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32期1997年1月)
時勢評論:[聖靈月刊]社會變遷與教會展望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黃靈新

教會不能獨立於社會之外,必須與社會融合,才能將福音廣傳至每個角落,但教會又必須與世界分別為聖,不能世俗化。然而今日社會環境衝擊太大,無時無刻不影響著信徒的信仰生活,因此,我們必須加以關懷,並探究原因以展望未來。在這即將邁入二十一世紀,一九九七的開始,也是本會在台灣傳教屆滿七十週年之際,願以本文溫故知新,喚起同靈的覺醒,再塑本會光輝的一頁,以榮耀主的名。

當前社會環境衝擊與教會關懷


一、海峽兩岸敵對的不安

自九五年以來,中共不斷文攻武嚇,九六年三月的導彈演習,九七年香港又要被中共收回及南非與我斷交,連串的國家大事,影響百姓的安定情緒,導致信徒亦受影響,教會應關懷弟兄姊妹的生活。

二、泡沫經濟幻滅

八○年代台灣泡沫經濟發揮淋灕盡緻,股票高漲,房地產狂飆,大家浸淫在富足的假象中。許多人賺了錢在毫無節制情況下,購置許多負擔不起的產業或汽車。在九○年代泡沫經濟破滅後,股票及房產相繼崩盤,不景氣至今,導致許多人失業,其中以原住民同靈所受的衝擊為甚,影響教會穩定與發展。

三、生態環境破壞

台灣長期以來不重視人文及自然生態保育,尤其治山治水更是人謀不臧,山坡地濫墾、濫建、盜林事件層出不窮,加上不當種植蔬菜、果樹、茶葉、檳榔;飲水區未予管制、堤防工程偷工減料,罔顧人命安全,於是在賀伯颱風襲擊下,所有問題全部暴露,這是神對不敬虔人類的懲罰,教會亦應指導原住民之農業發展。

四、社會價值觀模糊盜賊猖獗

自拜金主義崛起後,社會價值觀逐漸模糊,充斥著笑貧不笑娼的嘴臉,加上黑白兩道利益掛鉤,使整個社會陷入原始慾望(情慾與權力)失控的階段,於是各類賭博、搶劫、暴力、殺害、吸毒、販毒及黑道治鄉事件層出不窮,愈演愈烈,彷彿使我們的家園進入西西里世界,以致青少年隨波逐流,本會青少年亦受其影響,在宗教教育課程規劃應有新的觀念,輔導工作應落實。

五、搖曳不定的家庭

國內傳統文化長期對女權諸多束縛、限制;導致新女性主義抬頭,走上街頭控訴男性沙文思想,於是爭取家庭、生育及性的自主權、教養孩童的責任權及家庭工作的酬金等。這些理念原本具有前瞻性與建設性,但因僅止於挑起問題,未訂定遊戲規則,以至整個社會未蒙其利先受其害。許多女性開始對婚姻感到焦慮,男女兩性彼此包容力愈來愈少,造成許多同居、試婚、未婚生子或同性結婚等變調曲,傳統夫妻彼此順服、相愛及寬容的倫理價值逐漸鬆動,離婚家庭愈來愈多。破碎的家庭造成更多孩子的不幸,這種變調的婚姻也逐漸影響至教會。教會對基督化家庭之建立應有計畫的宣導及實施。

六、宗教迷失

古代中國文化對天地的崇敬遠甚於宗教,今日世俗宗教不僅未能敬天地以淨化人心,反而假借宗教之名,行騙財、騙色之實,或造成妻離子散。整個社會充滿怪力亂神,尤其是一些唸書的,編導荒誕不經的戲劇來愚弄未唸書的,道德良知蕩然無存。雖有行政院召開全國宗教會議,但僅止於宣示性,未有具體策略。本會處在人類心靈空虛及多行不義的社會環境中,更應把握機會,將純正的福音傳揚出去。

世界思潮對教會衝擊的反思


托佛勒(Alvin Toffler)自一九七○年完成「未來趨勢」之著作後,每隔十年出版一本書,八○年的「第三波」及九一年的「大未來」等均詳細道出世界的現在與未來趨勢。在「大未來」書中提及九○年代後,帝國終結權力移轉,但隨之而來的是事實、真相與謊言模糊的時代來臨。所以處在這開放多元的時代,其成長是快速的,所面臨的周遭環境與事物均處在變動(change)、競爭(competition)以及複雜度(complexity)的環境中,於是人們失落生活的方向。

一、迷失於活力論的慾望中

活力論(dynamism)亦即追求更多,處在這知識、權力、金錢競爭的年代,許多人都想快速獲得足夠的社會地位及金錢,於是講門面、論排場,在身無分文、毫無本事的情況下,借錢創業。不管生意有無著落,先購置昂貴轎車,身著名牌衣服,戴名貴手錶,一身光鮮不知令多少人羨慕,但曾幾何時宣布倒閉,又害死無數親朋好友。這些人根本無法體會創業唯艱的克苦精神,根本就缺乏創業的學識與經驗,但卻充斥於社會之中。

二、迷失於高科技的環境中

自後工業社會以後,整個世界攏罩在高科技的思想下,但科技如雙鋒利劍,有其正面價值,但從反面看,它也使人類面臨災害,以社會角度而言,人們過度迷失於高科技,將產生如下之危機:

1.適應的危機:由於意義差距,這個社會產生快馬與慢馬之分,人與人之間的意義差距逐漸擴大,造成人際疏離比從前更為嚴重。

2.多重選擇的危機:有人預測公元二○○○年後,全世界電視台超過五百台均可聯線,人們耗在電視選擇節目的時間將愈來愈多,從事有意義的活動時間愈來愈少,任何物品均有上百樣的選擇,眼花撩亂,最後撿到「賣龍眼的」。

3.玩物喪志的危機:喜愛玩物,戮力收集石頭、寶石,甚至花費許多時間應用在不必思考的事物上,例如吃飯、穿衣......。

4.新新人類的消費觀:購物不從需要角度衡量,而是從品味及自由著手,對人類的匱乏及貧窮者缺乏關懷與責任感。

但當我們的社會走向前述的危機中,這個社會即呈現嚴重的病態。同樣,當這些風尚流行於教會之中,教會也將呈現病態。

這是一個彎曲不得變直的世代


由於整個社會變了,人們競相追逐權力,不以德服人,而以權力支配人,以我們當前環境而言,更是處在三項危機中:

1.崇尚物慾(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及今生的驕傲),使人們的精神(屬靈生命)荒廢,感覺只是軀體活著,而不知活著的生命意義。

2.自然生態逐漸破壞,造成污染四溢,洪患肆虐,使人類面臨慢慢死亡之威脅。

3.面對戰爭或恐怖分子的威脅,使人們有面臨瞬間死亡的不安。

因此,人們今日所呈現的是苦惱與焦慮,以致產生對責任的逃避的自欺行為;孤獨於面臨選擇和責任時的孤立無援,絕望於只靠自己的行動造就自身(不懂得依靠神),於是對於諸事均不抱任何希望。難怪法國存在主義倫理學家沙特宣揚「他人就是地獄」的極端個人主義思想,強調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衝突,匱乏造成了人對人的威脅。

事實上聖經明確告知,末日的景象即是國攻打國,民攻打民,多處有饑荒、地震,這些都是災難的起頭(太二十四7、8),然而這些兆頭不僅發生在台灣,世界到處都是。面對當前環境的惡化,為政者所以如此失望與無奈,是因為人的思考能力有限,找尋不出世事的規劃原則與系統,故傳道書中強調「彎曲的不能變直」,所有哲人的智慧,也都僅限於沮喪和迷惘之中,加上人們貪婪的本性,所以「缺少也不得足數」(傳一15)。

這是一個彎曲不得變直的世代


本會自一九二六年由中國傳入台灣,至今已屆滿七十週年,前輩們依靠著聖靈、按著神的旨意發揮大無畏的精神將福音傳開了。回想原住民田三多的年代,他為了堅持敬拜神及堅固族人的信仰,被日本人打得死去活來,依然屹立不移,這就是依靠聖靈能力表現出來的大無畏精神。本會,今日能在台灣建立大約二五○間教會,是經由前輩血淚交織,在主的祝福中完成。所以教會是在磨煉之中成長的(參看路二十二28);但觀察15年來,由於國內經濟處於高度成長階段,人們生活逐漸安逸,道德卻日漸敗壞,教會長期處在安逸狀態中,工人鬥志降低,信徒也逐漸失落儆醒,造成信徒流失或不來聚會者多,甚至教會趨於世俗化、家庭夫妻不和睦、同工們彼此論斷等,也時有耳聞。所以晚近若干教會的成就大都止於經濟成長後的教堂更新、增建、增購、整建,而信仰力的裝備卻日漸薄弱。每當回想到這些事,心中無限悵然。

當教會處在軟弱停滯不前的狀態時,無論是教會領導人或全體弟兄姊妹都要從內心的深處反省是否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是否趨向世俗化、怠惰聖工?回顧舊約歷史,當以色列民敗壞,神定意要離棄他們時,差遣耶利米先知傳警告說:聖殿要毀壞,獻祭要終止。無論訴諸良心、訴諸理由或訴諸歷史都必如此。但耶利米先知仍然含著眼淚說著希望,且希望是真實的、希望是神賜與的(參看:耶三十10~11,賽四十一8、10)。

回顧本會初期田三多弟兄時代是處在信與不信的抉擇時代,今日則處在多重信仰危機中,與世俗妥協、不妥協的抗爭時代,同樣處在磨鍊之中,我們堅信,如同以色列民一樣,雖然人會敗壞,信徒會悖逆,然而教會必永遠堅立(詩九十17)。

擬訂前瞻性計畫迎接新紀元


國內在八○年代可謂是股票及房地產狂飆的年代,但所有問題於九○年代一一浮現出來,處在這原始慾望失控的社會裡,所有正規的休閒生活都被導入色情、暴力及拜金的慾望街車中,導致信徒生活逐漸與世俗妥協,這個趨勢將腐蝕教會的力量,甚至影響下一代的信仰,從目前主內社會及大專青年所具備的聖經知識與信仰表現即可看出端倪。

今日教會領導者必須洞察惡質社會化所帶給教會的衝擊,並擬訂維護教會純正信仰與廣傳福音的策略,否則就難於勝任跨世紀的屬靈領導工作。展望未來,至少須重視下列三件事工:

一、規劃完備的進修制度,全方位提升信仰品質

邁向二十一世紀,知識統合一切,象徵財富;這個知識包含:事物的真相、科學的定律及宗教的真理。今日所面對的新時間觀念不在乎過去與未來,而在乎溫故與創新,所以今日社會是全民接受教育再次提升的時代。

為使本會在社會變遷中,能適時指導信徒信仰中的疑難,就必須加強設立神學延伸班(北區已設),鑽研真理以提供信徒有屬靈進修的機會。教會領導者本身更應率先提升自己,否則處在這知識即是力量、即是燃料的時刻,將被時代巨輪淘汰。

二、教會成為信徒生活的規劃者

休閒生活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內涵之一。我們的教會遍布全省各地,應作整體規劃並予以重點建設,發展健康的信徒休閒旅遊,除造就弟兄姊妹信仰生活外,並可增加教會收入,或增加原住民的工作機會。這必須有專人規劃,提升參觀訪問旅遊過程中的生活品質,亦是邁向二十一世紀的課題。

三、培育人才、設立信仰輔導中心

處在多元且又是原始慾望失控的社會環境中,信徒每天承受各種不同壓力,非一般講台講道所能解決。面對未來教會中有高齡化的老人、青少年、兒童、婦女及家庭的信仰問題,教會必須給予適時的輔導與協助。它涉及到聖經知識與專業技能的結合,但是教會至今,在此方向顯得軟弱無力,這些問題並非單一傳道者所能勝任。邁向二十一世紀,信仰輔導應列為常設機構,以總會而言,屬於神職部分至少須設立教牧、宣教及輔導三處,使教會邁向全方位的發展。

結語


邁向二十一世紀,教會需要有跨世紀的屬靈領導人,除了應具備無可指責的品格外(提前三2),尚須具備巨觀的智慧。

一、有能力成為統合者

偏執與自憐是無能力成為統合者的,諸事應視危機為正常,苦難中仍有喜樂(詩九十15)。在社會或教會中,你將面對不同的知識水準、個性及不同背景的弟兄姊妹,每個人均有不同的看法與意見。我們必須把這些統合起來(統合於團體、組織或教會裡),把每個人的專長與集體智慧轉化成寬度的思想,以彌補我們對事工深度的不足(參看創十八15~23)。

二、領導者的教育訓練

欲成為成功的領導者,在事工經驗過程中應學習通才並融合專業。使自己具有科技或科學方法的分析能力、具有深思熟慮關心人性價值的心境、具有遠見思想的意志力、能善用專業的時間管理及具有屬靈的智慧與謙卑束腰的態度,如此才能成為具有能力的統合領導者。

最後,屬靈的人須從屬靈的觀點從新得力,如此必像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賽四十30),願神祝福我們,平安度過二十世紀,並開創二十一世紀新紀元。


作者: 黃靈新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1/01/1997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