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啟清
翻開報紙來看,映入眼廉的是——北愛爾蘭共和軍又在英國放置炸彈傷到無辜的行人;非洲某國又發生內戰,難民四處逃命,國際救難組織也沒有足夠衣物糧食救濟他們;亞洲的阿富汗、斯里蘭卡、印度,族群的衝突戰爭不斷,有的是為了爭奪政權,有的是宗教衝突,帶給那地區破壞、毀滅、災難,發動攻擊者都振振有詞的要求他們的權利。這些淒慘的後果,讓我們覺得奇怪,難道沒有其他的解決方法嗎?
隨著台灣解嚴,示威抗爭不斷,族群衝突也漸浮上檯面,幸好主政者能承認過去的錯誤,化解了數十年來的悲情傷痛,各族群都願意撫平傷口,才不致像其他國家族群衝突引起社會的動盪不安。
隨著情勢轉變,原來弱勢的族群變成了強勢族群,各族群的勢力消長,也會引發新的族群衝突。目前閩南人佔台灣人口的74%,由於過去50年閩南人在語言及文化受到歧視壓抑,現在有部分人堅持講福佬話(閩南話)標榜本土認同,這也許是過度補償心理的表現;這些人視福佬話為「台灣話」、「國」語,若不會說,就視為不認同台灣。
但也有學者認為把所有族群「融合」成台灣人的做法太一元化,要求「愛台灣、認同台灣」是一種我族中心主義,太偏狹了並不妥當。而原住民、客家族群運動的出現,也讓大家看清族群融合應該是具多元化的內涵。去年的中共飛彈試射演習,意圖威脅台灣的總統選舉,反而促進各族群的生命共同體意識,也促進了閩南族群反省,應該把「福佬等於台灣人」的認知,調整為凝聚閩南、外省、客家及原住民四大族群一體的國民感,這才是優勢族群的正確抉擇。
族群融合的成功例子
多年來南非「種族隔離」,佔少數人口的白人壓迫黑人的生存與發展,而受到世界各國一致的抵制與孤立,但睿智的末任總理戴克拉克和反抗領袖曼德拉攜手合作,把白人專制轉變為多數人口的黑人執政,雖有短暫的動盪不安,但順利把衝突化解到最小程度,兩位人士因此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殊榮。少數族群的白人並沒有受到迫害,而達到共存共榮的族群融合成功的典範,真值得大家稱道。
關懷弱勢族群
族群的偏見常導致衝突,只有用心關懷弱勢族群才能化解偏見。聖經提到:「要彼此和睦」、「無論是誰都不可以惡報惡」(帖後五13-15)就是很好的教導。過去的錯誤都成了歷史,沒有絕對的迫害者與受迫害者。台灣千年來的原住民屬南島語系,三百年前因為閩南、客家大量移民(由百人增到一萬五千人),原住民的土地逐漸轉移至漢人手中,他們退居到山地,至今只剩三千萬人。
1949年大陸淪陷,政府遷台,大量外省人士移居台灣,他們因主掌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資源,成為優勢的少數族群(11%),而佔多數人口的閩南族群(34%)成了弱勢族群。雖然原住民、客家族群受到歧視也不在閩南族群之下,但也許是閩南人數最多,對外省族群的不滿表現得比較強烈露骨。若各族群能互相學習文化的優點,一定能促進族群融合。
例如外省人學習閩南及客家的語言文化,而閩南、客家學習原住民的文化。原住民對祖先懷念、山川天地崇拜的傳統,對今日台灣民眾為了短暫經濟效益,不惜破壞山坡地、濫抽地下水、濫採砂石等不良行為,不啻是一種強烈的對比。
我們不必過分強調族群意識,否則容易造成對立衝突,但刻意忽視也不好,應把各族群優良的傳統延續下去。另一方面,積極關懷弱勢族群也能真正達到族群融合,近年來主內的大專青年樂意到各原住民學生中心,參加寒暑假課業輔導的工作,這種實際的關懷,不但對族群融合有很大幫助,對雙方的信仰也有很大造就,因為實踐了「敬神愛人」就是一切道理的總綱。希望台灣的各族群能和睦相處、互相關懷(加三26-28),使世界各國也能學習聖經的榜樣,不再「以惡報惡」而互相毀滅,反能互相尊重而達世界大同。
(原[青年團契]1997年02月號)
|
| |