念的時候誰知道呢?他奪取東西的時候誰看見呢?神終究不允許這樣的貪婪,不允許故意干犯的罪;所以無論是否作籤,神是知道的,亞干也是知道的。

因眼目情慾犯了罪的大衛,雖然當他陷入情網無法自拔時,做了得罪神的事,他叫耶和華的仇敵大得褻瀆的機會(撒下十二14),他也知道他必要為自己的情慾付出代價,因為「隱藏的事沒有不顯露出來的,隱藏的事沒有不被人知道的。」(太十26)。

犯罪的,神看見;清心禱告神的,神又何嘗不知呢?

耶穌呼召稅吏馬太時,馬太並沒有出聲,耶穌只是對他說:「你跟從我!」(太九9)。

義人並沒有「看見」主渴、主餓、主作客旅,主耶穌說:「你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二十六4)。

敬畏神,多多賙濟百姓,常常禱告神的哥尼流,他的禱告跟賙濟達到神的面前,蒙了紀念(徒十1-4)。

人看人是看外貌,神是看人內心(撒上十七7)。

社會變遷,經濟發展迅速,人們較之以往更加享樂,耳目情慾也因此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幸福但不快樂,成功但沒有成就感」的人卻是日漸增多。有房子、車子、妻子、兒子、銀子的人不少,但房子空洞而缺乏溫暖;車子便捷卻為交通所苦;妻子有情卻難以溝通;兒女在膝下卻不一定承歡;至於銀子嘛!今朝只恨聚無多,聚到多時人去了;名利、權位、親情都令人有不安全感,真正的快樂與平安在哪裡呢?

耶穌說:「我不求祢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祢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約十七15)。

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十一28)。

耶穌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在我裡面有平安。」(約二十六33)。

所以,我們不必佯裝幸福,也毌需勉強快樂,只要我們用心,祂必知道。

凡事交託 輕鬆喜樂


我們的需要,祂懂、祂知道,祂尤其明白什麼是對我們有益的。

有一回與大專團契的學員做了一次團輔活動,兩兩一組,一人當瞎子,一人當啞巴,帶著他們走險路,一路上任憑他們去體會,然後交換角色並改變行程,最後分享時,有一位姊妹的一席話讓我至今在沮喪時,仍時時自勉勵。她說:

「當我是啞巴時,我覺得這瞎子怎麼那麼不放心我?我一定把他帶得好好的啊,為什麼把我抓那麼緊?可是當我變成瞎子時,一開始我也一樣,可是轉念一想,我的夥伴,她看得見我的路,我為什麼不信任她呢?這一來,我心情就輕鬆不少,步伐也穩多了!這次活動帶給我很大的啟示:神看得見我的路,我何必操心?只要每一步路我都認真的走就夠了!」

不也有這樣的古老故事嗎?

老人家挑著扁擔,坐上三輪車,下車時依舊很喘,車夫問他:「你不舒服嗎?」「我怕你累,我挑著坐車啊!」

主不曾說嗎?「我的軛是容易負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十一36)。

寡婦所獻的兩個小錢神都看重(可十二41-44),所以,我們的心,神懂!祂都懂的!

後記


感謝主所賜的機會,在這一年裡有機會以「井窻閒筆」和各位同靈做心靈的溝通,一年期滿,在此向各位告別,後會有期。


作者: 石潔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2/01/1996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